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討厭洗頭剪指甲、一碰就生氣,「觸覺防禦」是什麼?對生長發育有影響嗎?爸媽該如何帶著孩子改善?《優活健康網》特邀仁生復建科診所院長、復健科醫師陳渝仁撰文指出,家長在生活中可留意,孩子是否出現觸覺防禦常見9種表現,透過居家遊戲互動可以減輕孩子焦慮,對環境降敏。
孩子討厭洗頭剪指甲、一碰就生氣,「觸覺防禦」是什麼?對生長發育有影響嗎?爸媽該如何帶著孩子改善?《優活健康網》特邀仁生復建科診所院長、復健科醫師陳渝仁撰文指出,家長在生活中可留意,孩子是否出現觸覺防禦常見9種表現,透過居家遊戲互動可以減輕孩子焦慮,對環境降敏。
很多人長期被疼痛問題所困擾,就醫檢查卻始終找不出疼痛真正的原因,往往到最後才被醫師診斷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醫師指出,肌筋膜疼痛不只造成局部疼痛,也可能引起遠端轉移痛,好發於上班族、運動員、勞動族群等。這是一種慢性疼痛,除了身體疼痛外,還嚴重影響情緒和生活品質,讓人不堪其擾。
平衡是在各種動作或姿勢中,能夠維持穩定狀態的能力,你的平衡能力好嗎?復健科主治醫師安保雅博、物理治療師中山恭秀於《60天重塑你的平衡感與肌耐力》一書中,分享防跌知識及訓練動作,輕鬆強化平衡力和肌耐力,不管在家還是在外,隨時隨地都能無痛鍛鍊,讓長輩不再陷入害怕跌到的惡性循環。以下為原書摘文:
「腳痠、膝蓋痛,是不是正在長高?」不少家長聽到孩子喊痛,常以為是成長中的正常現象,卻沒發現背後可能隱藏著足部發育的警訊。門諾醫院物理治療師李玥蓉提醒,不少孩子有足弓發育不良現象,足弓就像天然避震器,若發育不足,不只容易腳酸、腳痛,還可能連帶影響膝蓋、髖關節甚至脊椎健康。
38歲蔡先生最近發現起床時容易腰痠背痛。平時熱愛運動的他,經常參與籃球、爬山等活動,然而最近因為忙碌沒有時間運動。起初以為背痛只是過去運動傷害或姿勢不良所致,短期吃消炎止痛藥、透過推拿或按摩或有舒緩,然而早晨半夜僵硬感發作越來越頻繁。直到在家人建議下前往醫院檢查,才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
一坐就屁股痛,小心是坐骨結節症候群,到底坐骨結節在哪裡?疼痛該如何緩解?《優活健康網》特邀仁生復建科診所院長、復健科醫師陳渝仁撰文指出,當坐在比較硬或是較低的矮凳上時, 身體姿勢會使體重壓力落在坐骨結節的滑囊處,疼痛感可能從臀部傳到大腿,5種治療方式可幫助緩解。
在照顧家人時,如果目標是完成治療師提供的訓練菜單,並提升復健效果,那麼除了復健專業知識與確保運動頻率之外,患者自身的積極參與更是不可或缺。然而,該如何復健最有效?又該注意什麼才能達到最好的復健效果?《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復健5大關鍵,幫助復健者找回良好的生活品質。
久坐、跑步後膝蓋痛,休息好幾天卻沒舒緩?小心不是單純肌肉痠痛,可能是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找上門!《優活健康網》特邀仁生復建科診所院長、復健科醫師陳渝仁撰文,他表示,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通常是指膝蓋前側、髕骨周邊及髕骨後方的疼痛,除了要接受治療外,也建議2招復健運動可幫助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