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的足部循環比較差,且汗液中含有葡萄糖,若清潔未做好,容易孳生細菌造成感染,若加上感覺遲鈍或疏忽,沒有注意皮膚傷口,容易使傷口產生潰瘍、感染及壞疽,因此要特別注意足部照顧。《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糖尿病足潰瘍的成因與治療,糖尿病患每天都要檢查足部,如果發現破皮、龜裂、滲液、發紅、浮腫等狀況一定要立刻就醫。
日前一名中年婦女因蚊蟲叮咬,搔癢難耐,除了持續搔抓以外,還將大蒜搗成泥塗抹在叮咬處,進而引起極度疼痛與不適。就醫時患部已呈現紅腫發炎的狀態,且有局部性細菌感染潰瘍,險些引起蜂窩性組織炎。經傷口護理、藥物治療後才逐步好轉。《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蚊蟲叮咬的舒緩方法。
洗髮精的選擇對頭皮的健康非常重要,選擇適合自己頭皮類型的洗髮精,可以幫助改善頭皮問題,該如何挑選洗髮精呢?日本頭皮健康專家辻敦哉於《全齡逆轉白髮聖經》一書中,分享頭皮養護的方法,帶領讀者透過簡單可行的方法,延緩黑髮並改善白髮,還原最健康亮麗的髮色。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亞正要踏入跨國會議的會議廳,半小時之後就輪到她上台演講了。前一天的熬夜練習讓小亞有點疲憊,不知是連續幾杯咖啡還是太緊張,小亞忍不住收回邁開的腳步,想轉身再去剛剛才造訪過的洗手間上個廁所。沿途不少相識的經理高層與小亞點頭致意,「等等聽妳報告!」小亞愈想愈緊張「怎麼辦?我根本不屬於這裡,等等上台,大家應該會發現我是個空罐頭,是個冒牌貨。」即使後來演講順利進行,小亞內心仍...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85歲林婆婆被膝蓋疼痛困擾多年,起身、蹲下都困難,站著刷牙膝蓋甚至會咯咯作響,經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後期合併股骨髕骨外翻,醫師建議手術治療,家屬擔心置換人工關節風險高,希望能以最低風險的方式緩解症狀,經過討論後選擇膝關節鏡微創手術,清除關節內骨刺、發炎絨毛及外側支持帶放鬆術,林婆婆當天即可下床,且隔天出院,生活品質獲得極大改善,已經不用天天跑醫院復健。健身姿勢錯誤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病毒疫情發生至今已超過一年半,仍然持續對全球民眾健康造成嚴重威脅,除了最廣為人知的幾種症狀如發燒、咳嗽、胸悶、易喘、血氧降低外,它同時還可能感染心臟、腎臟、免疫及神經系統,堪稱是無孔不入,這些器官感染同樣可能造成嚴重及持久的併發症或後遺症,值得關注。白天容易嗜睡、夜間失眠 更糟是腦血管血栓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外科醫師莊淵丞說,正常人體中的腦及神經組織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病毒肆虐,許多癌症患者對於施打新冠疫苗有疑慮,義大癌治療醫院副院長饒坤銘及血液腫瘤部長裴松南表示,癌症患者在施打疫苗前,應先了解期別、正在接受治療的藥物名稱、副作用,以及是否明顯影響免疫力?如果是早期病患,且已完成所有治療,則應將自己視為一般民眾,以下提供癌症患者施打新冠疫苗的十大疑慮與建議。1.癌症患者該不該打疫苗?相較於一般民眾,癌症病患是新冠肺炎重症的高風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好東西不只要與好朋友分享,還要讓自己也一而再,再而三的享用。好比說一篇精彩的演說,特別是一場具有震撼力的演說,聽多少次也不會覺得重覆。像是哈佛大學羅伯特.瓦爾丁格(Robert J. Waldinger)教授的一篇演說,我就聽過五、六次,也常向朋友推薦、常在演溝中舉例強調。瓦爾丁格教授的這篇演講,是在介紹哈佛大學一項為期七十五年的研究調查。是的,你沒有看錯,真的就是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不是每一個人都想要真正的快樂。這句話很武斷嗎?其實是這樣的:每個人天生的快樂程度都不一樣,取決於你腦內分泌「血清素」(一種讓人愉悅的化學物質)的能力,能力不佳的人,感受到的喜悅感就比較低。因此,這些不快樂的人,為了追求快樂的感受,他們會以為外在的一些成就和事物能讓他們快樂。比方說──錢、愛情、權力等等。於是,這些為了追求快樂的人,就開始了追逐金錢、愛情和權力等外在事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表示,考量國內疫情及參酌其他國家之防疫調整經驗,並經與各地方政府進行溝通討論後,指揮中心自7月27日至8月9日調降疫情警戒標準至第二級,各部會得依指揮中心所發布之通案性原則另訂指引,而各地方政府亦得在此原則下,視疫情需要而有調整空間,惟相關指引必須規範明確以利民眾遵循。說明如下:一、通案性原則1.除飲食外,外出全程配戴口罩。2.確實執行實聯制登記措施...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延期一年的東京奧運終於拉開序幕,台灣東奧代表團選手共68名選手取得參賽資格。其中共有22名代表團選手,橫跨10種競技項目,由長庚運動醫學團隊提供醫療整合照護,更有許多項目被全體國民寄予厚望,包含羽球球后戴資穎、桌球混雙林昀儒/鄭怡靜、拳擊林郁婷等,都以世界排名第一的姿態出征東奧,奪牌希望濃厚!隨著超級英雄電影《神力女超人》及《黑寡婦》等女英雄躍上大螢幕,台灣體育界...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在5月中升溫為三級警戒之後,很多習慣出門運動的退休長者變成宅家老人,中醫表示,很多這類長者出現腸胃不適的情況,並非吃壞肚子,而是因為中斷運動後消化變慢、腸胃機能變差而求診,成了疫情期最特殊的病號,對此,在家踏步運動配合自我按摩,症狀通常可以改善,最好還是恢復運動習慣。 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張煒東指出,6、7月間,出現很多老年人到門診就醫,原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疫情期間,許多人養成囤糧的習慣,一般都會從泡麵、餅乾、罐頭下手,但這些食品足夠維持營養需求嗎?7月26日雖然解封有望,但疫情變化不定,仍不可掉以輕心,而在家防疫的這段時間,還是要維持好免疫力,建議可購買以下這些耐久放食材,補充足夠營養。耐久放的乳製品 聯青診所營養師張凱馨表示,乳製品是非常好的蛋白質來源,除了可以補充身體需要的蛋白質,同時含有豐富的鈣質,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