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VS青花菜」你分得清楚嗎?減肥必吃「這1種」熱量低水分多
花椰菜種類
花椰菜又稱菜花、花菜,外觀呈半球形,表面為顆粒狀,依據梗的顏色可分成白梗和青梗。目前市場上以白色花球為主流,現今已研發出紫色和橘色等不同顏色的花椰菜,不過具特殊色澤的花椰菜,較適合在低溫冷涼的地區生長,所以台灣較少種植。
- 白色花椰菜:口感較鬆軟,適合燉煮、清炒等方式。
- 紫色花椰菜:口感較清脆,適合生食,特別適用於沙拉料理。
- 橘黃色花椰菜:口感介於兩者之間,適合蒸、炒、烤或煮湯。
延伸閱讀:
芹菜能每天吃嗎?芹菜汁能降血壓?解析芹菜功效「1吃法」葉酸加10倍
花椰菜功效
花椰菜含有多種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豐富的礦物質如鈣、磷、鐵、鉀、鉬、錳、鉻與硒等,同時也富含維生素A、B1、B2、菸鹼酸和C,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特別高,不僅超過甘藍菜,更是芹菜的15倍。
以下為花椰菜的功效:
- 減肥:花椰菜的含水量高達90%以上,熱量較低。
- 降壓:花椰菜含有豐富的鉀在,適量攝取鉀有助於預防高血壓。
- 抗癌:花椰菜含槲皮酮、穀胱甘肽、葉黃素等抗氧化物,能中和致癌物質,具抗癌、抗菌、抗炎、抗病毒等作用。
- 免疫:花椰菜富含維生素C、硒,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加抗病能力。
- 預防肺部疾病:花椰菜含有蘿蔔硫素,有助於清除肺部細菌,對吸煙者或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非常大的好處。
延伸閱讀:
櫛瓜可以生吃嗎?出現苦味還可以吃?教你「1吃法」提高營養吸收率
花椰菜和青花菜差在哪?
花椰菜又稱菜花、花菜,呈現半圓球狀,市面上以白梗花椰菜較常見,肉質「帶點顆粒感」更是其特徵,平常吃的花椰菜部位為「花球」;至於青花菜又稱綠花菜、西蘭花,呈現青綠色扁球狀,平常吃的青花菜部位為「花蕾」。
就熱量方面比較,花椰菜的含水量更高,因此熱量較低,青花菜則含水稍低,熱量相對略高一些;在礦物質方面,花椰菜鉀含量較高,並富含磷、鈣、鈉與葉酸;而青花菜則含有較多鈣、鐵、鎂及葉酸,因此兩者的營養價值略有差異,但都屬於營養豐富的蔬菜。
花椰菜可以生吃嗎?
可以生吃,但要注意攝取量。花椰菜富含硫配糖體,經由酵素芥子酶轉化,可產生具有抗氧化與抗癌潛力的蘿蔔硫素。然而,芥子酶在加熱過程中容易失去活性,進而影響蘿蔔硫素的生成,因此,生吃花椰菜可得到更多的抗癌物質。
花椰菜含有硫配糖體,這是對身體很好的天然化合物,經芥子酶作用可轉化為具有抗氧化與潛在抗癌活性的蘿蔔硫素。由於芥子酶遇熱易失活,生食有助於提升蘿蔔硫素的產生,因此部分國外餐廳會以生花椰菜佐鹽作為前菜。
花椰菜長黑點還能吃嗎?
美國註冊營養師凱莉.科斯塔(Kelly Costa)指出,如果花椰菜的黑點不大,而且味道聞起來很新鮮、摸起來脆而不黏,只需將黑點的部分剪掉即可。反之,若花椰菜的黑點很多,或是開始出現異味、質地黏糊,代表已經變質了。
一般來說,可以通過嗅覺及觸覺來確定是否變質:
- 氣味:新鮮的花椰菜不會有刺鼻或異常氣味。
- 手感:新鮮的花椰菜應該又硬又脆,而不是柔軟或黏糊的手感。
花椰菜挑選與保存
花椰菜營養豐富,但市面上的品質參差不齊,如何挑選新鮮且美味的花椰菜?《優活健康網》整理實用的挑選技巧,建議從花球是否緊實、花梗顏色是否正常,以及觸感是否結實等方面入手。
花椰菜的挑選技巧:
- 花球:選擇花球緊密、沒有鬆散或散開的現象,且表面沒有明顯凹凸不平或褐色斑點。
- 花梗:選擇花梗呈淡綠色,表示成熟度足夠,且沒有裂痕或發霉。
- 觸感:輕觸花球,應有結實的感覺,避免選擇有軟點或觸感松散的花椰菜。
花椰菜該如何保存?想要長時間保持新鮮,關鍵是將花椰菜存放在冰箱中,並使用密封袋包裝,因為冰箱的低溫與濕度能有效減緩氧化過程。此外,儲存前不要清洗花椰菜,因為水分會加速氧化和變質;購買時建議挑選顏色亮白的新鮮花椰菜,避免在短時間內氧化變質。
花椰菜料理推薦
花椰菜的料理方式多元,可以炒、煮、烤、焗烤等,然而,花椰菜粒炒飯近年來非常流行,主要因為低碳水、熱量較低,且富含纖維和營養,是健康飲食的熱門選擇。《優活健康網》整理「花椰菜粒炒飯」的作法,簡單幾步驟就可以上桌。
【花椰菜粒炒飯】
食材
花椰菜粒500公克
洋蔥二分之一顆
蒜瓣5瓣
紅辣椒二分之一條
青蔥1支
毛豆仁3茶匙
沙拉油3茶匙
調味料:鮮味炒手(約1茶匙+1.5茶匙)
步驟
- 洋蔥切丁,蒜瓣切碎,紅辣椒切細,青蔥切蔥花備用。
- 熱鍋加入沙拉油,爆香蒜末和洋蔥丁。
- 加入花椰菜粒、毛豆仁和紅辣椒炒勻。
- 加入調味料鮮味炒手拌炒均勻。
- 起鍋前撒入青蔥拌炒,稍微炒香即可。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 農業部-花椰菜重要品種、花椰菜vs青花菜營養大不同、青花菜、花椰菜其實是不同蔬菜
- 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白花椰菜』減肥降壓抗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