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70歲的張老太太,時常抱怨感覺疲倦、全身痠痛無力及腸胃不適,最近開始反應變慢、思想遲鈍、常忘東忘西,家人認為張老太太失智了,於是帶到醫院身心科門診就醫,並在診間發起了脾氣。經醫師評估診斷發現,其實老太太不是罹患失智症,而是因為憂鬱症引起的「假性失智症」,她的主要問題是憂鬱症。
現年70歲的張老太太,時常抱怨感覺疲倦、全身痠痛無力及腸胃不適,最近開始反應變慢、思想遲鈍、常忘東忘西,家人認為張老太太失智了,於是帶到醫院身心科門診就醫,並在診間發起了脾氣。經醫師評估診斷發現,其實老太太不是罹患失智症,而是因為憂鬱症引起的「假性失智症」,她的主要問題是憂鬱症。
失智症不可逆,但可以預防!失智症起因於大腦神經系統失調,除導致記憶力減退、認知能力退化、語言失調、行為異常等症狀外,也與憂鬱、情緒低落等身心健康問題有關。醫師提醒,想預防失智,先從日常生活型態下手,更提供每個人都該學會的10招「健腦大法」,幫助儲備腦力更靈活,從今天開始遠離失智風險,別嫌早也不嫌晚。
許多人對於「變老」有多負面想像,例如擔心老了會失智症,其實不需要過度恐懼失智症,而是保持平常心去面對。擔任老年精神科醫師35年、診治超過6000名老年人,日本精神科醫師和田秀樹於《高年級的理想姿態》一書中,分享老年生活的正確價值觀,讓讀者活出健康的老年姿態。以下為原書摘文:
失智患者「常忘記吃飯」是不少照護者常遇到的困境,然而解決失智長輩的照顧困境前,應該先把他當成正常人,除了耐心與愛心外,也需要了解病情與照顧技巧。老年醫學專家、陳乃菁診所院長陳乃菁於《失智照護》一書中,分享失智個案的照護經驗,提供照護者與失智者一個正確指引。以下為原書摘文:
「椰子油」作為熱帶地區的主要食物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最近因為流行生酮飲食,防彈咖啡變成超夯飲料。事實上,椰子油除了可做為好的油脂來源提供熱量外,根據近幾年的多篇研究也發現,適當攝取椰子油具有改善失智症的潛力。
日前,一位92歲老翁,因為懷疑77歲的妻子另結新歡,遂持獵槍向妻子射擊,造成妻子中彈送醫,網路上紛紛議論夫妻口角失和的危險性。對此,醫師表達不同觀點,表示社會大眾應該注意的是失智症長者的「三偷妄想」,包含偷人、偷錢、偷珠寶等,若長者出現妄想,建議可至精神科就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全球失智症報告指出,全球平均每3秒鐘就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台灣即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目前估計有超過31萬失智人口,預估未來將以平均每年增加1萬人的速度持續攀升。研究指出,在失智症的12大風險因子中,「聽力受損」即名列第一,因此落實聽力保健,成為預防及延緩失智的首要任務。
台灣2025年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每4名65歲以上長輩就有1人有認知衰退狀況,醫師提醒,大腦認知功能在40~50歲開始有退化的現象,別把失智誤認為正常老化,可透過3關鍵降低認知衰退危機。最新研究也發現,綜合維他命能減緩認知衰退6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