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胃食道逆流

睡前做「1事」小心胃食道逆流!醫揭「正確睡姿」床頭抬高●●公分

睡前做「1事」小心胃食道逆流!醫揭「正確睡姿」床頭抬高●●公分

張媽媽是職業婦女,上班時緊張壓力大,下班後要趕回家料理家務,三餐不固定,近來胸骨下心窩處偶爾有灼熱或緊縮感,一開始症狀並不明顯,所以也沒特別注意。隨著工作加重,症狀發生率卻越來越頻繁,不僅會嘔酸水,有時甚至會出現胸骨後疼痛並傳到背後的情況,沒想到後來竟然感覺吞嚥困難,就醫經胃鏡檢查才知是罹患胃食道逆流。

特別企劃:牙齒保健

牙齒有黑點,是蛀牙還是「牙齒染色」?醫教1招判斷:看有無凹洞

牙齒有黑點,是蛀牙還是「牙齒染色」?醫教1招判斷:看有無凹洞

有些人整排牙齦「黑褐色」像沒刷牙,是蛀牙嗎?有黑點竟然更不容易蛀牙?牙醫師指出,牙齒表面出現黑色沈積,並非蛀牙,而是放射線菌與口水中的鐵結合形成的「硫化鐵染色」,雖難以刷除,但有這種狀況的人還比較不容易蛀牙,會發生在還沒換牙的兒童和少數大人身上。

比快走更有效燃脂!瘦身必知「666步行法」:簡單3階段提升新陳代謝

比快走更有效燃脂!瘦身必知「666步行法」:簡單3階段提升新陳代謝

如果你正想找一種不花錢、不費力又隨時能做的懶人減重方式,除了在網路上引發熱議的十字跳,「666步行法」絕對也是今年值得一試的運動新習慣。《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所謂的666其實是一套將運動融入生活、節奏明確的健走法,分別代表6分鐘暖身、60分鐘步行、6分鐘放鬆拉筋所組成,有效燃脂提升新陳代謝。

手腕鼓起「1粒腫塊」壓迫疼痛?骨科醫揭「腱鞘囊腫」復發風險高

手腕鼓起「1粒腫塊」壓迫疼痛?骨科醫揭「腱鞘囊腫」復發風險高

手腕突然鼓起一顆小腫塊,是腫瘤還是關節發炎?30歲的陳小姐是一名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上班族,近日發現右手腕出現一顆小山丘般的突起,不僅數日未消,觸感緊實,還隱隱作痛。至骨科門診檢查,確診為「腱鞘囊腫」。醫師提醒,上班族、設計師或家庭主婦等經常運用手腕工作者,都是高風險群。

當個「綠手指」上班族!專家推10款「辦公室植栽」挑對提升專注力

當個「綠手指」上班族!專家推10款「辦公室植栽」挑對提升專注力

現代居家布置除了美學,也會強調療癒力量,因此不少人會將「植物」列入考慮,用對植物就能有效調節溼度、調整溫度。韓國植物設計工作室總監權志娟於《今天起,植物住我家》一書中,針對室內空間解說,幫助讀者了解基本種植步驟,再依住家空間挑選符合個人需求的植物,享受有植物相伴的美好生活。以下為原書摘文:

臭蟲現蹤台灣》殺臭蟲噴酒精沒用!皮膚科醫教你「3招」塑膠袋就能殺

臭蟲現蹤台灣》殺臭蟲噴酒精沒用!皮膚科醫教你「3招」塑膠袋就能殺

近期英法等國爆發臭蟲(床蝨)危機,起初是從歐洲國家開始爆發,但如今連鄰近國家南韓、香港也淪陷,甚至台灣某一旅館也被專家證實有臭蟲入侵。《優活健康網》特摘皮膚科醫師蔡逸姍所撰此文,分享臭蟲相關知識,包含臭蟲叮咬症狀、臭蟲消滅與預防,幫助民眾對抗蟲蟲危機!

都更全攻略》都更條件怎麼談?內行房仲教你「這樣簽約」破解建商話術

都更全攻略》都更條件怎麼談?內行房仲教你「這樣簽約」破解建商話術

房子越住越老舊,該參與都更嗎?建商找上門後,都更條件該怎麼談?要怎麼避免落入建商陷阱?近年都更爭議一堆,不免人心惶惶,尤其都市更新流程那麼多,法條定又複雜,還有許多專有名詞⋯到底該準備什麼文件、符合什麼條件才能參與都更呢?《優活健康網》特地選摘此篇,由內行房仲教你拆解建商話術、地雷,以及面對建商最重要的自保法。

居家換季「收納技巧」必學4招:教你先用「斷捨離」打造放鬆好感宅

居家換季「收納技巧」必學4招:教你先用「斷捨離」打造放鬆好感宅

時序進入冬季,天氣明顯降溫,該把冬被拿出來了!許多人想要在換季時,順便幫家中物品進行大整理,究竟有哪些收納小技巧,能夠更有效的收納換季衣物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教你透過換季收納「4法則」,利用物品斷捨離、挑選合適用具、規劃擺放位置及保持通風乾燥,幫助你高效率收納,營造煥然一新的居家環境。

IRPMA永續捐血日 首度引用電動捐血車、環保食物袋推減塑 讓熱血和健康永續

IRPMA永續捐血日 首度引用電動捐血車、環保食物袋推減塑 讓熱血和健康永續

國人用血量居高不下,雖然捐血率逐年提高,捐血者年齡層保持在中壯年者居多,意味著血庫需要更多的新血加入,根據台灣血液基金會統計,截至2022年底24歲以下首次捐血人數下降逾4成,已創下10年新低,加上近月來頻頻出現多起血庫存量告急警訊,充裕醫療用血問題已是刻不容緩。 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Research-Based Pharmaceutical Manufa...

職業地位越高,退休後越失落?醫揭「這些職業」容易中標:1招調適

職業地位越高,退休後越失落?醫揭「這些職業」容易中標:1招調適

退休後天天都是假日,卻也失去生活重心,如何調適與經營退休生活呢?《退休後,我會去找你》一書採訪多位公眾人物及素人朋友,分享退休的歷程與心境,更有多位專家提供度過退休情緒風暴期,及做好退休預備的建議,幫助讀者破解退休迷思,同時建立退休復原力。以下為記者鄭碧君所採訪篇章:

新冠像感冒不嚴重?台大醫:病毒不斷變異,現已全民公費施打,因應入冬大流行應盡快補打疫苗

新冠像感冒不嚴重?台大醫:病毒不斷變異,現已全民公費施打,因應入冬大流行應盡快補打疫苗

隨著冬天即將到來,疾管署指出COVID-19恐在12月達到高峰,但診間卻有不少年長者詢問醫師有打過疫苗是否可以不用再打?台大醫師提醒,免疫力低下族群仍有一定程度的重症風險,施打疫苗後的發燒與輕微疲勞都屬正常反應,建議還是要施打COVID-19疫苗才能做好防護。 台大醫院副院長黃國晉醫師表示,COVID-19目前XBB病毒株表現的症狀與感冒相似,一開始會發燒,接著喉嚨痛、肌肉痠痛、流鼻水,再來...

打招呼遠遠看不出是誰?眼醫提醒:不見得是度數加深,小心白內障提早上門

打招呼遠遠看不出是誰?眼醫提醒:不見得是度數加深,小心白內障提早上門

白內障非老年者專屬!國人高度近視族群不少,隨著年紀增長,眼科診所就發現不少高度近視者一到40~50歲,以為自己度數又加深,檢查卻發現其實是白內障。醫師也提醒,現代人手機不離身,甚至也有30幾歲的個案已有白內障。 龍潭眼科診所院長陳財賜醫師表示,白內障是一種自然老化現象,主要是發生在眼睛的水晶體會隨著時間慢慢從透明變得混濁,而導致光線無法穿透,因此會發生看東西變得模糊不清。不少來門診的患者一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