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抽筋怎麼辦?為什麼會抽筋?預防抽筋吃鹽巴有用嗎?事實上,抽筋是因為肌肉疲勞、電解質失衡所引起,當體內的水分不足,會影響肌肉的代謝功能,增加抽筋風險。《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解答抽筋相關的小知識,並教民眾1招自製運動電解質水,可有效預防抽筋。
逐漸進入春夏的梅雨季節,室內濕氣增加容易滋生黴菌,如果置之不理,可能會產生惡臭或造成健康問題。《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在IG擁有50萬粉絲的整理收納網紅主婦Mina(みな)介紹6個在梅雨季前該做好的室內防黴對策。
一名81歲老婦因持續數月出現腹痛及消化不良症狀,在家人陪同下到衛福部苗栗醫院肝膽腸胃科就醫,檢查發現她的胃部罹患較少見的胃腸道基質瘤(GIST),且腫瘤直徑竟已達到24公分;病患接受院內消化外科醫療團隊縝密的手術,成功切除腫瘤,出院後持續回診追蹤。
開學季天天開心上學,但孩子背書包的姿勢背對了嗎?爸媽要注意,孩子背書包姿勢若錯誤,長期容易造成脊椎負擔,可能導致駝背、生長發育受到不良影響。物理治療師建議,可透過書包背袋調整、挑選適當書包大小,以及收納書本時的擺放方式等3原則,來觀察背書包姿勢是否正確,也提醒小孩上課時需搭配正確坐姿,才能讓肌肉骨骼平衡發展。
許多女性在生理期前會出現「乳房脹痛」的症狀,因此不少人會疑問是否是乳癌前兆?中醫師表示,以中醫觀點來說,經期前的乳房脹痛大部分與「肝鬱氣滯」有關,現代人因為生活作息不正常,所以肝鬱很常見。若想要改善肝鬱,只要保持睡眠充足、作息規律、心情放鬆,就能大幅能改善症狀。
坊間流傳各種關於乳癌的飲食迷思,例如黃豆、雞肉、牛奶中有雌激素,會增加乳癌復發風險;乳癌治療時不能喝咖啡、茶,以免影響藥物效果⋯等。到底罹患乳癌後有哪些食物能吃、哪些食物不能吃?該如何掌握罹乳癌後飲食原則?《優活健康網》整理「乳癌飲食迷思QA」,幫助乳癌病友在治療修復期選擇有幫助又能吃得開心的飲食。
日前,一名6歲女童意外將清潔劑喝下肚,pH值13以上的強鹼造成口腔、咽喉與食道嚴重灼傷,並在受傷2個月後開始出現「食道狹窄」的情況。花蓮慈濟醫院醫療團隊利用氣球擴張術撐開食道,打開足夠容納食物進入消化系統的通道,目前個案已恢復至能夠自行細嚼慢嚥吞下食物。
照顧大腦認知功能退化患者是一個漫長歷程,依著退化嚴重程度不同,有些患者無法做出合適的行為表現,也有些患者出現敵意、妄想等精神症狀,使照顧者疲於應對之外,也會產生困惑、無力、挫折、害怕、失望,甚至是厭惡等情緒,更可能還會引起照顧者的罪惡感,但照顧者的痛苦遠不只如此⋯
乾癢、紅腫、刺痛、畏光、模糊⋯等乾眼症症狀,是困擾著老中青三代人的文明病,大多數人都認為只需要多休息、點眼藥水就會自行恢復,然而乾眼症若不對症下藥,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角膜破皮、角膜潰瘍或穿孔。醫師建議,輕度乾眼症患者可在症狀還不嚴重時,先試著自我照護並常做眨眼操,就有機會找回水潤雙眼。
你曾有過因為肚子餓,而導致生氣的經驗嗎?研究指出,大腦的神經肽Y掌握了食慾 、憤怒情緒與攻擊行為,因此當人體感到飢餓時也更容易感到生氣、煩躁,甚至可能出現攻擊行為。心理師表示,如果發現自己餓到受不了,建議在情緒變得更強烈之前,試著先調節自己的情緒反應,學著和情緒共處。
公費流感疫苗10月2日開打在即,衛福部疾管署卻爆出大烏龍,疫苗登記系統內容誤植去年版本,使得9月13日前晚上6點前已完成簽署的100多萬名家長需「重簽」才能打疫苗。對此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指出,有行政疏失的確應道歉,也針對版本不同的流感疫苗副作用來說明。《優活健康網》整理出流感疫苗意願登記填寫「圖解7步驟」,提供民眾參考。
不少民眾只要身體有病痛,就習慣自行到藥局買止痛藥來吃,但市售止痛藥琳瑯滿目,有些還強調同時可止痛加消炎。但你知道止痛藥該如何選擇,才能避免吃錯藥傷肝、傷腎又傷胃嗎?藥師指出,止痛藥可分為「非麻醉性止痛藥」和「麻醉性止痛藥」2大類,提醒民眾購買前一定要認明藥物成分。
台灣有「近視王國」之稱,超過63%為近視人口,且成長倍率還在增加中!眼科醫師提醒,其中台灣兒童近視的比例,在東亞地區也名列前茅,應從孩童時期就及早控制近視,避免惡化成高度近視,恐導致早發性白內障、視網膜剝離、近視性黃斑部病變和青光眼。建議可選擇近視控制專用日拋隱形眼鏡,已被證實能有效控制或減緩兒童視力惡化達50%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