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長者占總人口達到20%,每5人當中就有1人是老人。說到老化,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我爸活到90多歲,算長壽了啦」,但仔細想,他是健康走完人生,還是後面10年坐輪椅、記憶混亂、什麼都要靠人幫忙?《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醫師說明,老了之後若能做到5件事才是真正的健康老化。
不論男女都期待擁有完美體態,為此培養運動習慣,健身、有氧樣樣不少,甚至就連日常飲食也格外講究。說到增肌減脂,直覺會聯想到蛋白質,但想要增強效果,光靠蛋白質還不夠,《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介紹近年日本流行的「4:6胺基酸飲食法」,由營養師戴岑樺現身解答,主張更高效的增肌減脂飲食策略。
衛福部健保署自2025年6月起擴大給付PARP抑制劑,提供符合條件的卵巢癌、乳癌、攝護腺癌患者使用。醫師表示,台灣以203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為目標,積極推動早期篩檢、精準醫療與健保給付政策,此項政策有利於接軌國際治療,不僅幫助癌友在關鍵時刻對症下藥、減輕治療負擔,也為晚期癌症患者帶來更多治療希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越來越多幼童因半夜喝奶、不刷牙,引發奶瓶性齲齒,整口都是爛牙!牙科醫師發現,過去門診較少出現奶瓶性齲齒病例,但近幾年來,每星期都會遇到一、兩名2、3歲嚴重奶瓶性齲齒幼童,這種現象似乎日漸普遍。小孩半夜喝奶、不刷牙易出現奶瓶性齲齒兒童牙科醫師王堯庭表示,有些父母、長輩遇到幼兒半夜哭鬧,為了迅速安撫小孩,就讓小孩喝奶,無論配方奶、還是母奶,只要晚上喝過又沒刷牙,很容易就引...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越來越多幼童因半夜喝奶、不刷牙,引發奶瓶性齲齒,整口都是爛牙!牙科醫師發現,過去門診較少出現奶瓶性齲齒病例,但近幾年來,每星期都會遇到一、兩名2、3歲嚴重奶瓶性齲齒幼童,這種現象似乎日漸普遍。 小孩半夜喝奶、不刷牙易出現奶瓶性齲齒 兒童牙科醫師王堯庭表示,有些父母、長輩遇到幼兒半夜哭鬧,為了迅速安撫小孩,就讓小孩喝奶,無論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異物刺入身體時別硬拔,當心恐造成二次傷害!一名男子工作時不慎遭身旁鐵條刺入下巴,後來出現喉嚨痛就醫才發現原來這跟生鏽的鐵條長達9公分,差一點就傷及氣管!9公分鐵條刺入下巴 差一點傷及氣管這名許姓男子年約40歲,是消防隊的義消,周末時在葡萄園操作割草機清除雜草時,疑似割草機打到地上的鐵條,導致鐵條噴飛刺入下巴。鐵條穿刺當下並無特別疼痛,因此照樣工作,直到半小時後其妻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入夏以來台北地區像一大悶燒鍋,加上位處盆地熱氣散不出,連日溫度飆破38度,在炎熱環境下,鑄鐵師傅、廚師及烘培工作的等在外工作的族群,有哪些方法可以消暑解熱呢?4類食材清熱利水 補充能量恢復疲勞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主任陳明珠表示,所謂「吃補」是配合節氣以當季食物補充營養,如夏季取材溫潤涼性食物的「涼補」,就是透過食用性味不過度溫燥熱性的食物藥材,提升身體的方式,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要活就要動」是許多銀髮族活動的宗旨,不只高齡者能走出戶外,透過簡單的四肢運動、手指操還能活化大腦,讓活動變得更靈敏,身體年齡永保年輕。童綜合醫院健康教育中心個管師周怡君分享日本東京都老人綜合研究所的3招手指動動操,能讓銀髮族大腦變得更靈敏,也可預防跌倒傷身:1) 延伸關節,與肩同寬/伸展彎曲指關節,先將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自然地將手肘彎曲呈90度角,然後張開手指,以...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80歲陳姓阿伯是老菸槍,同時罹患高血壓,2年前被診斷出腎上型腹主動脈瘤,因手術風險極高,患者還怕手術僅以藥物治療,2年後再度因為腹痛檢查,這才發現原來主動脈瘤早已擴大12公分,不但臟器血管,連胸主動脈都擴大,病人及家屬提心吊膽,整天害怕這一顆巨大的動脈瘤會隨時暴破!12公分巨大主動脈瘤擠壓血管開口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陳偉華表示,國人好發的特定部位的主動脈...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7旬翁突發全身無力,原來是衰弱症作怪!一位75歲的阿伯今年3月全身無力掛急診,醫師為他進行「急診高齡評估量表Emergency Geriatric Assessment (EGA)」與「衰弱評估量表」,發現阿伯無力提不起勁原來都是「衰弱症」搞的鬼。檢查後更發現阿伯另有甲狀腺低下症狀,另外還有運動不足及多重藥物問題,經醫師調整藥物、運動教育後,阿伯已經能夠不依靠輪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子宮肌瘤是婦女很常見的疾病,根據統計,生育年齡婦女中,每5人就有1人罹患,而更年期前後,每2人就1人有子宮肌瘤。中醫師周宗翰指出,子宮肌瘤好發於4大體質,包括肝氣鬱滯、氣滯血瘀、虛寒凝滯、濕熱下注等4型,而要治療子宮肌瘤,就要從改善子宮環境著手。肝氣鬱滯型:要排除壓力中醫師周宗翰表示,肝氣鬱滯形成的子宮肌瘤是因壓力引起,壓力會影響身體賀爾蒙的運作,累積的壓力會造成子宮...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現代人常有肩頸痠痛的問題,常誤為老毛病而不理會。有名 50 歲的王爸爸長期坐電腦桌前輸入資料,雖長年肩頸痠痛僅貼藥布、擦藥膏,不料近日卻出現痠痛加劇、偏頭痛、失眠等症狀,就醫診斷才發現是「肌筋膜症候群」。專業物理治療師提醒,可接受物理治療及3招伸展運動,避免惡化致肩膀硬梆梆。壓力大緊張 容易影響血液循環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物理治療師胡遠騏指出,「肌筋膜症候群」可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炎夏音樂季浪潮一波波襲來,福隆海水浴場沙雕展才剛結束,緊接著又到了萬眾矚目的貢寮海洋音樂祭。年輕女孩們紛紛換上熱褲、迷你裙,大秀纖長美腿展現姣好身材,但若此時露出蜘蛛網狀的腿,就實在太「掉漆」啦!除了已知的彈性襪、雷射、手術外,現在已有新型口服藥可治療靜脈曲張症狀,其成份含有天然的類黃酮苷萃取物(diosmin),可增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