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覺得腦袋愈來愈鈍、思考卡關、記憶力變差,甚至擔心大腦提早老化嗎?其實,「吃」對食物,對維持腦袋靈光非常重要!身心科醫師引用國際研究指出,植物性飲食可保護大腦、延緩老化,預防失智。《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植物性飲食的好處,吃對就能保護大腦。
一位65歲病人,糖尿病控制良好,血糖和糖化血色素都在正常範圍,但他認為回診太麻煩,改為在附近藥局買藥服用,半年後回診竟發現糖化血色素飆到8%,腎功能嚴重惡化,尿蛋白也超標,已罹患糖尿病腎病變第3期。醫師提醒,腎臟代償能力強,即使腎功能已流失,身體功能仍維持正常,因此糖尿病腎病變,成為容易被忽視的慢性病變之一。
2021-11-02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第75屆「金商獎」台灣諾華首次參賽即獲優良外商獎,右 行政院沈榮津副院長,中台灣諾華總裁華格納,左 商總許舒博理事長 「金商獎優良外商」之遴選須經政府投資、貿易、外國駐華商會、民間重要公協會等單位推薦,並經環保、勞工等單位審核評選,能獲當選之優良外商均為國際知名之重要跨國公司。台灣諾華總裁華格納指出,所...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男性早洩的疾病盛行率近三成,但好消息是,根據2020年「男性早洩認知調查」統計,有五成二的男性會向伴侶表明早洩問題,更有高達98%的男性表示願意主動就醫治療,顯示台灣男性面對早洩是抱持願意面對、解決的態度。台灣男性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泌尿科醫師陳煜說明,早洩是指在性行為過程中,進入伴侶陰道後一分鐘之內就射精。有早洩問題的男性常擔憂自己不能持久,可能無法滿足伴侶,...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一位55歲罹患乳癌第四期的陳姓婦人,腫瘤已長到比乒乓球大並擴散到皮膚表面,造成乳房大面積破皮。經醫師評估後先進行化療讓腫瘤縮小後再開刀切除,並執行超顯微淋巴管與靜脈吻合術來預防淋巴水腫,大幅提升治療效果與舒適度。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邱郁婷說明,病患求診時左邊乳房腫塊已有一年多時間,超音波檢查發現腫瘤過大,加上腋下淋巴結擴散,若採用傳統治療觀念先切除腫瘤再進行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我現在感覺好好的,為什麼還要繼續吃藥?」、「我每天都要吃藥,好煩喔,能不能不要再吃藥?」在馬偕紀念醫院一般精神暨身心科主任柯凱婷的診間,常有躁鬱症患者提出上述問題、抱怨,每當面對患者質疑,她總是耐心講解,並讓患者了解,躁鬱症主要是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失衡、神經系統運作不穩定造成,因此容易反覆發作,長期下來,大腦也會受損,智力、認知功能都可能退化減退,反覆發作的情況下有些...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皮膚長出如小水泡的疹子且搔癢難耐、變乾脫皮,有可能是得到汗皰疹!如果只靠塗抹一般類固醇藥膏症狀,雖然可以緩解症狀,但若受到特定環境因素影響,仍有可能反覆發作。安撫急性汗皰疹 內除濕外滋潤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周怡貝表示,病患若長期生活在高溫濕熱的環境,加上本身胃腸功能敏感,導致體內的熱與濕不易代謝排出,則容易產生汗皰疹。部分患部屬於慢性期的乾裂狀態,伴隨剛破裂完的...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風不僅有復健問題,有8成腦中風患者會出現肩膀疼痛的困擾,甚至脫臼還不自知。如果長輩又因為中風影響語言能力無法好好表達狀況,恐影響後續復健效果,生活品質將會大受影響。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物理治療師陳怡君指出,肌肉張力來自大腦的控制,當負責發送信號的大腦因中風而受損時,肌肉張力就會發生變化導致痙攣或鬆弛。由於肌肉張力的變化,導致許多患者經常會遇到肩部併發症;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醫師,我的心跳好像有點慢,而且常頭暈,會不會怎樣?」看診的時候,偶爾會有患者這樣問。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廖英傑指出,心搏過慢時,可能因腦部得不到足夠的血流而有頭暈、疲倦、無力等症狀,甚至恐造成昏倒或猝死。即使沒有症狀,視不同病因也可能需要接受積極治療。一般來說,口服藥物療效有限,裝置心臟節律器是有效且安全的治療方式。在進行心臟節律器手術前,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6歲蔡先生沒有特殊病史,因解血便就醫,在腸鏡檢查發現結腸惡性腫瘤,腹部CT顯示乙狀結腸巨大腫瘤伴轉移性淋巴結腫大。蔡先生正值壯年期,小孩還小,正在為家庭為生活打拼之際,突如其來的噩耗幾乎招架不住。在醫師的評估下,蔡先生接受機械手臂手術,合併術後加速康復(ERAS)輔助快速恢復,術後4天即出院,原本一直擔心的問題,還有大手術後的疼痛與恢復,幾乎無感。目前術後也接受了7...
2021-11-01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如何穩定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課題,但現代社會生活忙碌加上飲食普遍高糖、高油脂,又受到肺炎疫情影響,許多患者因為不敢前往醫療院所回診而中斷治療,在血糖控制上也越發力不從心。所幸,拜科技進步之賜,患者可以透過手中的智慧型手機與醫護團隊即時互動,隨時掌握血糖狀況。 雲端平台即時溝通 血糖管理一機就通 糖尿病治療...
2021-11-01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 隨著口罩禁令條件式開放,越來越多場合可以脫下口罩,太久沒露臉的民眾,突然發現口罩下的自己不僅無神、疲憊,臉上肌膚也明顯鬆弛,明明體重標準,下巴肉卻掉下來成兩層,此時都會想藉由醫美的幫助喚回年輕有神的面容。但對於忙碌的上班族不想有恢復期,或是財力有限的小資女,該怎麼選擇?特別邀請醫美診所院長-王玉璋醫師來幫大家說分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