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聘外籍看護免評新法將於8月上路,擬以重症綠色通道為配套。對此,台灣失智症協會表示,失智家庭照顧需求具特殊性,失智者常伴隨認知功能退化、精神行為症狀,不只是重症,輕中度家庭也有聘僱需求,協會呼籲應儘速建立明確保障機制,才不會被市場機制排擠。
80歲聘外籍看護免評新法將於8月上路,擬以重症綠色通道為配套。對此,台灣失智症協會表示,失智家庭照顧需求具特殊性,失智者常伴隨認知功能退化、精神行為症狀,不只是重症,輕中度家庭也有聘僱需求,協會呼籲應儘速建立明確保障機制,才不會被市場機制排擠。
40歲的科技公司主管小雅,長期依賴安眠藥入睡,隨著使用時間拉長,藥效逐漸遞減,不僅出現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腦霧」症狀,對藥物也產生依賴與戒斷反應。她甚至曾在半夜無意識地起床煮食,隔天卻完全沒有記憶。醫師提醒,助眠藥雖能短暫改善睡眠,但長期使用恐造成認知退化、藥物依賴,甚至提高失智風險。
免評巴氏量表將上路!80歲以上免巴氏量表就能申請外籍移工,最快7月底上路,但勢必衝擊現有聘僱外籍看護需求的失能、失智者家庭,甚至是已聘請的家庭都可能受到影響,民團 憂重症家庭聘不到。對此,衛福部22日表示,在聘僱審查上將讓重症家庭走綠色通道,分流加速審查;申請期空窗民眾也可使用長照服務。
失智症並非單純的正常老化,而是因大腦功能受損所引起的疾病。究竟失智症前兆有哪些?該如何進行篩檢?當發現記憶力減退、判斷力變差等初期症狀時,看哪一科才能獲得正確診斷?此外,近年來失智症新藥陸續問世,是否真能讓早期失智得到治療並有效延緩病程?《優活健康網》特別採訪失智症權威醫師,解析失智症常見相關疑問。
希臘「長壽島」伊卡利亞島(Ikaria)的居民幾乎沒人失智,有研究認為,原因可能與他們日常愛喝國寶茶(博士茶)、各式草本茶以及咖啡有關。這些飲品富含抗氧化及抗發炎成分,有助減少腦部老化。此外,他們悠閒樂觀的生活態度與社交互動,也被視為維持腦部健康的重要因素。
全國失智患者超過30萬人,如何降低失智風險,已成全民切身議題,國外最新研究發現,具有雙語能力者雖無法完全預防失智症,但能有效延緩失智症的進展、惡化。《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失智症的相關研究,除了學習語言,多多閱讀、學習新技能、參與社交互動等,都能讓大腦保持活躍,降低認知衰退的風險。
睡不好真的會損害長輩大腦認知功能!台灣已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但卻有40~70%的高齡長者患有慢性睡眠問題。長庚醫院最新研究針對長者睡眠品質調查,發現有睡眠障礙問題會影響記憶力,損害大腦淋巴系統、大腦連結功能,並進一步探討與神經退化性疾病,如失智症、憂鬱症等相關風險。
大愛電視劇〈你好,我是誰〉的原型人物,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曹汶龍已77歲卻越活越有活力,雖和太太老老照顧,仍一步步讓失智照護在社區扎根,並嘗試用新方式照顧自己的未來。《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曹汶龍以落實社區照顧為中心,創建台灣獨特的創新失智照顧模式,讓老年人在社區網絡支持下,即有在家安老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