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很少給我愛護,為何我要照顧他們?有些照顧者心裡會產生「我其實不想這樣做VS但他們是我父母」的矛盾,越照顧越心累,長期下來造成的內耗,嚴重影響心理健康。《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這種「為情緒命名」的作法,是心理諮商中常用的技巧之一,可以幫助釐清內心的感受,處理內心矛盾,減輕心理壓力帶來的煎熬感。
覺得腦袋愈來愈鈍、思考卡關、記憶力變差,甚至擔心大腦提早老化嗎?其實,「吃」對食物,對維持腦袋靈光非常重要!身心科醫師引用國際研究指出,植物性飲食可保護大腦、延緩老化,預防失智。《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植物性飲食的好處,吃對就能保護大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位病患來求診時看起來臉色蒼白、滿臉倦容,並表示自己在今年初時身體沒有不舒服,但卻在頸部摸到有一顆小硬塊,至耳鼻喉科檢查為淋巴瘤,之後轉到大醫院不斷地做化療、電療,療程真的很不舒服,因此希望可以透過中醫調理身體。什麼是淋巴瘤?杏儒中醫診所院長中西醫師蔡易昌表示,身體裡有許多地方充滿著淋巴組織,例如小腸、扁桃腺及皮膚、眼窩、鼻咽腔、甲狀腺等等,而這些淋巴系統與組織內的淋...
2022-03-02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 雖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但有一些食物可說是很多人都不愛,甚至連吃都不吃,然而隨著健康意識抬頭,越來越多人重視營養素均衡攝取。究竟這些名列挑食排行榜上的「爭議」食物,可以說不吃就不吃嗎,還是忍痛也要吞下去?知名營養諮詢中心院長蘇妍臣營養師表示,飲食注重的是背後的營養素,而不是食材本身,如果有些食材真的嘗試過仍不喜歡,藉...
2022-03-02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一名80多歲的婆婆,下背痛、坐骨神經痛長達10多年,早期還能騎單車、散步1小時,近期走路不到3分鐘就得休息,下背痛到生不如死,就醫檢查發現是腰椎滑脫合併神經性跛行。去年4月,她終於鼓起勇氣接受手術治療,醫師考量個案年事已高,且有蟹足腫體質,術後恐發生神經沾黏影響生活,建議採取能縮小手術範圍的微創脊椎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筱庭/採訪報導)肥胖是萬病根源,不只可能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罹患風險,也可能是造成憂鬱症主因之一!醫師表示,2020年國人十大死因中有8項與肥胖相關,研究亦顯示肥胖會增加罹患新冠肺炎時的住院和重症風險。肥胖是一種慢性病,每5位成人就有1位肥胖「肥胖是一種慢性病,不只會造成體能衰退,還可能會導致各種代謝、婦科方面的疾病。」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表示,國人十大死因有8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買保險就是希望在風險到來時解決負擔,但也有不少保戶擔憂,要是意外失能、保費繳不出來怎麼辦,深怕因此被迫失去保障。但只要在買保單時留意是否有「豁免保費」條款,以後就不用擔心這種窘境。「豁免保費」機制的意義在於,避免被保險人因為失能、殘廢,失去持續繳交保費的能力,讓保障隨之失效,所以保險公司才設計出豁免保費條款,只要符合條件,就不用再繳交後續的保險費。常見保費豁免條件,可...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81歲陳姓老婦人一直以來身體硬朗,經常騎腳踏車到社區串門子,未料一日正要騎腳踏車時腰部劇痛,此後疼痛長達3個月,且無法生活自理,痛楚難耐。近期在醫師建議下完成椎底成型微創手術的治療,疼痛不再,才讓她終於再次回到舒服的養老生活。壓迫性骨折好發2族群羅東博愛醫院脊椎微創中心主任陳劍龍表示,病患的狀況屬於壓迫性骨折,通常症狀是突然發生,例如彎腰或咳嗽時突然感到劇痛,然後...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一位40多歲女性2年前於左側乳房觸摸到腫塊,但不以為意也未就醫檢查,去年初發現腫塊範圍變大且變硬,左側腋下也出現硬硬的結節,卻因害怕開刀及後遺症,因此自行上網找尋消除腫塊的偏方,仍未就醫;直到半年前乳房硬塊的皮膚出現潰瘍並滲出膿血,除疼痛外,亦開始覺得體力虛弱且容易頭暈,没走幾步路就開始喘、體重一個月就掉1公斤,才讓該名女性感覺事態嚴重並至醫院求診。...
2022-03-01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春節期間疫情持續悶燒,因為返鄉、走春而引起的家庭群聚事件頻傳,足跡橫跨北中南,再度引發民眾焦慮不安的心情。其中,銀髮長者的心理健康需要更多的關注,根據2021年12月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的一項研究指出:與疫情前相比,年長者更加憂鬱和孤獨。 疫情拒就診外出 銀髮在家更憂鬱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兼任...
2022-02-28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很多人不知道,長期「慢性食物過敏」,也是導致注意力變差、記憶力衰退的常見原因。由於慢性過敏與急性食物過敏不同,並非立即吃下食物就會產生症狀,通常約 2-3 天身體才會慢慢有不良表現。而也正因為此延遲反應,所以一般人會忽略慢性食物過敏的影響,繼續吃下相同食物,造成身體一直處於發炎狀態而不自知。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南投一名年約30歲女性日前因為全身起疹子,有搔癢、發燒等症狀,擔心是吃了紅毛丹之後引發的過敏,至醫院就診後醫師發現女子全身除了搔癢等疑似過敏症狀,另外還出現了水泡,因此判斷其症狀都是水痘引起的。初期水痘受到二次感染的機會逾85%南投醫院感染科主任廖嘉宏表示,水痘主要是經由飛沫傳染或皮膚直接接觸,因此保持雙手乾淨也是重要的預防之道。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受到水痘感染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