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

都是失智症⋯阿茲海默、帕金森和「路易氏體」怎麼分?醫揭關鍵差異

都是失智症⋯阿茲海默、帕金森和「路易氏體」怎麼分?醫揭關鍵差異#失智症

失智症是一群大腦疾病症狀的統稱,與記憶、思維能力減退相關,其實失智症不只一種,常聽到的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都屬於不同的失智症類型,但若是前兩者症狀特徵疊加,導致出現幻覺、注意力不集中⋯就要留意可能是另一種常見的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以下神經內科醫師說明這3種類型失智症的特徵,以及教民眾應該如何分辨。

冬天懶得運動,10天後會怎樣?研究揭「恐怖後果」大腦、肌肉都衰老

冬天懶得運動,10天後會怎樣?研究揭「恐怖後果」大腦、肌肉都衰老#失智症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不少人擔心運動出汗會著涼,運動的頻率也逐漸減少;然而,人只要不運動,就沒有機會訓練到心肺功能,久了心臟肌肉便會萎縮、無力,同時肌耐力也開始同步下降,甚至還會影響大腦健康。《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運動與大腦之間的關係,冬天別再懶洋洋,快做點暖身運動吧!

家中長輩是失智,還是憂鬱症?家屬必知「1表」評估:這5點差很多

家中長輩是失智,還是憂鬱症?家屬必知「1表」評估:這5點差很多#失智症

很多人會覺得失智症的症狀只與記憶及認知相關,但實際上,失智症的症狀非常多的樣貌,這些症狀,一般醫學上稱為失智症的行為精神症狀(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這邊要特別強調,這些症狀雖然不是每個失智症的患者都會發生,但了解這個症狀的類別、特性以及如何預防,可以協助照顧者在患者真的發生的時候,不會手忙腳亂。

85歲老年人近一半有聽損!研究曝「重聽引失智症」4招讓耳朵不受損

85歲老年人近一半有聽損!研究曝「重聽引失智症」4招讓耳朵不受損#失智症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容易出現「聽力退化」的現象,例如電視聲音、家人說話聽不清楚。根據WHO報告指出,75歲以上則是每2人幾乎有1人聽損,85歲以上更是接近一半的人有聽損,然而聽力損失竟與失智風險有關?醫師表示,若家有老年族群若出現失智、重聽相關症狀,一定要多加注意。

用「想當年」有效改善失智!專家揭「懷舊治療」3方法喚醒長輩記憶

用「想當年」有效改善失智!專家揭「懷舊治療」3方法喚醒長輩記憶#失智症

科學研究已證實,透過口述個人生命歷程,可喚起長者的正面情緒,進而重拾昔日的光榮與自信。回憶自己一生中曾經創造過的美好經驗與價值,不論是對失智症者或是一般高齡長者,都是好處多多。失智症目前仍是無法治癒的疾病,藥物的幫助也相當有限,還需要搭配運動、社交、認知訓練等非藥物治療來協助減緩退化。

神經醯胺有什麼好處?口服有效嗎?皮膚科醫師親解功效、副作用、怎麼吃

神經醯胺有什麼好處?口服有效嗎?皮膚科醫師親解功效、副作用、怎麼吃#失智症

秋冬換季皮膚易乾癢、流失水分,更需勤勞保濕!醫師指出,想選用有保濕功效的保養品,可選擇含有「神經醯胺」成分的產品,相較A酸、A醇、玻尿酸等明星成分,到底神經醯胺是什麼?建議哪些人使用?口服神經醯胺會造成失智症風險又是真的嗎?《優活健康網》針對神經醯胺正確保養觀念,整理6大QA一篇看懂。

該把父母接來一起住嗎?先考慮「4件事」讓失智長輩也能安心獨居

該把父母接來一起住嗎?先考慮「4件事」讓失智長輩也能安心獨居#失智症

要接長輩過來同住,還是讓他自己住在熟悉的老家?這一直是許多子女煩惱的照護問題,尤其隨著長輩年紀大,逐漸出現記憶力、認知功能衰退等失智症狀,到底該怎麼做才最好,同時又不造成父母與子女雙方的負擔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提供4面向可作為衡量標準,幫助子女依照自身情況,做出最適切的決定。

國際名導侯孝賢失智》是健忘還是失智?精神醫:檢視「6情況」判斷

國際名導侯孝賢失智》是健忘還是失智?精神醫:檢視「6情況」判斷#失智症

台灣電影名導侯孝賢被證實罹患失智症,已從電影界退休,但失智症有許多前兆,包含記憶力變差、注意力不集中、認知功能退化、健忘等,許多人常把健忘和失智症狀混淆,到底兩者該如何辨別?《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1表列出失智症10大警訊,提供民眾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失智症,有助維持高齡長輩的生活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