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就讀小學4年級的10歲男童,每天喝1杯手搖飲料、喜歡吃炸物,且缺少運動又晚睡,日前因感冒就醫,醫師檢查發現體重竟50公斤,進一步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身體質量指數(BMI)達25,屬於肥胖體位,進一步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處異常影像,確診為脂肪肝,經個人化健康管理,3個月後逐漸改善。
履歷上有超過1年空窗期,容易被人資刷掉嗎?求職時該不該包裝空窗期,怎麼解釋才不扣分?不論是因為照顧家人離職、職涯迷惘或求職待業,都會讓職涯中斷的時間拉長,求職面試時該如何誠實但不失分地應對?本文依據人資專家的建議解析,其實職涯空窗不一定扣分,關鍵在於「是否有目的、有準備」。
白米是多數家庭的主食,很多人習慣將洗好的米浸泡一段時間後再煮,處理方式影響的不只是口感,還關係到健康。《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無毒教母譚敦慈提醒,這個習慣做法其實潛藏中毒危機,米食在潮濕高溫的環境下容易滋生黴菌,建議米若要浸泡一定要放到冰箱。
泌尿道就像人體的下水道,是排泄系統很重要的一部分。「尿路結石」以往好發於中老年人,不過近年來,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出現結石的情形越來越多。 別小看泌尿道的小小結石,當結石掉到輸尿管卡住時,它可會讓人痛到在地上打滾,或是卡在尿道,使小便不通暢,也可能引起血尿或尿道感染,嚴重的話,結石堵在腎臟的出口,造成腎臟無法代謝而排出尿液,就是所謂的「水腎症」,甚至引起「尿毒症」。 陳景亮醫師與二位尿路結石的...
在選擇個人清潔用品時-譬如肥皂、洗髮精、髮膠、體香劑,你的選擇有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不幸的是,我們對於美麗迷人的追求,經常會傷害自己的身體。絕大部份廣受歡迎的化妝品,其實都充滿著人工顏料、人造香味、石化製品、乳化劑、防腐劑和溶劑。各種化妝品裡含有八百五十餘種有毒化學物質。一般來說,在化妝品和個人清潔用品裡,最常見的防腐劑就是咪坐丁尿素(imdazolidinyl urea)和尿素醛(diaz...
不上學的孩子代表了異質性相當高的一群兒童青少年,若僅僅以中輟標定他們,實在失之過簡。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林亮吟表示,根據臺北市東區特教資源服務中心(96學年度下學期)對臺北市國小、國中、高中262所學校調查顯示,共有近200名未上學的學生,其中過半數均未就醫,符合懼學症篩檢標準者有90人,曾就醫評估者有59人,診斷包括懼學症、憂鬱症、焦慮症、畏懼症、妥瑞氏症、注意力不...
依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顯示,癌症已連續36年蟬連臺北市10大死因榜首, 97年臺北市民癌症死亡人數共4,467人,平均每1小時58分鐘就有1位市民因癌症死亡,死亡者平均年齡為69歲,較全國高2歲。另根據2009年8月康健雜誌針對全臺25個縣市舉辦健康程式-防癌力調查,從「生活型態」、「菸害防制」、「癌症篩檢」、「檳榔防制」等四大面向共21個指標等方面,檢視縣市防癌力,其中臺北市在四大面向的...
糖尿病位居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第四位,這是一種慢性代謝疾病。台東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 黃信揚醫師說明,在正常情況下,身體會自動將吃進去的醣類飲食(醣類就是碳水化合物,包括:糖、澱粉和纖維質)轉化為葡萄糖,藉由血液運送至身體各部位,成為身體的熱量、養分。然而,血液中的葡萄糖必須透過胰島素(胰臟β細胞製造的一種荷爾蒙)的幫助,方能順利進入細胞。胰島素一旦分泌不足或作用不良,血液中的葡萄糖就不能進入細...
去年準內政部長廖風德在入閣前夕因心臟病猝死,由於生活型態改變與飲食西化,心血管疾病已為國人十大死因中最主要之慢性疾病。臺北市88年平均每3小時2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血管疾病,至97年已升高至平均每2小時27分鐘就有1人死亡。近十年來臺北市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占當年死亡人數的比率皆約為22%左右,在十大死因中僅次於惡性腫瘤;97年心血管疾病粗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36.6人,較88年增加24.9%...
WHO世界衛生組織曾經預言,廿一世紀人類的三大疾病將會是癌症、愛滋病和憂鬱症。憂鬱症是最容易被忽略,卻也最需要被關心和預防的疾病。壓力的來源複雜,通常和吃什麼無關,但科學證實,情緒處理的能力與飲食卻是有關的。和身體的健康一樣,精神也是需要保養,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 張靜芬說明,營養雖然不能解決現實的困難,卻有助於安撫心情,減少焦慮,增加「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抗壓能力。另外長期憂鬱症所造成的茶飯...
上周鋒面通過又讓氣溫急凍!這種忽冷忽熱的天氣,讓不少年長者及政商名人因心肌梗塞送急診。不過,榮新診所家醫科何一成醫師觀察發現,親友長輩掛急診也讓不少年輕上班族警覺到健康的重要性,紛紛前往家醫科檢測膽固醇!加上部分公司健診結果出爐,不少上班族健康指標滿江紅,使得近日因膽固醇過高的求診案例增加近二成。何一成醫師表示,一般來說,膽固醇超標看似沒有「立即」的危險,也因此不少上班族就仗著年輕有本錢亂吃...
大腸直腸癌一直是已開發國家第二常見的癌症。在國內近年來常排名癌症死亡率與發生率第三名,並在民國94年躍升為所有癌症發生人數排名第2位〈共9,604人〉。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以手術切除腫瘤為主,對腫瘤侵犯較深和局部淋巴結移轉者,則輔與化學治療以減少復發機會。 但是當大腸直腸癌已發生遠處轉移,而且手術無法將腫瘤完全切除時,則後續的化學治療和標靶治療就顯得相當重要。特別是最近十年新的化學藥物的研究和發...
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及神經系統分布全身、聯繫內外,這就像是網際網路般將人體的各個部位聯繫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人體表面的皮膚、肌肉,一直到內部的器官、骨骼,每個部位都受到血液、神經的滋養與支配。因此當血液循環系統及神經系統受到酸性物質的阻礙而不順暢時,就會使人體的各個部位得不到營養供給及新陳代謝,進而引發病痛,危害健康。排酸療法與西方醫學的主要差異之一,就在於它對於病人進行的是全身調理而非局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