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一名40歲男性患者,原本身體健康、生活穩定,卻在近年頻繁出現難以解釋的劇烈腹痛,幾乎每兩週就得跑一次急診。起初醫師懷疑是腸胃問題,經反覆檢查、轉診,始終查不出病因。台大醫院神經部楊智超醫師表示,該名病患直到安排特殊代謝檢查與基因檢測,才確診為罕見疾病——急性間歇性紫質症(AIP)。在參與新一代RNA干擾新藥的臨床試驗後,發作頻率從一年二十多次驟降為「零」,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你是否經常鼻塞、流鼻水,甚至常常打噴嚏,聞到冷空氣或香水味就鼻子不舒服?到醫院檢查卻被告知「不是過敏」,甚至使用抗過敏藥也沒有明顯效果?醫師提醒,這種情況可能不是罹患過敏性鼻炎,而是另一種較不被大眾熟知的「血管運動型鼻炎」,認識兩種常見鼻炎差異、治療方式。
文/李柔萱 攝影/Hedy Chang 曾出演舞台劇〈小兒子〉的吳定謙,在現實生活裡,也終於迎來了自己的小兒子。啾寶的加入,讓吳念真與吳定謙這對相處38年的「老朋友」,有了新的共同話題,三代同框的畫面裡,有初為人父的喜悅與甘苦,也有從爸爸到阿公,嘗盡酸甜苦辣後,再當一次父親的回甘韻味。 這天早上,抵達吳念真導演在新店的住家時,他早已為我們開好大門,看到地上的室內拖,還真...
2021-09-08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日前網路上流傳了一張「國際孤獨等級表」,並將孤獨劃分為十級,上榜的不只有一個人去咖啡廳、一個人看電影,居於首位的一個人動手術,更讓網友直呼:孤獨最高等級!雖然表格以趣味性居多,但也讓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任暨海扶刀中心負責人鍾國騰醫師發文分享,不久前就有一位子宮肌瘤患者君君因不想勞煩家人,一個人從南部北上進行海扶刀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表示,新北幼兒園染疫基因定序為Delta變異株,新北市政府下午宣布,明天起至15日全市餐廳取消內用,全市公有運動場館、藝文場館暫時不開放。指揮中心公布國內今新增9例COVID-19病例,分別為7例本土及2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新增7例本土個案,為2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30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8月27日至9月7日,個案均分布在新北...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54歲陳女士為小兒麻痺症患者,右側大腿至腳踝長年關節變形、肌肉萎縮、無法穿鞋,原本尚能勉強行走與生活自理,但近半年卻因為二次神經肌肉退化,導致走路時患側疼痛、無法行走。醫師診斷後,為她進行複雜度高的骨矯正手術,讓陳女士終於可以體驗「腳踏實地」的感覺,且能穿上漂亮的平底鞋正常步行,宛如重獲新生。手術3個月穿上漂亮平底鞋 重獲新生羅東博愛醫院骨科醫師王秋猛表示,當初陳...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是否有連續一段時間,大部分時候覺得心情低落、睡眠及體重都產生變化,對事物也失去興趣,小心憂鬱症可能悄然上身。有人說憂鬱症是「心情感冒的疾病」,這意味著一般感冒只要多休息、多喝開水及適時服用醫師所開立的藥物,一段時間感冒就可以痊癒。憂鬱症既然被視為「心情感冒的疾病」,也就表示是可以治癒的。焦慮和憂鬱症困擾全球1.2億人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張一賓表示,憂鬱症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新增12例COVID-19本土病例,分別為8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主要集中於新北市幼兒園群聚事件;另今天無新增死亡案例。指揮官陳時中說明,今天新增8例COVID-19本土個案,為1例男性、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50多歲,發病日介於9月1日至9月5日。個案分布為新北市7例、台北市1例;其中6例為已知感染源,1例關聯不明,1例疫調中。衛生單位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血紅素一路狂掉,小心拉低免疫力!一名曾被診斷為輕度海洋性貧血的36歲女性,最近幾個月來,不但常感到頭暈虛弱,連感冒的頻率也有增加,外人看來皮膚、手指、眼結膜都有蒼白的現象,幾次檢查血紅素濃度持續在下降,她卻自認為是海洋性貧血所造成不以為意,最後才發現其實合併有缺鐵性貧血。合併缺鐵性貧血 血紅素狂掉女子先前血液檢查血紅素濃度在11.8至12.5 g/dl之間(正常值為1...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據衛生福利部健康保險署統計,我國洗腎人口已超過9.2萬,被冠上「洗腎王國」的稱號,民眾普遍認為洗腎的元兇為飲食習慣或糖尿病,但不知約有2-3%的洗腎病患¹,是因遺傳疾病—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簡稱「多囊腎」或「PKD」、俗稱「泡泡腎」)所致。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暨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多囊腎腎友協會理事長 高芷華醫師表示,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51歲的林小姐高中開始有偏頭痛,每當發作時,她習慣先吃止痛藥,若效果不彰,就用洗頭按摩、沖熱水等方式紓緩,多年來她已將偏頭痛視為生命的一部分。她原本任職於銀行業,經常因頭痛劇烈影響工作表現,最終忍痛辭職,甚至因長期服藥,擔心藥物過量與副作用,不敢生兒育女。雖長期就診持續服藥控制,但偏頭痛未明顯改善,一度痛到被診斷罹患憂鬱症,直到三年前,改以肉毒桿菌素治療,發作頻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43歲的高小姐與先生育有2個孩子,過去曾經因為血小板低下問題,出現紫斑症狀飽受困擾,甚至自嘲手腳上巴掌大的瘀青就像「被家暴」,經歷多種治療後仍無起色,所幸在使用C肝口服藥物治癒C肝後,血小板低下的紫斑症狀也順利痊癒,終於揮別家暴疑雲。 C肝引起血小板低下 出現紫斑症狀飽受困擾高小姐有血小板低下紫斑症狀況,過去曾經接受過類固醇治療,雖然有C肝家族病史,但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