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日開始是屬於深秋節氣的「寒露」,隨著東北季風一波波來襲,早晚溫差逐漸明顯,此時氣溫會比「白露」、「秋分」更涼,露水更多,夜晚水氣會凝結成霜,故名「寒露」。中醫師指出,寒露養生,飲食上宜平補,可吃木耳蓮藕粥、喝溫脾潤肺茶養陰,並透過足浴泡澡來活血紓壓。《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寒露時節的養生方法。
從今日開始是屬於深秋節氣的「寒露」,隨著東北季風一波波來襲,早晚溫差逐漸明顯,此時氣溫會比「白露」、「秋分」更涼,露水更多,夜晚水氣會凝結成霜,故名「寒露」。中醫師指出,寒露養生,飲食上宜平補,可吃木耳蓮藕粥、喝溫脾潤肺茶養陰,並透過足浴泡澡來活血紓壓。《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寒露時節的養生方法。
近年來,蔬食料理日益多元化,食用花卉不再只是裝飾擺盤的點綴,更是營養與美學兼具的健康選擇。從色彩鮮豔的洛神花、溫潤的菊花,到香氣十足的桂花,不同花卉植物的營養特色,不僅增添色與香,更蘊藏多重保健功效。花卉除了美麗,還擁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及保健效果。隨著飲食多元化,花卉入菜已成為養生潮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陳碧年分享花卉的各種料理。
中秋賞月吃月餅是習俗,但小小月餅其實熱量驚人。1顆蛋黃酥就有約450~500大卡,等同1.5碗飯,稍不注意就會熱量超標,除了增加腹脹、消化不良風險,還可能影響血糖與膽固醇,造成健康負擔。中醫師提醒,聰明挑選月餅、搭配合適茶飲並輔以簡單穴位按摩,就能減輕身體負擔,健康享受佳節美味。
中秋節不僅是賞月的時刻,中秋烤肉更成為節日必備的活動。為了讓肉品更美味,許多人常以方便取得的烤肉醬作為主要調味來源,但卻可能忽略過量攝取加工醬料,可能導致磷、鈉與脂肪攝取過高,進而增加心血管及腎臟疾病的風險。營養師提供6種自製天然醬料,吃得更安心健康。
40歲小陳在機械廠工作,常接觸潤滑油和化學清潔劑,最近雙手開始出現水泡並伴隨刺癢的感覺,不慎搓揉後發生脫皮及疼痛,甚至皮膚出現乾裂疼痛,求診皮膚科醫師才知道是汗皰疹。後續,由朋友介紹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中醫科門診就醫,醫師針對其雙手水泡以清利溼熱藥材調理體質,歷經約3個月改善症狀,終於讓小陳重新回到工作崗位。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賞月外,烤肉也是必備的活動,但傳統烤肉常存在許多健康隱憂,包括熱量、糖分和油脂攝取過量,容易引發血糖、血壓和血脂問題,增加心血管負擔,並可能產生致癌物質。因此,中秋烤肉時應注意食材選擇與搭配,避免過度油膩與高糖飲品,才能吃得健康又安心。
時序進入秋分,秋分是秋高氣爽的好時節,此時白天會變短,夜晚變長變涼,氣溫逐日下降,要多注意保暖;至於飲食上要吃滋陰潤肺、生津止渴、去燥的食物,此時「柚子」正是當季當令的水果。《優活健康網》特摘蔬食專欄作者林乃光分享柚子的功效、料理推薦,秋分吃柚子正剛好!
秋分是24節氣中第16個節氣,也是秋季的中分點,約落在每年9月23日前後,代表這一年已經過了四分之三了。秋分此時太陽直射赤道,太陽到達黃經180°,一天24小時晝夜均等,皆是12小時,古人有云:「秋分者,陰陽相半也。」中醫師提供秋分養生法,緩解秋燥不適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