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的目的就是要讓脂肪消下來,但如果食物沒有選擇對,最後不僅瘦不下來,還容易長胖,以下的食物是我們經常會吃到,卻也是常常忽略會長胖的食物,趕緊來看看有哪些!如果想要減肥瘦身,請把以下的食物標記下來,未來吃飯的時候能避免就避免,雖然有些食物還真的捨不得不吃,但如果妳確實少吃或避掉吃它們,恭喜!妳又與瘦子的距離更近了。
為了讓底妝、妝容精緻且持久,我們學會了「定妝」,甚至開始依賴定妝噴霧與蜜粉,並練習多層次上妝技巧。然而,多數消費者卻不明白「蜜粉」的正確挑選與使用技巧,且時常因選錯蜜粉而毀了妝容卻不自知!這次特別請教明星御用彩妝大師——王盈喬老師,從專業視角破解「蜜粉」的 7 大使用須知。
當你想要脫離日常、轉換心情,或是感到徬徨、無所事事時,該怎麼辦?打工換宿、體驗異地生活或許是個好選擇。現在,還有針對熟齡族推出的計劃,每天工作4小時,換來的是不僅是免費住宿,更是心靈充電與人生方向的轉變。《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從一位5旬婦人透過打工換宿,重新找到生活滋味的故事,來證明打工換宿不僅只是年輕人可以做的事。
65歲徐小姐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15年,原本左手手腕關節腫痛、僵硬到幾乎完全不能動。雖然有用西藥治療,卻飽受藥物副作用困擾,8年前她開始搭配中醫調理治療,利用針灸、徒手復位、每天用藥劑泡手10分鐘,終於讓左手手腕恢復正常功能。
一位25歲、體重85公斤的男子,從青春期就感覺胸部特別「肥大」,近幾年來到健身房勤練健身,想要減肥瘦身,雖體重順利下降至72公斤,但全身瘦下來就是不見胸部瘦下來,宛若女性B罩杯那麼大。整形外科醫師表示,該男子是罹患了典型的男性女乳症,經抽脂手術後才成功恢復男兒胸部的外觀。
寶寶出生以後,媽媽的挑戰才正要開始。除了照護生產傷口、促進子宮恢復、觀察分泌物,還要學習如何使用會陰沖洗器、如何穿戴束腹帶。究竟產後24小時必做哪些事,可幫助產後復原,就讓產後病房護理長分享臨床實務經驗,幫助媽媽在痛並快樂著的狀態下,依然可安心度過產後24小時。
想預防便祕只要吃大量蔬菜水果就好?沒便祕困擾就不用擔心飲食?營養師提醒,便祕解方不只吃蔬果,必須掌握「4點原則」才能維持排便順暢。此外,就算平常沒有便秘問題,每天上廁所時,也要觀察自己的便便顏色和型態,才能及時發現可能的身體健康警訊!
36歲林先生為國中數學老師,因工作需頻繁地寫板書,1週前開始右手上舉肩關節有疼痛感,導致教課困難,需要另外準備簡報檔案減少書寫板書。除此之外,林先生日常生活也受到嚴重影響,例如無法提重物、晚上睡覺會痛醒等,於是到台南市立醫院求診中醫。
今天起室內免戴口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明訂除了「8大指定場所」一定要戴口罩外,其他場所室內口罩解禁,民眾可自主決定是否需要戴口罩。不過搭大眾運輸、賣場、演場會要戴口罩嗎?有哪些例外情形?若違規會罰多少錢?《優活健康網》幫大家整理了各種情境的「口罩放寬政策」7大QA一次看懂!
54歲的陳小姐,過去有蕁麻疹病史,原已狀況穩定不需服藥,直到今年得新冠肺炎後,咳嗽及呼吸道症狀雖逐漸康復改善,但幾天後卻開始皮膚搔癢、出現一小小塊突起,至皮膚科就診後診斷為蕁麻疹復發,且此次復發比起以往的蕁麻疹還更加嚴重,因此緊急前往醫院就診。
產下寶寶的那一刻,肯定讓不少媽媽如釋負重,但經歷10個月的懷胎過程,卻不是1天就能讓身體恢復到產前狀況,而是需要漸進式的恢復期,才能重拾產前的身體狀態與元氣。自然產的產婦在經歷生產後,難免會在產道留下程度不一的傷口,其症狀也只有自己最了解,因此,新手媽媽需認識產後照護的要點,以儘快恢復孕前的健康狀態。
37歲詹先生有過敏性鼻炎,原本症狀控制良好,然而近半年開始輪值夜班後,起床後常出現噴嚏連連、眼鼻癢等狀況,後續甚至鼻塞、鼻涕轉黃黏稠且倒流、前額悶脹反覆等症狀。除此之外,詹先生也容易感冒、容易倦怠、眼痠澀冒血絲,而且體重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