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一位65歲病人,糖尿病控制良好,血糖和糖化血色素都在正常範圍,但他認為回診太麻煩,改為在附近藥局買藥服用,半年後回診竟發現糖化血色素飆到8%,腎功能嚴重惡化,尿蛋白也超標,已罹患糖尿病腎病變第3期。醫師提醒,腎臟代償能力強,即使腎功能已流失,身體功能仍維持正常,因此糖尿病腎病變,成為容易被忽視的慢性病變之一。
在這個世代,內向者常被誤解為能力不足、人際障礙,但事實卻不是這樣。美國精神科醫師大山榮作於《喚醒你強大的內向潛能》一書中,運用豐富醫療實務經驗、最新心理研究,結合多位內向型名人的真實故事,顛覆「內向性格」的偏見與誤解,幫助內向者打造影響力,只要用對方式就能發揮驚人的力量。以下為原書摘文:
購物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幫助人們放鬆、減壓,但衝動購物可能是精神障礙。財務規畫師布拉德.克隆茨(Brad Klontz)、愛德華.霍維茨(Edward Horwitz)、泰德.克隆茨(Ted Klontz)於《進化致富本能的「金錢猛獁象」》一書中,分享「金錢腳本」的重要性,想在個人財務領域有所斬獲,就必須先認清自己的金錢腳本,甚至在必要時修改腳本。以下為原書摘文:
在物價高漲的時代,日常支出如何精打細算更加重要,尤其是日常三餐的食材,是實現省錢效果的關鍵之一。《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日本節約顧問兼理財規劃師丸山晴美利用超市購物「3大省錢原則」,教導上超市買菜的主婦,除了鎖定便宜的商品,還有更多方法幫助節省荷包。
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報到!大暑時節,午後常見雷陣雨,水氣充沛,萬物欣欣向榮,作物也進入快速生長期。然而濕熱交蒸的氣候,容易引發中暑、失眠煩躁、腸胃不適等症狀。中醫師建議,民眾可透過飲食調養與穴位按摩,有效緩解不適,幫助身體順利度過酷暑高溫。
大暑是24節氣之中的第12個節氣,介於小暑和立秋之間,今年7月22日正式步入大暑。中醫師指出,大暑容易引發內外溼邪,此時喝些消暑酸梅湯,或煮一鍋綠豆薏仁湯放涼食用,都是清熱養生的好選擇。《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大暑養生方法,面對炎熱的大暑節氣,身體可能出現哪些疾患?又該如何預防保健?
偏頭痛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困擾,全台約有200萬人受影響,長期使用電腦、壓力大、作息不規律都是誘因。不少患者幾乎天天靠止痛藥止痛卻無效,就醫也常被認為是體質問題。台北榮總最新研究發現,只需一滴血,即可透過微核醣核酸(microRNA)生物標記檢測偏頭痛,不僅能確診,甚至可預測高風險族群,為治療帶來新希望。
若減肥靠吃與運動沒效果,不少人會選擇減重手術。減重手術主要透過改變胃和腸道的結構來減少食量或吸收,從而達到減重的目的,較常見的手術包括包括袖狀胃切除術、胃繞道手術、胃內水球術、無痕胃拉提等。《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減重手術的種類與優缺點。
暑假期間,青少年容易受到同儕影響,進而嘗試吸菸或使用電子煙。研究指出,雖然超過8成的青少年表示有拒菸的意願,但仍有近2成在面對誘惑時無法堅定拒絕。事實上,高達9成的吸菸者在18歲以前就已接觸菸品。對此,國健署分享「4招拒菸方法」,成功拒絕菸品的第1步在於堅定個人的信念。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看鏡子裡的自己了?想送給你一個小小提醒:在人生的繁忙與轉換中,別忘了停下來,看看那個一直努力適應、慢慢長大的自己。走入30歲後,我們比想像中更容易懷疑自己:身邊有人成家、有人升遷、有人活得很有方向,而你可能還在尋找步伐、適應生活,還在練習相信「慢熟」並不代表落後。
媒體報導,舒肥雞胸肉可能藏有肉毒桿菌,一旦吃到被污染的食物,最嚴重可導致呼吸麻痺甚至死亡。這是真的嗎?有這麼嚴重嗎?到底肉毒桿菌是什麼?肉毒桿菌中毒後會有什麼症狀?舒肥雞胸肉肉毒桿菌污染風險高嗎?《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好食課營養師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