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媽媽是職業婦女,上班時緊張壓力大,下班後要趕回家料理家務,三餐不固定,近來胸骨下心窩處偶爾有灼熱或緊縮感,一開始症狀並不明顯,所以也沒特別注意。隨著工作加重,症狀發生率卻越來越頻繁,不僅會嘔酸水,有時甚至會出現胸骨後疼痛並傳到背後的情況,沒想到後來竟然感覺吞嚥困難,就醫經胃鏡檢查才知是罹患胃食道逆流。
如果你正想找一種不花錢、不費力又隨時能做的懶人減重方式,除了在網路上引發熱議的十字跳,「666步行法」絕對也是今年值得一試的運動新習慣。《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所謂的666其實是一套將運動融入生活、節奏明確的健走法,分別代表6分鐘暖身、60分鐘步行、6分鐘放鬆拉筋所組成,有效燃脂提升新陳代謝。
手腕突然鼓起一顆小腫塊,是腫瘤還是關節發炎?30歲的陳小姐是一名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上班族,近日發現右手腕出現一顆小山丘般的突起,不僅數日未消,觸感緊實,還隱隱作痛。至骨科門診檢查,確診為「腱鞘囊腫」。醫師提醒,上班族、設計師或家庭主婦等經常運用手腕工作者,都是高風險群。
「落枕」是大部分人都有過的經驗,尤其秋冬夜間溫度低,睡覺時會不由自主地調整自己的睡姿,當睡覺時頸肩部受到寒冷刺激,便容易發生肌肉痙攣進而落枕,一睡醒脖子就好痛。這次《優活健康網》整理常見的落枕原因、落枕急救與落枕預防方法,讓你落枕也能輕鬆自救,再也不會痛到不能動啦!
近期中國多地爆發「肺炎黴漿菌」大規模感染,造成醫院急診壅塞,台灣感染案例也有增加趨勢,抗生素使用及抗藥性問題,再度引發大眾關注。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示警,抗藥性細菌比例10年來已攀升超過3倍,患者住院時間增4成、致死率更上升6成,籲醫界及民眾正視抗生素抗藥性問題,並建議可透過看診時,主動詢問醫師「3問題」,提升正確用藥認知。
一名72歲男士因發燒、背痛、右上腹痛由救護車送至奇美醫院急診就醫,抵達急診室時,血壓只有81/65mmHg(正常值為120/80mmHg)、心跳每分鐘為95次(正常值約每分鐘60~100次)。急診醫師緊急影像學檢查發現,該名患者疑似「主動脈瘤破裂」,立即通知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協助處置⋯
懷胎十月不容易,不僅要孕育一個新生命,懷孕媽媽還要擔心身材走樣、肚子太大長妊娠紋,甚至有些孕婦刻意減肥節食,就是想要防止妊娠紋爬上身,讓醫師看了直搖頭!《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提供「4招」預防妊娠紋,就算已經長出妊娠紋也不用擔心,便利又快速的3大除紋方式,也能在生產後幫助撫平懷孕的痕跡,重回美麗窈窕身材。
世界皆「睡」,唯我獨醒。每一天,似乎總有想不完的事、煩惱不完的問題,也因如此,台灣人失眠盛行率逐年增高:我好累、睡不好、睡不著、太早醒、沒精神⋯彷彿已成為每天早上同事間的問候和話題。除了生理因素,由心理引發的失眠又顯得複雜許多。
冬天是各種呼吸道疾病好發期,雖然國內第4波新冠疫情已擺脫高原期,感染人數趨緩,但專家示警,民眾對新冠肺炎警覺性下降,加上免通報隔離,民眾出現症狀時易當成一般感冒,若抵抗力不如預期,一不小心就會變成重症個案,恐難逃死亡威脅。
你知道討好跟對人好差在哪嗎?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很微妙,一般人通常覺得只要主動迎合,自己就能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事實是,討好者的人際關係反而會比其他人更加脆弱。《優活健康網》特摘溝通專家張忘形所撰文章,分享「討好跟對人好差在哪」供讀者參考,千萬別再搞錯了!
不少家長會擔心「孩子不專心怎麼辦?」但若只是告訴孩子「專心點!」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孩子的情緒焦躁起來,更難專心把事情做好。《優活健康網》特摘諮商心理師瑪那熊所撰此文,教導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其實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若想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需要爸媽和孩子一同努力。
和另一半一起「白頭偕老」是許多人的願望,但是只活在夫妻兩人的世界很無聊,和各式各樣的人建立關係是不可或缺的養老準備。個人主義者李政燮,於《在婚姻裡,可以兩個人狂歡,也要一個人暢快》一書中,打破世俗的標準,告訴讀者婚姻不是兩人的結合,而是兩人的共存。以下為原書摘文:
說話是一門藝術,正確字眼用在正確的時機,就能產生翻倍的影響力,例如「你可以當我的小幫手嗎」比「你可以幫我嗎」更可能讓小孩行動。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行銷教授約拿.博格(Jonah Berger)於《如何讓人聽你的》一書中,分享「說服力」的相關案例與技巧,只要用對字眼就能讓人聽你的。以下為原書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