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時說起,女人一旦嫁進男方家中就會有冠夫姓的傳統,因此古時候許多女性的名字都會是老伴的姓氏再加上自己的名字。雖然現代社會,冠夫姓的傳統不再普及,不過結了婚後的女人,還是需要做出極大的改變,像是要離開自己原先舒適自在的家庭、與生養自己多年的原生家庭分開住,或是婚後協助照顧公婆、可能需包辦夫家的家務事、自己婚後組織家庭的家務事,或是最常見的帶娃等。《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女人不婚的5個原因。
失眠已成為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隨著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以及不規律的作息,越來越多的人深受失眠之苦。《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根據統計,台灣有17%的人口遇到嚴重失眠問題。失眠不僅會影響日常生活,長期下來可能還會引發焦慮、憂鬱、失智,對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57歲的資深藝人沈玉琳,近日確診急性白血病而緊急住院,所幸目前治療情況順利。事實上,急性白血病可分為淋巴性白血病、骨髓性白血病2種,醫師指出,若出現不明發燒、全身無力等症狀,需警覺可能是白血病初期症狀,因病程進展迅速,需即刻治療,可輔助中醫治療以緩解副作用不適。
打嗝打不停怎麼辦?許多人都有短促小「ㄜ」的打嗝經驗,但如果持續打個不停,既尷尬又困擾。日前有益智節目分享「手指戳肛門」能治打嗝的作法,引發網友熱議及實測,並分享「真的有效」心得。《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醫師提醒,若打嗝有可能是身體的嚴重警訊,超過3天以上建議就醫。
日前,一名婦人在某醫美診所進行醫美,手術時施打「牛奶針」的麻醉卻血氧濃度不穩,急送大醫院搶救仍不治。麻醉醫師呼籲,所有類型醫美麻醉,如舒眠等都應由麻醉專科醫師執行。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承諾,隨時可舉行專家會議,進一步優化規範,未來也將加強醫美手術與麻醉品質,避免類似事件發生。
腹痛、血便⋯小心直腸癌上身!45歲張先生日前出現血便症狀,起初以為只是痔瘡造成的出血而不以為意,沒想到持續一段時間都沒有好轉,在家人的勸導下,才決定到大腸直腸外科門診進行更詳細的檢查。醫師為其安排大腸鏡檢查,發現直腸距離肛門口約7公分處有1個約4公分的腫瘤,切片化驗結果顯示為惡性腫瘤,並確診為「直腸癌第二期」。
音樂教父劉家昌近日因肺癌腦轉移而病逝,引起大眾對於肺癌的關注。醫師指出,肺癌是國人發生率和死亡率第1的癌症雙冠王,當中以肺腺癌發生率最高,最常見EGFR基因突變所致,有5~6成的發生率,以健保標靶藥物治療為主,但少數罕見基因僅有健保化療可用,需自費標靶藥、預後差,期盼健保加速給付,完善肺癌個人化精準治療策略。
你常常放屁嗎?天天放屁正常嗎?放屁總會讓人當下覺得非常尷尬,甚至會認為經常放屁是身體出現毛病,但《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醫師指出,人體一天排氣20次以內都算正常,反而是不放屁才讓人擔心,並伴隨有劇烈的腹脹及腸絞痛,就需要提高警覺是不是腸道出問題,可能出現腸阻塞症狀。
身為父母都在意寶寶的睡眠狀態,這不斷關乎寶寶本身的健康狀態,也和爸媽的睡眠情況大有關連。有的人喜歡與寶寶同睡,但有的人卻認為應該及早讓寶寶習慣單獨睡覺,甚至睡在另外的房間,就像西方社會的常態。但科學對這些睡眠安排有何看法呢?
全球暖化加劇,氣候變遷對人類的生活環境造成威脅,減少溫室氣體是世界各國目前刻不容緩的重大課題,身為地球一份子的我們,可以透過「綠飲食」來支持保護環境,對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優活建康網》特摘此篇由營養師說明友善蔬食的5大重點,另外也分享一道美味綠食譜。
55歲的李小姐熱愛運動,多年前因經常下背痠痛就醫,曾就醫診斷罹患腰椎第1節硬膜內腫瘤,持續追蹤觀察至今。但由於最近症狀開始頻繁地出現,下肢痠麻痛、背痛情況加劇,尤其在改變姿勢的時候更加嚴重,經過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神經外科團隊進行顯微切除手術,術中透過神經監測,確保李小姐神經功能完好,順利完成手術。
孩子一出生,先買好保險才能做新生兒自費檢查嗎?有等待期嗎?台北榮總近期收治一名王姓男嬰,出生後27天出現明顯呼吸困難症狀,緊急就醫發現心臟肥大、肌肉酵素增高,高度懷疑為龐貝氏症,需馬上插管治療,醫師詢問後才知道,爸媽原本預計嬰兒滿月納保後,才進行新生兒篩檢自費項目,僅幾天之差導致王小弟無法及時篩檢出龐貝氏症,險害孩子一生而悔不當初。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尤其近日早晚溫差大,恐替心血管帶來不定時炸彈,家裡有老人家、三高患者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注意保暖禦寒。《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冬天的護心秘訣,除了保暖、定期量測血壓外,也要注意飲食習慣,少鹽飲食可以幫助穩定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