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炎炎夏日,對大多數人是奔向海灘的好時光,但對異位性皮膚炎(以下簡稱異膚)患者而言,卻是難熬的季節。不少中重度病友因怕流汗、曬太陽、甚至海水刺激皮膚,選擇長袖包緊緊、宅在冷氣房自我隔離。土城醫院皮膚科主任楊靜宜醫師表示,異膚不是單純的皮膚病,而是一種慢性發炎的自體免疫疾病,長期穩定治療是防止病情反覆與惡化的關鍵。 傳統治療效果不佳 造成病友極大身心負擔 異膚常於孩童時期發病,根據統計,有...
尿尿可不只是「排掉廢物」這麼簡單,裡頭可是藏了不少有趣的冷知識,今天就來揭開這個每天都會面對但從不細看的「黃金水」。《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傑登醫師指出,尿液的顏色不同可能透露身體健康警訊,除了水喝不夠、水喝太多之外,也要小心紅褐色或茶色尿液,可能與貧血有關。
2021-09-17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當台灣疫情逐漸受控又逢中秋假期,大家生活慢慢回歸正常的同時,這段時間因為防疫宅在家的你,不管是線上上課還是WFH,很有可能早已習慣過著一邊做事一邊吃零食,整天抱著電腦或手機,最大運動量就是走路距離從房間到洗手間,長久堅持養身瘦身完全歸零。若是不想要見到哈哈鏡中的自己,中醫師林朝慶建議均衡飲食並採用中醫療法,亮麗返回工作崗位。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17歲的阿健僅有140公分,經過詳細檢查,確診為因生長激素缺乏導致的身高矮小,雖然發現的時間晚了許多,但因骨齡僅12歲,生長板還未密合,經過4年積極的治療,現年21歲的阿健最終長到178公分,阿健的母親表示,還好有在成長的尾聲帶兒子就診,才沒有耽誤他的一生。馬偕醫院淡水分院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黃世綱表示,門診中不乏錯過治療時機的例子,因此釐清5個關於身高成長的NG想法,特...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下周就是中秋節了,應景的柚子好吃又營養,有豐富維生素C,防止身體受自由基損害,也能抗衰老,同時具有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營養師設計三道柚子簡單料理「柚醬蔬果棒」「柚香起司烤魚」「甜柚水果醋」,讓民眾除了烤肉吃月餅,也可以享受柚子料理美食。柚醬蔬果棒食材小黃瓜1條、胡蘿蔔1條、西芹1條、茭白筍1條、鳳梨1/6顆、蘿蔓葉、醬汁(柚子汁、柚子果肉、特級酪梨油、洋蔥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骨髓是人體製造血球的地方,不同種類的血球有著不同的功能,當造血幹細胞產生突變,將會造成血球的數量異常,影響正常功能。其中,骨髓增生性腫瘤是一組血液癌症,為骨髓中產生過量的紅血球、白血球或血小板。依據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的分類,可分為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ET)、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V)、原發性骨髓纖維化(PMF),其包含早期骨髓纖維化(pre PMF)及顯著骨髓纖維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什麼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是血癌的一種,其致病幾機轉已經十分明確,就是骨髓造血細胞的基因突變,第9對和第22對染色體有部分互換,產生「費城染色體」,造成白血球異常增生及分裂。一般正常人的白血球數量大約在四千到一萬,但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球數量可達三萬、五萬,甚至是十幾萬以上。常見的症狀有哪些?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常見的症狀有疲倦無力、發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中年婦女吃力地攙扶先生來看診。她的先生前年被診斷出巴金森氏症,有吃神經內科的藥物,但今年以來,病情明顯變不好,不但身體僵硬、走路困難,而且做什麼都需要人幫忙;因為長期吃藥的關係,也開始出現藥物副作用,幻覺、噁心、全身不自主的肢體舞動,「不知道他到底認不認得我了!」巴金森氏症,是一種好發在老年人的退化性神經疾病。西元1817年,英國的巴金森(James Parkin...
雅得麗生活診所_許順菖醫師 脂肪因子 與 動脈粥狀硬化 的關係 近代醫學研究顯示,脂肪組織就如同一個內分泌器官,會分泌數種脂肪因子,它們與肥胖相關的新陳代謝疾病密不可分。肥胖患者體內的脂肪因子,因其分泌量或協調性之異常,改變了血管的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與巨噬細胞功能,進而加速動脈粥狀硬化的發展,這也說明了肥胖為何會被認為是動脈粥狀硬化的危險因子。 以下我們將目前研究相關性較明確的脂肪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迎接一個生命的準備是期待又有點緊張的。而媽媽的身體狀況對即將出生的胎兒健康很重要。雖然孕媽咪們在10月懷胎過程前後體重都會增加,但婦產科醫師還是會提醒:注意整個孕期當中按孕媽咪本身的BMI、有不同建議的體重增長範圍,為什麼呢? 因為當懷孕期間體重過重,不只影響到孕媽咪產後肥胖,導致生產完後有些媽咪需要來減重門診諮詢。在懷孕待產的這個...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青少年即將接種BNT疫苗,許多家長也開始擔憂要不要讓孩子接種?其實多數專家仍鼓勵施打,但從過往校園接種的經驗中發現,不管施打流感疫苗或子宮頸癌疫苗都曾出現過「集體暈針」事件,不只一名學生打完疫苗出現癱軟無力、頭暈、噁心等症狀。醫師指出,暈針主要是心理因素造成,特別是年輕族群因為排隊等候,心理恐懼促發交感神經張力高張,當打完那刻產生自律神經的失調,副交感張力突然反彈...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來人們使用3C產品頻繁,增加用眼時間,加速眼睛水晶體老化,使白內障患者有年輕化趨勢。以往繞射型的人工水晶體,可讓患者看遠、中、功能性近距離都清楚,但夜間容易受到光學干擾,產生光暈、眩光等問題;近來有一款新型人工水晶體問世,採非繞射型延伸焦距,大幅改善過去光暈、眩光等副作用,夜間開車可以看得更清楚。揮別厚重眼鏡 資深時尚媒體人袁青迎新視界大學眼科總院長林丕容表示,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