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背痛

變矮、背痛⋯小心是骨質疏鬆!醫揭骨密度「●●歲」達高峰後開始流失

變矮、背痛⋯小心是骨質疏鬆!醫揭骨密度「●●歲」達高峰後開始流失#下背痛

一名65歲糖尿病患者,近半年出現身高變矮、背痛的症狀,曾嘗試職能治療與止痛貼布,但效果有限,因而前來就醫。經檢查確診為骨質疏鬆,並轉介骨科進一步評估是否需手術,骨科評估後認為暫時無需手術,建議先採取保守治療,患者隨即回到門診接受骨鬆相關治療。經過將近2年的穩定治療,患者骨密度已明顯進步,接近正常範圍,原本困擾的背痛症狀也獲得明顯改善。

下背痛老是醫不好 小心不是肌肉疼痛在作怪

下背痛老是醫不好 小心不是肌肉疼痛在作怪#下背痛

中醫門診常常運用針灸處理痠痛的患者,特別是下背痛的患者都可以有良好的治療效果,這種下背痛通常是以肌肉拉傷的患者為大宗,其中也會有軟組織的急慢性傷害,包括背部的肌肉、韌帶、肌腱拉傷或扭傷。下背痛通常發生在20~40歲的青壯年,通常與工作壓力和坐姿不良有很大的關係,但是長期治療但是效果仍不佳的下背痛,就必須要注意是否可能有衍生其他病變,特別是針灸與傷科處理無法改善的下背痛。 初鳴堂中醫診所徐瑋憶中醫師表示在門診碰到不少長期下背痛的患者,但是常常找不出原因,這種多是因為工作精神壓力的關係導致身體的氣血運行不暢,這些病患有的是因為精神壓力、緊張、害怕、焦慮或抑鬱,導致自律神經失調,局部肌肉不正常收縮而造成疼痛;通常在針灸療程完可以獲得紓解,但是過一兩天又開始下背痛了,這時排解與調適壓力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藉由調適心情與常做伸展運動就可以緩解這類型的下背痛。 徐瑋憶中醫師說明還有一種下背痛只會發生在女性,其實也很常見,只是一般人很容易忽略,就是子宮肌瘤導致的下背痠痛,這種肌瘤又叫做漿膜下肌瘤,其生長方向往外向骨盆腔突出,由於骨盆腔空間較大,肌瘤的生長空間較不受限制,所以通常臨床症狀不明顯,要長到較大時才會有壓迫症狀出現,常常會有下背腰酸背痛、頻尿、殘尿感。這種下背痛是月經要來前與月經來時會變的嚴重,周宗翰醫師說子宮肌瘤太大的患者因為肌瘤的壓迫導致身體循環不佳,連帶會影響到下背肌肉的張力引起長期的緊繃感,這樣會讓下背有隱隱作痛的感覺,這種下背痛熱敷、復健症狀都不太容易改善。要處理的是肌瘤壓迫導致的氣滯血瘀,藉由針灸與中藥改變身體的循環可以減輕因為肌瘤導致身體氣機循環不暢的壓迫感。 徐瑋憶醫師表示在門診上還碰過一種連針灸與中藥都無法緩解的下背痛,但是很罕見,就是腫瘤引起的下背痛,有可能是脊椎骨本身的原發性腫瘤,或身體其他部位的腫瘤如攝護腺癌、肺癌、乳癌轉移。這種下背痛可以很輕微,也可以很疼痛,如果下背痛伴隨食慾差、全身倦怠、體重下降等症狀,就要考慮是否為脊椎腫瘤或癌症轉移。這時就要以外科手術作為第一優先考量,或是中西醫整合療法抑制癌細胞的轉移與惡化。

下背痛一直好不了?恐是「骨質疏鬆」作祟!醫揭「做平板撐」就能改善

下背痛一直好不了?恐是「骨質疏鬆」作祟!醫揭「做平板撐」就能改善#下背痛

70歲孫媽媽某次攙扶坐輪椅的先生起身時,腰部突然傳來「喀」一聲響,原本以為休息幾天就好,沒想到吃止痛藥也不見效,就醫後發現是骨質疏鬆導致「腰椎壓迫性骨折」。後經微創骨水泥灌注手術,術後隔天已感受明顯改善。醫師建議,40歲後可多做核心肌群訓練,攝取乳製品、深綠色蔬菜和小魚乾,有助軀幹穩定及維持骨骼健康。

長時間腰痠背痛找不出原因?醫揪「肌筋膜疼痛症候群」5部位最常發生

長時間腰痠背痛找不出原因?醫揪「肌筋膜疼痛症候群」5部位最常發生#下背痛

很多人長期被疼痛問題所困擾,就醫檢查卻始終找不出疼痛真正的原因,往往到最後才被醫師診斷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醫師指出,肌筋膜疼痛不只造成局部疼痛,也可能引起遠端轉移痛,好發於上班族、運動員、勞動族群等。這是一種慢性疼痛,除了身體疼痛外,還嚴重影響情緒和生活品質,讓人不堪其擾。

腰痠、下背痛⋯如何舒緩?醫建議「5類緩解運動」改善僵直性脊椎炎

腰痠、下背痛⋯如何舒緩?醫建議「5類緩解運動」改善僵直性脊椎炎#下背痛

38歲蔡先生最近發現起床時容易腰痠背痛。平時熱愛運動的他,經常參與籃球、爬山等活動,然而最近因為忙碌沒有時間運動。起初以為背痛只是過去運動傷害或姿勢不良所致,短期吃消炎止痛藥、透過推拿或按摩或有舒緩,然而早晨半夜僵硬感發作越來越頻繁。直到在家人建議下前往醫院檢查,才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

閃到腰可以熱敷嗎?閃到腰可以貼貼布嗎?做錯「1件事」腰痛更嚴重

閃到腰可以熱敷嗎?閃到腰可以貼貼布嗎?做錯「1件事」腰痛更嚴重#下背痛

「啊~閃到腰啦!」閃到腰痛起來可是相當不得了,如果忽視不理會,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例如走路困難,彎腰、坐下和起身都成一大挑戰,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閃到腰的常見問題,包括閃到腰多久會好?可以熱敷嗎?可以吃普拿疼嗎?提供給民眾護腰指南。

手麻、肌肉無力⋯就是中風嗎?醫教「FAST口訣」把握3小時關鍵搶救期

手麻、肌肉無力⋯就是中風嗎?醫教「FAST口訣」把握3小時關鍵搶救期#下背痛

50多歲洪小姐忙於年前打掃整理家務,不久自覺左側肩頸肌肉痠痛、無力,特別是在上舉時,感到明顯角度受限,嚴重時甚至會牽連至前臂麻木,影響日常生活,擔心會不會是中風?後續,前往北市聯醫中醫科尋求協助,經過醫師診斷後,告知應該是過量的打掃動作讓肌肉發炎腫脹,進而導致相關症狀發生,在醫護同仁悉心照顧下,症狀獲得緩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