張媽媽是職業婦女,上班時緊張壓力大,下班後要趕回家料理家務,三餐不固定,近來胸骨下心窩處偶爾有灼熱或緊縮感,一開始症狀並不明顯,所以也沒特別注意。隨著工作加重,症狀發生率卻越來越頻繁,不僅會嘔酸水,有時甚至會出現胸骨後疼痛並傳到背後的情況,沒想到後來竟然感覺吞嚥困難,就醫經胃鏡檢查才知是罹患胃食道逆流。
如果你正想找一種不花錢、不費力又隨時能做的懶人減重方式,除了在網路上引發熱議的十字跳,「666步行法」絕對也是今年值得一試的運動新習慣。《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所謂的666其實是一套將運動融入生活、節奏明確的健走法,分別代表6分鐘暖身、60分鐘步行、6分鐘放鬆拉筋所組成,有效燃脂提升新陳代謝。
手腕突然鼓起一顆小腫塊,是腫瘤還是關節發炎?30歲的陳小姐是一名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上班族,近日發現右手腕出現一顆小山丘般的突起,不僅數日未消,觸感緊實,還隱隱作痛。至骨科門診檢查,確診為「腱鞘囊腫」。醫師提醒,上班族、設計師或家庭主婦等經常運用手腕工作者,都是高風險群。
立法院2日審查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草案,在野黨立委力促健保點值每點1元,初審無共識送交協商。衛生福利部長薛瑞元受訪時表示,他離卸任只剩10幾天,手上掌握的資源不可能同意醫療服務1點新台幣1元,並預估若法案通過,今年底就要考慮調整明年健保保費。醫改會也提醒,保障點值將衝擊總額制度,盼先提管制配套,避免衝量。
視力突然模糊看不見快就醫!一名50多歲的民眾,平日身體健康,視力並無特別症狀,沒想到日前右眼忽然發生視力模糊的現象,尤其是視野正中央位置的視力,緊急至北市聯醫院陽明院區眼科就醫,為其視力檢查後發現僅剩0.5,左眼則為1.0,原來黃斑部下有不正常息肉狀血管瘤增生,導致眼出血。
近日主計總公布台灣家庭財富分配統計,經過30年,台灣貧富差距暴增66.9倍,在現今房價高漲的年代,年輕人買房望塵莫,究竟「富者恆富」的魔咒該如何打破?《優活健康網》特摘財經作家狄驤所撰此文,他直言貧富差距必定持續擴大,但兇手不是房地產,而是因為買不起房,而讓熱錢流入到資金門檻較低的股市。
肌膚每天都要防曬嗎?隨著天氣變熱,民眾對於防曬、抗老問題也更加重視,但市面上琳瑯滿目的防曬產品,各式不同的防曬係數標示,令人無從下手。究竟,該擦哪一種防曬乳比較好?怎麼擦才有效呢?《優活健康網》訪問皮膚科醫師,針對正確防曬步驟、如何選擇防曬品,以及常見防曬迷思,整理以下資訊提供民眾參考。
台灣食安問題連環爆!知名自助餐餐廳「INPARADISE 饗饗」日前傳出疑似食物中毒案,目前累計19人送醫,北市衛生局也為此勒令停業。到底食物中毒要如何通報?食物中毒有理賠嗎?《優活健康網》特摘急診醫師林逸婷所撰文章,分享「食物中毒」常見問題,包含如何通報、如何診斷、保險理賠等,幫助民眾解決疑惑。
面臨長期照顧時,很多人會不斷陷入「我是不是做得不夠好?」的心理狀態。事實上,在照顧過程中病情會如何變化?地區的醫療和長照資源夠用嗎?患者會不會按照預期的恢復?這些都不是照顧者可以控制的。《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透過長照議題一窺照顧者內心的「過度責任感」。
日前,主計總公布台灣家庭財富分配統計,貧富差距達66.9倍,到底要怎麼理財呢?投入金融業20年,銀行理專、投資者們的金融教練楊書銘(楊比爾)於《現在開始就有錢》一書中,針對財務規劃、風險管理、借貸關係、投資實踐等面向,全盤整理常見的理財迷思,幫助讀者管理好自己的金錢,而不迷惑於市場的百百種招式。以下為原書摘文:
近年台灣的菸稅捐政策,在民國95年、98年及106年分別有調漲兩次菸捐、一次菸稅,根據國健署吸菸率統計,台灣的吸菸率有逐步的下降的趨勢,尤其在民國106年吸菸率在菸稅調漲過後有明顯的下降,因此政府的菸稅捐政策在菸害防制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其中台灣在2017年已調整過菸稅,但菸捐卻已整整14年未調整。 根據菸害防制法規,政府每兩年應召開菸捐評估會議,檢討菸捐徵收金額。上一次於111年舉行的菸捐...
職業選擇是人生的重要抉擇之一,父母的期望時常與子女的選擇發生衝突,到底要怎麼做才是最好的?韓國心理諮商師孫秀賢於《憤怒日記》一書中,分享所謂的「惡人論」,坦然面對內心的善與惡,接納赤裸裸的人性與欲望,幫助讀者改變魯蛇思維,拿回人生主導權。以下為原書摘文:
動不動就鼻塞、鼻涕倒流?鼻竇炎是常見的鼻部疾病之一,通常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就是「慢性鼻竇炎」,其症狀不但影響日常生活,久了還會產生可怕的併發症!《優活健康網》整理慢性鼻竇炎的衛教知識,從症狀、併發症、治療、日常保健帶你認識慢性鼻竇炎,養好鼻子很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