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健康臺北城」 健康促進美麗人生

「2009健康臺北城」 健康促進美麗人生

2009/11/22(2022/3/15 20:2更新)

公共衛生首重「三段五級」的預防,北市衛生局重視健康管理工作,除了推動成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定期健康檢查或癌症、三高篩檢外,更期待市民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以獲得健康及享受美好人生。

98年8月康健雜誌針對全台24縣市舉辦健康城市-防癌力調查,從「生活型態」、「菸害防制」、「檳榔防制」、「癌症篩檢」等四大面向共21個指標檢視縣市防癌力。臺北市非常榮幸地連續3年蟬聯《康健》全台民眾最想居住的城市第一名,亦是老人最想居住的城市。在生活型態、各式癌症篩檢以及防癌力等方面,皆為全臺灣第一名健康城市。這要歸功於臺北市近幾年推行社區健康照護網、菸害防制法新規定實施前即率先實施無菸餐廳、鼓勵市民減重等之成效有關。

北市近三成的人每星期運動5天以上,全台最高;嚼食檳榔人口全國第二少,僅次於金門縣;會自行去做癌症篩檢的比例全台第3名,各面向指標排名皆在前段班,使得臺北市成為最佳防癌城市。

調查顯示,臺北在過去一年曾做過子宮頸癌症、乳癌、口腔及大腸癌篩檢比率為42%,與東京2006年調查一年內曾做過子宮頸癌篩檢比率為11.9%、乳癌7.6%及大腸癌篩16.3%,顯示臺北市在癌症防治的努力是有成效。依據研究調查顯示,透過早期篩檢對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直腸癌分別降低60-90%(3-5年)、21-34%(1-2年)及33%(1年)之癌症死亡率。北市衛生局秉持「篩檢服務到巷口」,在臺北市各個鄰里設置篩檢站,並結合民間節慶、公私機關特殊活動,提供無法到醫院健檢及偏遠地區的民眾,可近性與方便性的整合性健康篩檢服務,使市民逐漸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讓市民朋友都能夠體驗到衛生局「真心為您 轉角*遇見愛 篩檢服務到“巷口”」。

為進一步強化市民自我保健的意識,衛生局96年7月開始推動的『市民健康卡』活動,希望利用此活動讓市民建立一個嶄新的健康及醫療觀念。當市民很認真地照顧自己的身體、做好自我健康提昇的工作,包括預防接種、癌症篩檢、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篩檢、健康講座及志工服務等,即可馬上獲得鼓勵,當收集足夠點數即可獲得免費的健康檢查(最高可得相當於1萬2千元之健檢)。請市民多多利用此創舉,可以及早發現疾病並提早治療,提升自我健康!

為市民健康推動邁入國際化水準,衛生局91年起推動健康城市與安全社區,輔導內湖區、中正區於94年、97年通過國際安全社區認證。大安區、士林與北投區於95、96年加入健康城市聯盟。輔導3所學校(臺北市立成德國小、南湖國小及至善國中)通過國際安全學校認證。推動健康職場評核與認證,輔導324家職場參加,252家通過認證。

衛生局努力提升所有市民的健康,除了讓患病的市民能獲得最好的醫療照護外,亦讓追求健康的觀念深植民心,讓促進市民健康的政策具體可行,讓臺北市成為一個真正的『健康臺北城』。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