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長期被疼痛問題所困擾,就醫檢查卻始終找不出疼痛真正的原因,往往到最後才被醫師診斷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醫師指出,肌筋膜疼痛不只造成局部疼痛,也可能引起遠端轉移痛,好發於上班族、運動員、勞動族群等。這是一種慢性疼痛,除了身體疼痛外,還嚴重影響情緒和生活品質,讓人不堪其擾。
糖尿病位居國人10大死因排行,併發症多而複雜,後期可能併發心血管、腦中風、腎臟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諸多問題,是相當棘手的疾病。其中,對於糖尿病患來說,最重要的「救命藥」就是「忌口」。 到底糖尿病飲食可以怎麼吃得多元又開心?《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糖友一日三餐點心建議。
華梵大學全校學生約1,000人,40歲以上熟齡族就佔了48%,尤其這學系的大一生平均55歲。在私校紛紛退場之際,華梵為何能找到自己的路?為何能吸引熟齡族重返校園,而且「呷好道相報」?《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從教育現場看見高齡學習需求,結合私校因少子化成功轉型案例的新曙光。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期台灣肉品面臨安全危機,繼進口牛肉被驗出含萊克多巴胺後,現在連台灣豬肉也被驗出含有毒性更高的瘦肉精「沙丁胺醇」。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在豬農自主管理的部份,希望能夠提供安全健康的豬肉給消費者,農委會除了加強稽查外,特別新增切結書證明,未來由養豬場切結證明上市豬隻「沒有」使用乙型受體素(沙丁胺醇),並由肉品市場公告養豬場是否提供切結證明,實施時間由3/14即...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日前行政院消保處針對大台北地區的超商、量販店、超市及糕餅店等,抽樣92件食品,包括海帶、糕餅、粉絲(冬粉)、饅頭、米果等5大類食品,委請專家,進行含鋁量的檢測,以每公斤100ppm為標準,共有22件食品超標,其中更以一款海帶捲含鋁量最高,達1441ppm,超過世界標準14倍之多,消保處消保官王德明則表示,食用含鋁量過高的食品,可能對生殖系統和發育中的神經系統...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新北市一名父親,因為三胞胎中七個月大的女嬰,睡午覺時吵鬧不休,父親怕吵到其他兩個小男嬰睡覺,抱著女嬰邊搖邊哄,沒想到小女嬰突然口吐白沫,送醫急救後還是宣告不治,檢警解剖後,懷疑有可能是因為爸爸哄睡時搖晃太大力,產生「嬰兒搖晃症候群」導致的。馬偕醫院小兒科資深主治醫師何啟生在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的衛教文章中指出,嬰兒搖晃症候群是嬰兒或是幼小孩童,頭部被劇烈的來回...
痔瘡是一種相當惱人的疾病,俗語說「十男九痔」,更顯示出它的普遍性。在現代文明社會中,由於人們吃的食物大多過於精緻,缺乏纖維質,而導致時常便秘,再加上缺乏適度的運動,久坐、久站或經常失眠,使得痔瘡的患者越來越多。連女性患者也越見增加,在門診常見懷孕的婦女,挺著大肚子又有疼痛及脫出的痔瘡,真是十分辛苦。大里仁愛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孫志誠表示,痔瘡的形成原因乃是肛門附近結締組織鬆弛,以及肛門靜脈叢...
行政院主計處日前公布之數據顯示,100年12月之失業率為4.18%,創40個月以來新低,然而100年之平均待業人數仍有49萬1,000人,顯示即使景氣回溫,仍有一些民眾尚處在工作迷惘的狀態。然而,從林書豪自沉潛到爆發的例子可以看出,家人、朋友的支持,以及當事人的自我心理調適,影響到個人如何由潮落再出發。依據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服務的民眾資料分析發現,13.2%有自殺行為的民眾是因為工作經濟...
七十五歲的張老先生,過去有冠狀動脈疾病曾開過繞道手術,平常走路走久了腳會痠痛,先前因為車禍撞傷腳,但是腳傷經過了一個月卻沒有癒合,因此至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就診,檢查結果發現,病患下肢的動脈有阻塞的情況。心臟血管內科醫師利用心導管的器材和技術,在局部麻醉的情況下,以微創方式成功打通下肢血管,配合整形外科醫師的細心照顧,張老先生腳上的傷口,在一週內就痊癒了。成大斗六分院心臟血管內科李柏增醫師指出,...
51歲的鄭先生罹患擴大性心肌病變患者,今年心臟衰竭愈來愈嚴重,2/15日住院,病情持續惡化,呈休克狀態合併肝臟及腎臟衰竭,醫療團隊評估應該接受「心臟移植」手術,不過病人已無法等待,因此在2/20先以葉克膜救急,並在2/23植入「心室輔助器」以延長患者的生命。童綜合醫院表示,末期心衰竭會引發多重器官衰竭,導致病患死亡,唯有心臟移植才能延長這類病患的壽命,不過目前有一種「心室輔助器」能有效改善病...
曾有一名戴著半罩式安全帽的機車騎士,因衝撞路邊檳榔攤招牌,使顴骨及鼻骨碎裂,左眼球掉出,最後,醫療團對使用仿導尿管原理的水球從鼻孔置入,因其與鼻竇的大小相當,所以用來作為左眼的支撐,完成臉部的重建。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於3月10、11日假中山醫學大學正心樓舉辦年度會員大會及國際性學術研討會。此次會議邀請了口腔顎面外科學會公關主委林冠州主任、中山醫學大學助理教授蔡樂霖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陳遠謙主...
心路基金會認為每個發展遲緩的孩子都應該有機會接受早期療育,特別在0~3歲是早期療育的黃金治療期,國外研究指出,3歲之前接受療育的效果,是3歲之後的10倍,只要早期發現、早期診斷,透過語言治療、職能治療、物理治療、感覺統合等特殊方法,讓孩子在生活中接受療育,可以促進孩子的發展能力。(圖為開心刷牙的小瑋,由心路基金會提供)一名心路愛兒中心的小瑋,因出生時缺氧,且經醫生診斷為先天小頭症,合併中樞性...
一名戴著半罩式安全帽的機車騎士,因衝撞路邊檳榔攤招牌,使顴骨及鼻骨碎裂,左眼球掉出。最後,醫療團對使用仿導尿管原理的水球從鼻孔置入,因其與鼻竇的大小相當,所以用來作為左眼的支撐,完成臉部的重建。台中榮總陳萬宜主任表示,他所經手的顏面外傷大部分是由車禍所引起,而造成嚴重外傷的主因,幾乎都是因為未繫安全帶或是配戴不適當的安全帽所致。另一起案例指出,曾有車禍使轎車的擋風玻璃整片破碎,因未繫安全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