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面乳怎麼選?皮膚科醫揭選購5大原則:敏感肌和一般膚質「其實沒差」
本篇文章目錄
1. 一般膚質和敏感膚質沒有差別
清潔看似是件很基礎的保養程序,但也潛藏許多刺激、致敏的風險。不只洗臉方式要特別小心,成分、使用感受也是近年多數民眾會特別留意的要點。針對洗面乳的篩選首要原則,邱品齊表示,一般膚質和敏感膚質洗面乳的選擇其實沒有差別。
不論屬於哪種膚況,洗面乳都應該選擇「成分簡單、溫和的品項」,只是一般膚質耐受性較高,可以承受皂性成分或磨砂粒子,但實則上只要產品選對,也沒有必要承受這樣的刺激性風險。
另外,在產品適合與否的辨別方面,也可以從「使用後感受」來判斷。洗後感受舒服、清爽不會緊繃或油膩,甚至不會引發乾燥、泛紅,就代表此款產品適合妳。
2. 油性肌膚從劑型篩選更精準
對於油性肌膚來說,清潔更是不可忽視的保養關鍵,不過若要堅守溫和、不刺激的洗面乳挑選原則,多數民眾可能會擔憂:洗臉後沒感覺、洗不乾淨怎麼辦?
邱品齊指出,油性肌膚選購時可以挑選「凝露、慕斯」劑型的洗面產品,其實都能帶來不錯的清潔效果,建議不要選擇乳狀和霜狀劑型的洗面乳,就不會有洗後沒感覺的困擾,但更重要的還是要了解產品的配方,才是根本之道。
3. 成分種類不超過25個
洗面乳的「溫和度與否」除了靠使用時的感受來判斷,「成分」亦是最精準的辨別指標!邱品齊醫師建議:要避免保養、清潔產品誘發刺激、不適肌膚反應,產品的成分種類切勿超過25種。
尤其特別留意清潔成分中的「界面活性劑、酒精」,是常見的高刺激性配方;另外,像是「甘油」則是少數可以穩定產品溫和性的成分,選擇成分單純的品項,洗後觀察肌膚是否乾燥泛紅,便可以預防洗後不適症狀。
4. 「無添加」產品不等於安全
近年市面上有著許多標榜「無添加」的產品,無添加酒精、無添加防腐劑、無添加香料色素,但這樣的產品標示真的是安全指標嗎?邱品齊提醒,許多產品只會特別標示出3種比較有風險的成分,但我們無法判斷產品中是否有添加其他具刺激性的成分,重點不是沒有加什麼,而是加了什麼!了解細節才能知道是否真的安全、適合自己。
5. 給皮膚2個禮拜的試用期
季節更替,甚至隨著年紀增長,膚況也會面臨無法預測的轉變,這也讓多數民眾練就出隨時更替清潔、保養產品的默契。不過,當我們替換新的洗面乳時,該如何把關自身肌膚的健康?
邱品齊強調,一定要給皮膚2個禮拜的試用期!新產品上臉之前,建議可以選擇臉頰5平方公分大小的區塊,或者手肘內側肌膚早晚使用產品,測試2個禮拜,觀察是否會泛紅、脫皮、刺激、長粉刺,方可安心持續使用。
延伸閱讀:
防曬乳SPF係數是騙人的?皮膚專家破解產品沒告訴你的5大真相
專櫃防曬新品13選!Chanel、SK-II...敏感肌、美白抗老怎麼挑?
(本文獲Bella儂儂授權轉載,原文為:洗面乳怎麼選?邱品齊醫師解答敏感肌、油肌選購5大守則)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