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5歲女國中生,下巴及雙頰布滿大小不一的紅色丘疹,且於熬夜或月經前症狀加劇,經醫師診斷為因熬夜與壓力造成的相火妄動型青春痘。後續,經過1個月以「滋陰清熱解毒」為主的中藥治療後,痘痘明顯減少,顏色也逐漸淡化,有效改善長期以來的困擾,也讓患者逐漸恢復自信心。
中國的歌唱節目廣受歡迎,作為導師的那英更是受到矚目,「天后」那英的婚姻生活讓人感觸良多,她如何從10年不被承認的「未婚媽媽」,變成如今人人稱羨的「模範夫妻」呢?隨時把孩子掛在嘴邊的那英,經歷了怎樣的情感蛻變?《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那英的婚姻生活。
提到家中常用的蔬菜,當然不能少了「洋蔥」。你在處理洋蔥時,是剝皮前洗?還是剝皮後洗?相信有不少人對此感到疑惑吧?《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日本專欄「栄養士食堂」營養師詳細解釋洗洋蔥的正確時機,最好是剝皮前先簡單沖洗,剝皮後再仔細清洗,才不會讓病菌污染內部。
有媒體報導指出,台大醫院近期公告,配合健保署門診輕症減量政策,門診掛號額滿時,輕症病友請持「醫療院所轉診單」加號。對此,院方表示,此為建議,而非強制。為鼓勵民眾落實分級醫療,台大醫院建議輕症病人需持基層院所轉診單才能加號;北榮限制門診時間;長庚「雁行計畫」則是基層轉診長庚門診的患者較具優先權。
暑假過後,湧現一批青少年前來身心科就診,有些青少年暑假期間乏人管理,像脫韁野馬般失序,不只頂撞父母甚至以生命威脅,這些青少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又該如何協助他們走過不卡關?精神科醫師指出,青春期是身心劇烈變化的關鍵時期,而青少年的情緒風暴不能只靠他們自己面對,這不只是個人成長的問題,還需要社會共同關注。
中醫門診常常運用針灸處理痠痛的患者,特別是下背痛的患者都可以有良好的治療效果,這種下背痛通常是以肌肉拉傷的患者為大宗,其中也會有軟組織的急慢性傷害,包括背部的肌肉、韌帶、肌腱拉傷或扭傷。下背痛通常發生在20~40歲的青壯年,通常與工作壓力和坐姿不良有很大的關係,但是長期治療但是效果仍不佳的下背痛,就必須要注意是否可能有衍生其他病變,特別是針灸與傷科處理無法改善的下背痛。 初鳴堂中醫診所徐瑋憶...
「醫美不是快速變臉,而是喚醒肌膚的自癒力,回到自己最好的狀態。」—這是晶翎美學診所謝綺瀅醫師在診間最常與患者溝通的觀念。近年來被暱稱為「逆時針」的療程(Profhilo),因為不需手術、幾乎無恢復期,成為不少愛美族追求自然膚質改善的首選,什麼是「逆時針」療程? 逆時針療程指的就是玻尿酸療程,有別於傳統單一注射式的玻尿酸填補不同,謝綺瀅醫師說明,它不是單點填平,其核心技術在於使用「...
想要存錢,花費卻怎樣都壓不下來?《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日本節約系YouTuber極簡主義武尊(Takeru)在網站上分享,如何透過捨棄不必要的物品,讓資產在不知不覺中逐漸累積。他的經驗揭示:「捨棄物品,其實就是在增加財富。」主張別讓雜物佔據人們的空間和金錢,多出的時間還能創造賺錢機會。
50多歲的梅女士,兩年前開始反覆頭暈,甚至曾暈倒扭傷腳踝,3個月內因嚴重眩暈伴隨頭痛、噁心嘔吐四度急診,生活與工作受影響,曾看過多科醫師,多被診斷為自律神經失調,建議她減壓與充足睡眠,但效果不佳。直到半年前轉求中醫調理,並調整作息、運動與飲食,才擺脫頭暈頭痛,體力與氣色都明顯改善。
水腫雖不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但是卻常常困擾著大家,尤其是對於長時間坐著或站著工作的人,飲食在預防和減輕水腫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正確的飲食選擇可以幫助調節水份平衡,減少水腫的發生。《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好食課營養師分享水腫原因,及如何改善、預防。
白露通常位於每年的9月7日或8日,標誌著夏季的結束和秋季的正式開始。這時,夜晚的氣溫降低,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露珠,因此得名「白露」。 白露過後,天氣逐漸轉涼,晝夜溫差加大,是養生的重要節氣。此時,喝碗小米露可以滋養食道、胃腸黏膜,並且預防感冒。《優活健康網》特摘養生專家但漢蓉分享紅棗南瓜小米露食譜。
你曾經心中產生絕望感,有過自殺念頭嗎?當下若無法臨時求助專業諮商人員或心理師,有什麼方法可尋求緊急救援?有鑑於近年國人心理健康問題備受關注,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簡稱華心)在衛生福利部支持下,引進澳洲「心理健康急救®」(MHFA)計畫,並將於9月4日正式開課,希望提升大眾對於「心理健康危機CPR」的認識。
45歲的蘇先生連續3天無法排氣、排便,導致腹脹嚴重、無法進食,因此前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求診,經電腦斷層檢查降結腸處有5公分大腫瘤,導致腸道完全阻塞。醫療團隊高度懷疑大腸癌,但由於腸阻塞無法施行大腸鏡檢查,在與病人討論後,醫師為他安排手術切除腫瘤、周圍腸段及淋巴節,術後病理報告確定為有淋巴轉移的「大腸癌第3期」,並進一步安排後續化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