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護心血管

特別企劃:保健食品

減肥保健食品怎麼吃?苦瓜胜肽、白腎豆⋯愛吃澱粉補充「這類保健品」

減肥保健食品怎麼吃?苦瓜胜肽、白腎豆⋯愛吃澱粉補充「這類保健品」

端午連假將屆,和親人好友聚餐時,美食當前往往很難克制。目前市面上為了因應聚餐大吃大喝,有許多阻斷系列的產品可供選擇,成分五花八門,最常見的包括白腎豆、山苦瓜、洋車前子、非洲芒果籽等。《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專業藥師建議吃這些產品之前,應該先弄清楚成分功效、正確食用,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吃錯了可是一點用也沒有。

記憶力變差?可能是吃錯食物!研究揭「5大植物性飲食」成護腦關鍵

記憶力變差?可能是吃錯食物!研究揭「5大植物性飲食」成護腦關鍵

覺得腦袋愈來愈鈍、思考卡關、記憶力變差,甚至擔心大腦提早老化嗎?其實,「吃」對食物,對維持腦袋靈光非常重要!身心科醫師引用國際研究指出,植物性飲食可保護大腦、延緩老化,預防失智。《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植物性飲食的好處,吃對就能保護大腦。

糖尿病「腎病變」初期無症狀!醫:出現尿蛋白恐「腎功能已流失7成」

糖尿病「腎病變」初期無症狀!醫:出現尿蛋白恐「腎功能已流失7成」

一位65歲病人,糖尿病控制良好,血糖和糖化血色素都在正常範圍,但他認為回診太麻煩,改為在附近藥局買藥服用,半年後回診竟發現糖化血色素飆到8%,腎功能嚴重惡化,尿蛋白也超標,已罹患糖尿病腎病變第3期。醫師提醒,腎臟代償能力強,即使腎功能已流失,身體功能仍維持正常,因此糖尿病腎病變,成為容易被忽視的慢性病變之一。

季節交替好發「耳中風」,醫:完全復原得搶關鍵●天內

季節交替好發「耳中風」,醫:完全復原得搶關鍵●天內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一名59歲的上班族,平時沒有不良嗜好或特殊疾病,只有左耳已於多年前耳聾,近期因工作壓力大,夜晚難以入睡。某日起床後發現右側耳朵突然聽不見,陷入兩耳無法正常聽聲音的恐慌,大幅影響原有生活型態。所幸經緊急就醫,以類固醇診治後轉至高壓氧中心進行治療,右耳聽力從75分貝進步到35分貝,左耳也從120分貝進步到100分貝,近期已可恢復正常生活。耳中風初期易忽略 錯過黃金治療...

車禍撞裂臀!7旬翁骨盆全碎,醫以3D立體重組修復

車禍撞裂臀!7旬翁骨盆全碎,醫以3D立體重組修復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72歲的呂先生,日前於騎車返家途中發生車禍,經創傷小組搶救後,雖生命徵象穩定,但他感到臀部劇痛寸動難移,X光檢查後發現,呂先生的髖關節因嚴重撞擊致粉碎性骨折,髖臼處從前到後碎成好幾塊,考量破碎處結構複雜,未妥善處理將有失能可能。且呂先生長年有疝氣困擾,腸子脫垂至腹股溝,經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劉繼元判定,若直接手術成效不佳,因此先照會一般外科醫師修補疝氣,再透過新型...

40歲後肌肉每年流失8%!醫:肌少症恐增加染疫風險

40歲後肌肉每年流失8%!醫:肌少症恐增加染疫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民眾普遍認識的肌肉功能,是用來支撐身體自理能力及維持行動力,若肌肉量不足可能導致失能或臥床機率增加。但其實肌肉不只是行動支柱,更是免疫寶庫!增強肌肉可以活化免疫細胞肌肉,反之若肌力流失,免疫力跟著下降外,嚴重的話還可能影響傷口癒合、併發肺炎並提高死亡風險。增肌不只維持行動力 更是提升免疫寶庫近來台灣防疫有成,與疫共存的「新常態生活」正進行中,但因防疫而受限的生活與...

腦血管病變竟佔中風7成,留意暈眩、四肢無力前兆

腦血管病變竟佔中風7成,留意暈眩、四肢無力前兆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一位56歲的婦人,沒有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血脂等容易導致動脈硬化的慢性疾病,但因多年前病人曾因鼻咽及深頸部腫瘤,接受過局部放射線治療,近來某日讀雜誌時,突然發現眼前一片暗濛不清,伴隨頭昏欲倒般的不舒服,當下沒有心悸或心跳不規律的感覺,但是這些症狀瞬即恢復,且這種狀況反覆發生了好幾次。 另一名74歲老翁長期抽菸且有三高病史,醫師長期囑咐他戒菸並且好好地控制高...

乳房「3自摸」趨吉避凶!各階段檢查時機出爐

乳房「3自摸」趨吉避凶!各階段檢查時機出爐

2021-11-04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2018年平均每4分31秒,就有一人罹癌,相較於2017年的癌症時鐘,快轉了11秒,癌症中又以乳癌為女性好發十大癌症之首,花蓮慈濟醫院乳房醫學中心團隊,教大家「學會自摸 趨吉避凶」的乳房自我照護。 乳房自我檢查  3步驟「看觸臥擰」 個管師蘇慧如表示,第一步驟,面對鏡子查看...

病人自主權利法、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哪裡不同? 專家解析「自主善終」

病人自主權利法、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哪裡不同? 專家解析「自主善終」

2021-11-04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病人自主權利法、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哪裡不同? 專家解析「自主善終」 一位85歲失智伯伯因反覆嗆咳、食慾差而住院,經診斷為吸入性肺炎,由於吞嚥功能退化,需置放鼻胃管協助餵食,減少反覆住院、避免脫水、又可兼顧營養的補充,但礙於病人可能自行拔管,有機率會給予約束;但若不置放鼻胃管,則可能引起嚴重感染、敗血症或死亡等。...

少吃不一定更健康!最新「肌少症」數據顛覆2大迷思

少吃不一定更健康!最新「肌少症」數據顛覆2大迷思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小心,50歲以上肌肉就會開始流失!最新調查顯示,國人患肌少症風險竟高達46%,等於每2人就有1人是高風險群,且隨著年齡越風險越高,除了影響行動力,還可能增加臥床機率。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信彰表示,肌肉與免疫力有密切關係,若肌肉流失,無形中也會提高感染新冠肺炎風險。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與亞培台灣近日公布「台灣肌少症風險調查」,打破以往國人對於肌少症風險與增肌的二...

老人家腹脹、胃痛、又想吐?當心恐是大糞石作祟

老人家腹脹、胃痛、又想吐?當心恐是大糞石作祟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經常聽到腎結石、膽結石,難道胃裡面會長石頭嗎?南投一名69歲婦人愛吃破布子跟甜柿,近日覺得胃脹氣、噁心等不適症狀,就醫後經內視鏡檢查,發現胃裡面有一顆拳頭大的糞石,透過微創手術取出胃糞石後,已恢復健康。植物性糞石累積 與飲食習慣有關南投醫院外科醫師許家榮指出,平時飲食習慣若沒有注意,可能造成植物性糞石累積,大部分由難以消化的植物纖維所組成,在胃裡結團成塊。像婦人提...

車禍頸椎骨折、腳無力中西醫合併治療,竟恢復可行走

車禍頸椎骨折、腳無力中西醫合併治療,竟恢復可行走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年約60歲男姓,因車禍導致頸椎與小腿骨折,經過手術雖然腳已經恢復,但是頸椎傷到神經的情形持續存在。該名男子的女兒表示,雖然有復健,但爸爸的手腳常常無力,感覺與運動神經都尚未恢復,大小便也受到影響,神經外科醫師建議可以找中醫一起搭配治療。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個案已可以在家人陪伴下,自行使用助行器慢慢走進來看診,大小便的控制也越來越好。 脊椎損傷影響大 &nb...

蕁麻疹發作全身癢、舌頭腫 中西合療助緩解

蕁麻疹發作全身癢、舌頭腫 中西合療助緩解

2021-11-02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33歲劉小姐,四月初時因幾乎每天發作遍布全身會癢的丘疹且眼皮及舌頭也出現水腫現象,症狀已持續約兩個多月,因此到安南醫院兒科過敏免疫疾病中西醫合療門診治療,經檢查後診斷為不明原因之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合併血管性水腫。 蕁麻疹分2類  急性大多會自行消退 賴以修醫師表示,病人常常是因為接觸到過敏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