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

失智症跟腸道菌有關?研究證實「補充益生菌」可恢復、延長記憶功能

失智症跟腸道菌有關?研究證實「補充益生菌」可恢復、延長記憶功能#憂鬱症

腸道菌不僅影響腸胃健康,更與「記憶力」有關!恩主公醫院與台大醫院團隊利用果蠅實驗證實,若果蠅失去腸道益生菌,長期記憶將中斷,若補充益生菌,記憶功能可恢復,顯示腸道菌對記憶的維持至關重要。此研究成果不僅登上國際期刊,更為失智症與相關神經退化疾病的早期預防提供了新契機。

父親節真的快樂嗎?研究揭「憂鬱爸影響孩發展」沉默不愛笑要注意

父親節真的快樂嗎?研究揭「憂鬱爸影響孩發展」沉默不愛笑要注意#憂鬱症

父親節快到了!大家都在感謝父親的付出,但我們很少停下來想一想:「爸爸自己,真的過得還好嗎?」根據2025年一份研究就發現,如果父親有憂鬱症狀卻沒被注意,幾年後孩子可能會出現情緒不穩、愛生氣、自信心低等問題。因此,家人應多留意父親和以前相比是否有差異,關心父親的心情,也是對全家的照顧。

睡太多損害大腦功能?最新研究:睡超過「●●小時」恐認知能力下降

睡太多損害大腦功能?最新研究:睡超過「●●小時」恐認知能力下降#憂鬱症

你每天睡多久?睡眠對健康非常重要,能讓疲憊的身體獲得休息,幫助恢復體力與精神。然而,睡太多反而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研究指出,每晚睡眠時間若超過9小時,可能導致認知能力下降,這種情況在憂鬱症患者身上更為明顯。因此,保持適當的睡眠時間對身心健康至關重要,過多或過少的睡眠都應避免。

別跟憂鬱、躁鬱症混淆!北榮AI腦影像揪「思覺失調症」準確率達9成

別跟憂鬱、躁鬱症混淆!北榮AI腦影像揪「思覺失調症」準確率達9成#憂鬱症

一名30歲張姓患者因長期出現幻聽及被害妄想,不敢出門與人互動,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檢查發現腦島及顳葉區域出現明顯異常,經專業評估確診思覺失調症,並進一步接受個別化治療建議。醫師指出,精神疾病患者因症狀表現多樣化,常見就醫初期被誤診為憂鬱症或躁鬱症,現已有腦影像檢測輔助精準診斷,減少誤診風險。

家人有憂鬱症該怎麼辦?精神科醫教你「正確陪伴法」以溝通為基礎

家人有憂鬱症該怎麼辦?精神科醫教你「正確陪伴法」以溝通為基礎#憂鬱症

當親人、朋友、伴侶出現憂鬱的症狀時,身邊的人一定是最重要的資源,不過該如何正確陪伴?日本身心科醫師井上介智於《家人憂鬱,我該怎麼辦?》一書中,分享身心病患家庭照顧者的常見難題,照顧身心疾病患者時,能做、不能做或該注意的事情有哪些?當照顧身心患者時,前提是要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以下為原書摘文:

下一次就會發大財了?熱愛炒股、買樂透⋯小心陷入「1狀況」已成癮

下一次就會發大財了?熱愛炒股、買樂透⋯小心陷入「1狀況」已成癮#憂鬱症

30歲陳先生有穩定工作,平時也接觸短期炒股及加密貨幣投資,不料投資失利,便向銀行及信貸公司借貸,可仍舊陷入投資不可自拔,債務持續累積,與家人感情也因此變差。後續,在親友的勸導下來到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就診,經過評估與會談,陳先生被診斷為有「賭博成癮現象合併憂鬱傾向」,醫師透過藥物治療及安排心理諮商,半年後順利協助戒癮。

憂鬱兒少大幅增加!調查揭「1關鍵」害青少年自傷風險增5倍以上

憂鬱兒少大幅增加!調查揭「1關鍵」害青少年自傷風險增5倍以上#憂鬱症

滑手機滑一整天,已是現在大眾的日常,不過網路世界深深影響著兒童及青少年,可能成為他們自傷的關鍵。專家指出,兒少心理疾病在近幾年明顯攀升,尤其是憂鬱症,成長率成為了兒童身心科門診診斷的第1名。憂鬱、自傷和注意力問題,是中小學生到兒童身心科就醫的主要症狀,而網路霸凌、性訊息傳播及遊戲成癮是關鍵原因。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