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被稱為「三明治世代」的中壯族群,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顧,家庭照顧壓力勢將有增無減。根據國際最新研究證實,三明治族群每週花超過20小時於照顧工作上,心理健康可能惡化。對此,專家呼籲擴大或延伸喘息服務,避免家庭與職場蠟燭兩頭燒。
奇異果一年四季都有,但台灣主要產季是每年6月到11月,其維生素C含量高,抗氧化功能強大,具有提升免疫力的功效。大里仁愛醫院營養師徐佳靖表示,奇異果富含膳食纖維且奇異酵素高,最有利於促進腸道蠕動及消化。如果「連皮一起吃」,可以增加營養攝取,纖維是果肉的2倍之多。
台灣夏季高溫曝曬伴隨降雨,濕熱交替的氣候,容易使皮膚敏感者或皮膚病患者的代謝異常,中醫認為,此時外濕與內濕交互影響,將顯著增加濕疹和汗皰疹的發作機率。《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夏天皮膚病的原因與改善方法,若只待在冷氣房反而造成濕氣不易排出,引發其他問題。
人體的腸道正常情況下就像一條暢通無阻的水管,但若是今天這條水管打結、或是折到等狀況,就會使得管內的壓力變大,產生一連串的反應,腸阻塞就是這樣的概念,發生的時候會造成腹痛、腹脹、無法排氣或排便的狀況。很多人會以為腸阻塞只會發生在小孩子,然而事實上,腸阻塞是全年齡都有可能發生的疾病,但造成的原因不同,因此要特別留意!
夏天高溫身體容易缺水,但你知道喝水也有學問嗎?一天要喝多少水才足夠?喝茶喝咖啡也算是補水嗎?營養師李婉萍就揭密,其實每個人每天所需要的喝水量都不同,以下不僅公開每天需要攝取的補水量算法,還會教大家正確的喝水方法,以及補水最有效的4大時間點。
「骨質疏鬆」是長輩常見的骨骼疾病,該疾病會讓骨頭變得脆弱,也更容易斷裂;然而,年輕人缺乏鈣質或不良生活習慣,也會造成骨質疏鬆。對此,骨科醫師表示,近幾年各國已經發展出很明確的骨質疏鬆治療指引,只要積極治療骨質疏鬆,可以減少未來發生骨折的機會,讓骨質疏鬆不再威脅身體健康。
一位28歲新手媽媽,在生產後約2個月左右,開始出現心悸、手抖及體重減輕症狀,原以為是因照顧小孩太累,不以為意;但在分娩後約6個月時,體力卻越來越差且很容易怕冷,體重漸漸增加,後來甚至出現2週內就胖了快6公斤的情況。驚覺不對勁,才急至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求診,醫師診斷有甲狀腺賀爾蒙不足(甲狀腺低下)的問題,診斷為「產後甲狀腺炎」。
每年夏天氣溫屢創新高,中暑就醫人次也逐年增加,然而,中醫將中暑分為陽暑與陰暑,「陽暑」好發於夏日在外奔走工作者,「陰暑」則是四季都有可能產生,大多會發生在很少運動,長時間久坐冷氣房的人身上。建議民眾,若出現相關中暑症狀,最好及早就醫診治,並討論是否要進行刮痧治療。
想要避免運動傷害,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運動前適度伸展筋骨、放鬆肌肉。但你知道嗎?事情總是過猶不及,倘使拉筋太過頭,也會造成反效果,反而降低運動表現,甚至增加運動傷害的可能性!《優活健康網》特地選摘此篇,只要掌握5個訣竅,就能學會如何正確拉筋,避免運動可能造成的傷害。
全身痠痛除了是運動或勞動的結果外,竟然也有可能是疾病所造成的?20多歲的武女士職業是家庭主婦,因長時間頭痛及睡眠品質不好,至醫院神經部就診,但醫師發現她平時除家務外,沒有搬重物等高強度活動,多年來卻全身筋骨的莫名痠痛、坐立不安,尤其在靜止不動時及睡覺前特別明顯,雖曾用市售消炎止痛藥來緩解,但成效不彰,醫師判斷是罹患了纖維肌痛症。
台灣2025年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每4名65歲以上長輩就有1人有認知衰退狀況,醫師提醒,大腦認知功能在40~50歲開始有退化的現象,別把失智誤認為正常老化,可透過3關鍵降低認知衰退危機。最新研究也發現,綜合維他命能減緩認知衰退6成。
台灣近日Metoo風波不斷,包括政治圈、文化圈、娛樂圈等知名人物,接連被曝性騷擾甚至性侵害。在受害者的陳述中,很多人的反應都是「僵住了」,這其實是一種自動化的防衛機制反應。人們在遭受性騷擾、性侵害,或是任何危機的狀況時,除了「戰」與「逃」的反應,更存在著「僵」與「討好」。
一對交往已久的伴侶,在當初交往時,就已知道其中1人是愛滋感染者,不料2人分手時,竟被對方用曝光疾病隱私作為要脅,強迫挽回這段感情,使患者承受極大心理壓力。醫師提醒,許多民眾仍對愛滋病抱持恐懼,但其實可將HIV視為「某1種」相當常見的疾病,只要達成疾病穩定控制,並不會影響後續與伴侶的結婚生育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