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痠、下背痛⋯如何舒緩?醫建議「5類緩解運動」改善僵直性脊椎炎

腰痠、下背痛⋯如何舒緩?醫建議「5類緩解運動」改善僵直性脊椎炎

2025/5/23
38歲蔡先生最近發現起床時容易腰痠背痛。平時熱愛運動的他,經常參與籃球、爬山等活動,然而最近因為忙碌沒有時間運動。起初以為背痛只是過去運動傷害或姿勢不良所致,短期吃消炎止痛藥、透過推拿或按摩或有舒緩,然而早晨半夜僵硬感發作越來越頻繁。直到在家人建議下前往醫院檢查,才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

亞東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醫師吳建陞表示,一般民眾無法區分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的背痛與一般的背痛有哪裡不同,若延誤早期治療時機,導致脊椎反覆發炎,最終可能出現脊椎變形、無法站直等情況,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骨折後「骨頭還沒長好」能復健嗎?醫揭「治療3階段」防肌肉萎縮

長期腰痠背痛恐僵直性脊椎炎

吳建陞說明,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性關節疾病,常見於20~40歲的年輕男性,早期症狀容易與一般腰痠背痛混淆,容易被忽視。他強調,這並非單純「腰痛」,而是一種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

吳建陞指出,僵直性脊椎炎的早期典型表現包括下背痛、腰背於晨間或半夜時有僵硬感,若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活動後改善、靜止時惡化,應高度懷疑為發炎性背痛,建議儘早至免疫風濕專科進行評估。

此外,部分患者會伴隨虹彩炎、周邊寡關節腫脹、腳跟肌腱疼痛等症狀,這些也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的相關臨床表現。吳建陞提醒,治療初期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控制症狀,病情加劇時則可使用免疫調節劑或生物製劑。每位患者狀況不同,應與醫師共同擬定個人化治療計畫。

延伸閱讀:
復健真的有效嗎?電療、雷射⋯誰不適合用?醫詳解「6種物理治療法」

5類運動痠痛更要做

亞東醫院復健科黃昭竣醫師表示,現代人常見的下背痛分為「機械性」與「發炎性」兩類:

  • 機械性背痛:多因姿勢不良、搬重物或肌肉拉傷引起,休息後會改善。
  • 發炎性背痛:僵直性脊椎炎屬於此類。特徵為靜止時加劇、活動後緩解,晨起時腰背處會感覺特別僵硬。

黃昭竣醫師呼籲,患者不要因疼痛而害怕活動,反而應透過規律運動維持關節活動度,需了解正確運動姿勢並持之以恆,不需高強度運動也有效果,建議的運動類型如瑜珈、伸展操、游泳、快走或慢跑,皆有助於減緩症狀與延緩退化。

黃昭竣更提醒,日常應重視正確姿勢與睡眠品質的重要性,例如使用支撐性佳的床墊、避免久坐翹腳或盤腿、戒菸與均衡飲食等,皆有助於減少脊椎壓力、穩定病情。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