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試過側躺睡覺,當耳朵貼在枕頭上時,感受到耳朵類似砰砰砰的心跳聲?不止側躺,有時站著也會聽到。為什麼耳朵會有砰砰砰聲音?這是怎麼回事,正常嗎?《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醫師警示,搏動性耳鳴少數可能有嚴重血管問題,需嚴防後續腦血管病變,發生腦中風的可能。
春意漸濃,氣溫回暖也讓人想換一個清爽的新造型。想要換髮型卻毫無頭緒嗎?又或者期望髮型能修飾臉型與身段比例,卻總是無法跨出長度的舒適圈?針對短髮入門者,剛好切齊於耳下至脖子之間長度的「耳下短髮」是絕佳造型選項。2025春夏「耳下短髮」有哪些焦點款式值得關注?以下5大趨勢推薦給妳。
黴漿菌又被稱為「會走路的肺炎」,患者在感染初期仍可能有良好的精神狀況。6歲的小樂因發燒到39度前來就診,媽媽表示從發燒當天開始有明顯的咳嗽、輕微鼻涕及喉嚨痛的症狀,理學檢查發現喉嚨輕微發炎,胸部聽診有明顯的喘鳴聲和痰音,臨床上懷疑是黴漿菌感染,給予第1線抗生素治療並安排3天後回診。
天氣變化大,汗皰疹又癢又想抓該怎麼辦?汗皰疹和香港腳不同,它其實是皮膚濕疹的一種,病灶常長在手掌和足底,患者會受到反覆的瘙癢和水泡症狀困擾。《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解析汗皰疹的5大成因,以及日常護理3招,幫助減輕症狀及預防復發。
癌症的精準治療再進化!隨著次世代基因定序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檢測的進步,更加速了「跨癌別特定基因變異」的發現,除了以原發病器官為基準的治療概念,癌症治療又多了以「特定基因是否變異」為概念的標靶新時代,這也讓某些癌症病友有更多的治療機會。 什麼是「跨癌別特定基因」?隨著醫療技術進步,醫界發現不同的癌別也可能有相同的基因突變,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
若一個人地位高、權威重,我們常會聽從他的指示,該如何創造自己的權威效應呢?富比士出版社的執行長亞當.維蒂(Adam Witty)、行銷策略師魯斯蒂.謝爾頓(Rusty Shelton)於《權威效應》一書中,分享贏得權威感的方法,幫助讀者創造權威效應。以下為原書摘文:
很多人做事總是「3分鐘熱度」,一開始衝勁滿滿,但很快就放棄,該怎麼避免這種狀況?日本腦神經內科醫師加藤俊德於《為什麼我學不會拒絕?》一書中,整合自身多年的諮詢經驗,分享提升自我肯定感的行為治療法,幫助讀者察覺自我情感的認知障礙,並透過行為療法,建立思考的正向迴路,不再掉入負面循環。以下為原書摘文:
熱愛網球與登山的流行疾病學專家何美鄉,近年卻苦於膝關節疼痛問題,差點要置換人工關節。直到求診骨科名醫呂紹睿對她說:「退化的膝蓋有機會恢復,不用換人工關節。」她接受新式治療後至今已追蹤1年以上,不僅打網球、爬山、跑步、重訓都不再疼痛,更透過親生案例證實了「軟骨再生」的新治療觀念,期盼再生醫學與細胞治療技術的進步,能讓更多人受惠。
乳癌是台灣女性好發癌症之冠,其中三陰性乳癌較常見年輕族群。今年31歲的柔柔在竹科工作,2年前摸到乳房上方有硬塊,經切片檢查確診三陰性乳癌2期,腫瘤達2.8公分且淋巴有轉移,在健保尚未給付三陰性乳癌的新一代藥物下,咬牙自費數百萬治療,所幸用藥成效顯著,術前腫瘤縮到0.5公分、淋巴變乾淨無擴散,大幅縮減手術切除範圍,得以保留乳房。
吸菸會傷害呼吸道的粘膜,造成咳嗽、咳痰等症狀,也容易惡化為支氣管炎及肺炎。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台灣50歲以上吸菸民眾推估約90萬人,吸菸對長輩與中年慢性病健康風險超乎想像,還可能危害骨骼;更有研究發現,65歲以上抽菸者椎體骨折風險增74%,1年吸菸超過8包更危險。
30歲吳先生多年前於臀部、腋下及胸口長出化膿的凸起顆粒,然而,患處不僅反覆紅腫流膿、疼痛、發臭,還需墊著多層紗布,甚至要包尿布,才能防止膿汁滲透到外衣褲,造成生活上極大的困擾。後續,就醫診斷才發現是「化膿性汗腺炎」,在生物製劑的治療下,吳先生的患處已經大幅進步,不再疼痛、流膿及飄散異味。
Netflix熱門美食競賽節目《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首播便創下驚人的成績,節目主要找來100位廚師,並分成「白湯匙」與「黑湯匙」,由他們上演一場殘酷的料理對決,其中團體戰的比賽更是精彩!《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出版工作者總編私房筆記分享「團體戰教我的10件事」,讓讀者可以應用於職場工作中。
隨著年紀增長動不動就生氣、覺得看什麼都不順眼?小心你的情緒正在老化!日本精神科醫師和田秀樹於《人,從情緒開始老化》一書中,介紹情緒老化的機制與原因,也傳授讓大腦回春的生活習慣,更附上「情緒老化」程度測驗,幫助讀者掌對提高情緒年齡。以下為原書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