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是常見的眼疾,研究指出吃素能預防白內障。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林俊龍,帶領團隊從2005年建立「素食營養世代研究資料庫」,進行素食與基因及疾病生成之間的關聯性,透過科學證實素食有助身心靈健康及保護自然生態。他也於《這樣吃素最健康》一書中,邀請台灣慈濟各院12位素食醫師的見證,分享素食營養攝取重點,幫助讀者建立正確茹素觀念。以下為原書摘文:
白內障是常見的眼疾,研究指出吃素能預防白內障。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林俊龍,帶領團隊從2005年建立「素食營養世代研究資料庫」,進行素食與基因及疾病生成之間的關聯性,透過科學證實素食有助身心靈健康及保護自然生態。他也於《這樣吃素最健康》一書中,邀請台灣慈濟各院12位素食醫師的見證,分享素食營養攝取重點,幫助讀者建立正確茹素觀念。以下為原書摘文:
老人家咬不動、吞不下,但飲食又想兼顧營養,該怎麼吃?隨著年紀增長,牙齒數量減少,或者疾病等因素,老年人咀嚼能力變差,造成肉塊咬不動,青菜咬不爛等牙口不好的情況。營養師指出,事實上,也有適合只餘少數牙齒和無牙可以吃的食物,不妨參考高齡營養飲食質地分級,簡單5步驟自製「山藥鯛魚塔」和「鷹嘴豆烤蛋」2款食譜。
冷冷的冬天就是要來杯杏仁茶,雖然其香味刺鼻,但又有不少人迷戀這樣的風味。就算你不喝杏仁茶,你肯定也吃過杏仁瓦片、杏仁巧克力、杏仁牛軋糖,你知道他們是不同種類的杏仁嗎?《優活健康網》特別採訪台大醫院營養師葉宜玲,整理杏仁種類、功效與飲食禁忌,以及杏仁挑選與保存秘訣,另附上「養生杏仁茶」食譜,冬天在家就能溫暖開喝。
2024年「小寒」節氣來臨!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寒冷的日子,也是冬天倒數第2個節氣。古人云:「冷氣積久而為寒,小者未至於極也。」此時的天氣已經很寒冷,但還未到氣溫最低的時候,因此稱做小寒。中醫師提醒,防寒保健推薦自製「益氣薑棗茶飲」,讓民眾在寒冬裡暖身又暖心!
「小寒」是冬天倒數第二個節氣,意味著一年中寒冷的日子即將到來,此時日夜溫差變化大,身體較虛弱的人容易感冒,要特別注意保暖。《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養生專家但漢蓉分享小寒養生的方法,並提供「仙草食譜」,仙草燒茶能幫助身體新陳代謝,有效調節身體虛寒。
近期天氣寒涼,喝碗熱湯能暖和身心。「羅漢菜湯」是佛門素菜中的經典,通常在戒會時才品嘗得到,主要以芋頭、大白菜、青江菜、百頁豆腐等熬煮成湯,整體味道濃稠、入口即化,體現佛門獨有傳統的菜根香。《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羅漢菜湯的食譜,簡單幾步驟就能喝。
誰說聖誕節只能喝熱紅酒?想要異國風情,自製紅酒燉梨、潘德匹斯香料蛋糕這2道甜點也很搭!中醫師指出,許多人喜歡在聖誕節喝杯香料紅酒暖身體,而紅酒燉梨就是熱紅酒的進階版,不僅可以搭配肉桂養生,也能品嘗甜蜜滋味。若不喜歡酒味的人,也能自製潘德匹斯香料蛋糕,口感介於麵包與蛋糕之間,烤過之後淋上蜂蜜吃更美味。
酪梨營養密度高,含有優質油脂來源,也是人人公認的「超級食物」。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林俊龍,帶領團隊從2005年建立「素食營養世代研究資料庫」,進行素食與基因及疾病生成之間的關聯性,迄今已發表達20篇論文,透過科學證實素食有助身心靈健康及保護自然生態。他也於《這樣吃素最健康》一書中,邀請台灣慈濟各院12位素食醫師的見證,分享素食營養攝取重點,幫助讀者建立正確茹素觀念。以下為原書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