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連日發燒不適且原因不明?又有新傳染病毒出現?會不會有生命危險?又該怎麼預防?小兒心臟科醫師示警,當心可能是川崎症徵兆!他提醒,若幼兒出現持續發燒超過5天,並伴隨4種以上外觀症狀,應盡速就醫治療,以避免引起嚴重的心臟相關併發症。
「曾經遇過一位國二的男生,身高僅約150公分,不過他來就診的原因是常常感到胸口悶痛。」中醫師張若偉表示,經過診察後,我發現他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因為孩子不太會表達,所以問題也就一直沒有解決,當時幫他從調整腸胃功能下手,經過調養後不但胸口悶痛改善了,身高也慢慢進步,目前已達165公分,讓家長又驚又喜。
本文之治療資訊,主要提供期別為晚期之非小細胞肺癌病友參考。 依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肺癌年新確診數再度上升,以17,982例連霸冠軍寶座。「政府推動低劑量電腦斷層後,的確找出了許多早期患者,但晚期確診數目前仍與過往持平,預估可能需要再幾年才能看到晚期的數字下降!」臺大醫院內科部胸腔科廖唯昱醫師表示,「目前肺癌在治療上已進入個人化治療時代,確診時即先確認腫瘤組織型態以及是否有基因變異,是決定後...
笑的時候以手摀嘴,缺左牙就用右牙咀嚼,許多缺牙患者因輕忽口腔發出的警訊,使得牙齒不但不美觀,植牙前齒質早已不堪摧殘,徒增骨質重建的費用。臨床植牙經驗豐富的蔡忠翰醫師提醒,缺牙部位若不及時處理,缺牙處前後的牙齒會慢慢前傾後倒,連缺口上端的牙齒也會跟著往下掉,甚至連齒槽骨也可能萎縮,整體咬合問題層出不窮,嚴重者連臉型都會改變。口腔狀況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患者若輕忽缺牙問題,遲遲無法鼓起勇氣...
臺北縣市百日咳疫情已經亮起紅燈,根據統計,今年台北縣市的百日咳案例,較去年同期呈現增加的趨勢,且北縣今年的確診病例中,高達四成都是未滿週歲的嬰兒,而且還有1例是出生還沒有滿月就感染。臺北縣衛生局疾病管制處副處長歐佳齡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分析,今年病例數增加有可能是民眾長期忽略百日咳的危險性,有些成人即使帶菌,但因症狀不明顯,傳染給嬰幼兒後,反而較成人嚴重許多。為免新生兒遭受百日咳侵襲,周產期醫...
「無煙菸品」內含超過30種的致癌物質,一樣有致癌風險!「口溶菸品」多項違規,籲政府依法處罰美國第二大菸商雷諾士菸草公司頻頻主動找媒體宣傳在台灣推出的「口溶菸品」,宣稱是無煙減害的菸品,誤導吸菸者可以在禁菸的公共場所使用該菸品。董氏基金會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署的報告指出,無煙菸草製品內含超過30種的致癌物質;美國及亞洲的調查發現,使用以口含吸收或鼻腔吸入的無煙菸品,罹患口腔癌的風...
你是否有眼皮下垂、手腳舉不起來、全身無力的經驗?別以為只是太疲憊,小心!你可能得了「肌無力症」。一般民眾對於肌無力症的認知不深,容易錯過早期治療的機會,甚至發生就錯醫、白受罪的處境。忽略或置之不理,最後可能導致嚴重的呼吸衰竭!肌無力症(Myasthenia Gravis簡稱 MG) 是一種目前尚無法根治、且不容易被發現的疾病,在台灣甚至被列為重大傷病之一。根據衛生署2008年資料統計,每十萬...
儘管所有的醫療專家都說,對抗感冒沒有特效藥,而是「多休息、多喝水」,藥物只是症狀解除。但當出現感冒如喉嚨痛、鼻塞、流鼻水或發燒、頭痛影響工作及生活時,只希望有特效藥立即出現。所以很多人習慣購買成藥服用,服用感冒成藥時需注意,因成藥是固定劑量,非人人適用,所以慢性病患、老年人、嬰幼兒、孕婦或會對藥物過敏者,一般不建議自行服用成藥。一般最常見的止痛退燒成分是「乙醯胺酚」(Acetaminophe...
曾高呼「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及18年前以「我25歲,我不吸菸」成功讓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宣導全面進入校園的知名藝人李明依,才放暑假就帶著國小四年級的兒子威力同學攜手做公益,呼籲:拒絕違法販售菸品,需要您的支持!李明依說,醫學知識的進步,現在大家都知道「二手菸」害,還有殘留在室內長達三個月以上的的「三手菸」害,也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吸菸,但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大人拿菸餵三歲的小孩,讓人非常痛心,...
文/行政院衛生署急診室護理師 林淑瑩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臺灣在過去20年中乳癌之發生率有位超過4倍之快速成長,自民國92年起,台灣乳癌之年發生率已超過子宮頸癌,成為台灣女性發生率第一的惡性腫瘤,死亡率為第四,乳癌是世界各地最常見的婦女癌症,不論是開發中或已開發國家的發生率都很高,且高居西方女性十大死因之首。隨著時代的進步與國人生活和飲食習慣的改變,乳癌的發生率在近10年內增加了七成,成為女性最...
家中有小寶貝的家長們要注意啦,令人聞之喪膽的腸病毒要發威囉!!天主教聖功醫院小兒科謝佩穎醫師表示,除了腸病毒之外,由於天氣太熱而引起的異位性皮膚炎加劇與中署,也是家長們不可輕忽的健康問題。大多數感染到腸病毒的小朋友症狀很輕微,在口腔會出現潰瘍。腸病毒典型的表現以手足口病或咽峽炎較為常見,單純只有口腔後方有潰瘍稱為咽峽炎,若口腔有潰瘍而且手掌以及腳掌有水泡,這就是手足口病。大多數被感染兒童臨床...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於99年6月3日所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全國因自殺死亡之原因(自殺死亡人數)自86年已連續13年列入十大死因之列,而本市自殺死因繼97年下降至第11位,於98年持續下降至第12位;惟綜觀台北市近年來整體自殺死亡人數雖有下降,但依性別分析比較發現男性自殺死亡人數仍增加3人(增幅1.3%)。98年臺北市自殺死亡人數341人、粗自殺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3.0人,較97年為每十萬人口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