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試過側躺睡覺,當耳朵貼在枕頭上時,感受到耳朵類似砰砰砰的心跳聲?不止側躺,有時站著也會聽到。為什麼耳朵會有砰砰砰聲音?這是怎麼回事,正常嗎?《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醫師警示,搏動性耳鳴少數可能有嚴重血管問題,需嚴防後續腦血管病變,發生腦中風的可能。
春意漸濃,氣溫回暖也讓人想換一個清爽的新造型。想要換髮型卻毫無頭緒嗎?又或者期望髮型能修飾臉型與身段比例,卻總是無法跨出長度的舒適圈?針對短髮入門者,剛好切齊於耳下至脖子之間長度的「耳下短髮」是絕佳造型選項。2025春夏「耳下短髮」有哪些焦點款式值得關注?以下5大趨勢推薦給妳。
黴漿菌又被稱為「會走路的肺炎」,患者在感染初期仍可能有良好的精神狀況。6歲的小樂因發燒到39度前來就診,媽媽表示從發燒當天開始有明顯的咳嗽、輕微鼻涕及喉嚨痛的症狀,理學檢查發現喉嚨輕微發炎,胸部聽診有明顯的喘鳴聲和痰音,臨床上懷疑是黴漿菌感染,給予第1線抗生素治療並安排3天後回診。
根據衛生署國人營養的調查,發現台灣地區成人(大於十九歲)罹患高尿酸血症的比率男性達四分之一,女性達六分之一,其中以青壯年(十九到四十五歲)罹患最多。高尿酸血症會造成痛風關節炎,而根據最近的研究報告指出,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狹心症、心肌梗塞)及腦血管病變可能與尿酸高有直接關連,且有慢慢增加的趨勢。因此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風濕免疫過敏科醫師們強調,聰明的痛風族朋友,我們不只要治...
今天(9/7)就是白露,進入秋天季節,正是中醫師眼中轉骨的好時機,父母除了可以幫青春期孩子準備轉骨藥方食補,其實像是骨質疏鬆患者,或筋骨曾受傷的人,都有效果。「轉骨」是指當兒童進入青春期,轉變為成人的一段生理及心理上的變化時期,是人體各器官成長髮育僅次於嬰兒期的第2個高峰期。所謂的青春期則指年齡從10到12歲開始,一直到16到17歲。為恭紀念醫院中醫科 - 杜旻峯醫師表示,一般...
寶寶的營養與餵哺到底要注意哪些原則,才能讓寶寶長得好長得健康,是父母們最想知道的。門診中媽媽們常常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我要如何幫寶寶添加副食品?應該何時添加?可以吃些什麼?哪些不能吃?以下就一一為您介紹。臺安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方旭彬表示,基本上,一歲是寶寶營養的一個重要分水嶺。一歲以前的嬰兒,應該以母乳或合格的嬰兒配方奶(不是鮮牛奶)為主食。除非特殊不得已的狀況,否則不要剝奪寶寶喝母乳的...
臺中市衛生局為因應H1N1新型流感疫情,將與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第三分局、臺中市醫師公會共同舉辦「臺中市防治H1N1新型流感基層醫師教育訓練」,對象為臺中市醫療院所醫師及衛生局所工作人員。 「臺中市防治H1N1新型流感基層醫師教育訓練」時間為本(9)月8日(星期二)中午12時40分至下午3時10分,共有兩堂課程,第一堂課由中區疫情指揮中心王任賢指揮官擔任講師,講授題目為「H1N1新型流感臨...
成人若感染流感、新流感,可能出現類流感症狀:突然發病,有發燒(耳溫≧38℃)及呼吸道症狀,並具有肌肉痠痛、頭痛、極度倦怠感。不過,幼兒若感染流感、新流感,不見得一定出現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有可能只有發燒,或合併腸胃道症狀。嬰兒甚至也不一定會發燒,表現出來的症狀可能只是懶懶的,沒有活力,也沒有食慾。小兒科醫師提醒說,只要看到嬰幼兒吃...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因應H1N1新型流感疫情,與臺北市醫師公會及臺北市藥師公會共同研議設立「社區流感篩檢中心」,讓基層醫療院所的社區醫師、社區藥師及臺北市各區健康服務中心連結而成的社區防疫網絡,共同投入防堵學校及社區疫情。 臺北市擔任「社區流感篩檢中心」之診所,將由衛生局製發「臺北市社區流感篩檢中心」告示牌,供該院所張貼於明顯之處,衛生局並協助設置社區診所之感染管控措施,...
依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資料顯示,臺北市H1N1新型流感住院病例,本日新增2例,自98年6月1日至9月4日上午6時止累計20人(其中住院6人、出院13人、死亡1人)。北市公私立高中以下學校停課數,本日新增9校(園)、9個班級,復課3校(園)、4個班級,目前共計35校(園)、37個班級停課中。H1N1新型流感傳染途徑與季節性流感相當,主要是透過飛沫與接觸傳染,症狀有:發燒、咳嗽、喉嚨痛、全身酸痛、...
近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兒科門診發現一位出生20餘天的黃疸男嬰,因大便顏色逐漸變淡、變白,家長非常警覺帶來檢查,經過腹部超音波檢測,發現禁食8小時後,超音波看不到膽道及膽囊,診斷為肝外膽道閉鎖,現已安排手術中。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新生兒科主任吳求森表示,肝外膽道閉鎖發生率約2萬分之1活產兒,若不開刀處理,病兒平均壽命約10個月,其原因不明。吳求森表示,大約20%病兒最先的大便仍有顏色...
胎兒於妊娠12週,平均發生唐氏症兒的機會是1/350,而且大約95%以上的唐氏症兒不是遺傳得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蕭慶華指出,根據統計結果顯示,產婦年齡與唐氏症有密切關係,隨著孕婦年齡增加,出生唐氏症兒機率愈大。現代工商業科技越發達,婦女有越來越晚婚現象,據今年統計,孕婦年齡超過35歲約有14%,因此更應正視此嚴肅問題。蕭慶華說,英國、美國等先進國家,採用超音波測量胎兒頸...
暑假期間陸續接到許多家長詢問有關所謂「轉骨」資訊,包括拿著坊間流傳的「轉骨方」詢問可不可以吃?或是在市面上販售宣稱能轉大人的成藥適不適合?以及「轉骨」時機及藥材?中醫師說,小兒轉骨入秋是好時機,且女孩應把握16歲以前、男孩應把握18歲以前較適宜。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門診中心中醫科醫師申一中表示,關於傳統「轉骨方」藥性,早期環境的人因為經濟因素,大多營養不佳,所以進補都會選用較熱性藥材,包括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