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胃食道逆流

睡前做「1事」小心胃食道逆流!醫揭「正確睡姿」床頭抬高●●公分

睡前做「1事」小心胃食道逆流!醫揭「正確睡姿」床頭抬高●●公分

張媽媽是職業婦女,上班時緊張壓力大,下班後要趕回家料理家務,三餐不固定,近來胸骨下心窩處偶爾有灼熱或緊縮感,一開始症狀並不明顯,所以也沒特別注意。隨著工作加重,症狀發生率卻越來越頻繁,不僅會嘔酸水,有時甚至會出現胸骨後疼痛並傳到背後的情況,沒想到後來竟然感覺吞嚥困難,就醫經胃鏡檢查才知是罹患胃食道逆流。

特別企劃:牙齒保健

牙齒有黑點,是蛀牙還是「牙齒染色」?醫教1招判斷:看有無凹洞

牙齒有黑點,是蛀牙還是「牙齒染色」?醫教1招判斷:看有無凹洞

有些人整排牙齦「黑褐色」像沒刷牙,是蛀牙嗎?有黑點竟然更不容易蛀牙?牙醫師指出,牙齒表面出現黑色沈積,並非蛀牙,而是放射線菌與口水中的鐵結合形成的「硫化鐵染色」,雖難以刷除,但有這種狀況的人還比較不容易蛀牙,會發生在還沒換牙的兒童和少數大人身上。

比快走更有效燃脂!瘦身必知「666步行法」:簡單3階段提升新陳代謝

比快走更有效燃脂!瘦身必知「666步行法」:簡單3階段提升新陳代謝

如果你正想找一種不花錢、不費力又隨時能做的懶人減重方式,除了在網路上引發熱議的十字跳,「666步行法」絕對也是今年值得一試的運動新習慣。《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所謂的666其實是一套將運動融入生活、節奏明確的健走法,分別代表6分鐘暖身、60分鐘步行、6分鐘放鬆拉筋所組成,有效燃脂提升新陳代謝。

手腕鼓起「1粒腫塊」壓迫疼痛?骨科醫揭「腱鞘囊腫」復發風險高

手腕鼓起「1粒腫塊」壓迫疼痛?骨科醫揭「腱鞘囊腫」復發風險高

手腕突然鼓起一顆小腫塊,是腫瘤還是關節發炎?30歲的陳小姐是一名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上班族,近日發現右手腕出現一顆小山丘般的突起,不僅數日未消,觸感緊實,還隱隱作痛。至骨科門診檢查,確診為「腱鞘囊腫」。醫師提醒,上班族、設計師或家庭主婦等經常運用手腕工作者,都是高風險群。

台灣人超怕麻醉!最新調查曝:6成擔憂恐致死、4成因此不動手術

台灣人超怕麻醉!最新調查曝:6成擔憂恐致死、4成因此不動手術

聽到開刀要麻醉,不少民眾都心慌慌!台灣人對於健檢、手術要進行麻醉,有許多擔心和迷思,常認為「會不會麻了就醒不來」、「麻到一半突然醒來怎麼辦」,甚至因為不願接受麻醉,而放棄必要性的醫療處置。但麻醉科醫師提醒,其實民眾可以在手術前,主動要求確認麻醉醫師身分,共同討論在麻醉過程中擔心的問題,制定解決方案,以便讓自己安心又安全地接受治療。

中醫減肥效果好嗎?可以同時吃西藥嗎?快看「中醫減重」5QA別搞錯

中醫減肥效果好嗎?可以同時吃西藥嗎?快看「中醫減重」5QA別搞錯

「少吃多動」是減重的黃金原則,但你是不是覺得,已經少吃澱粉、多吃蔬菜、多運動了,為什麼還是瘦不下來?其實「體質」也是減重的關鍵!由前雜誌記者謝懿安採訪多位中醫師,包括林朝暉、蔡雯欣、吳明倉、林巧薇於《中醫五型減重》一書中,分享中醫減重的方法與迷思,幫助讀者健康減重不復胖。以下為原書摘文:

別再說沒時間運動!英研究:每天11分鐘「這運動」降2成早死風險

別再說沒時間運動!英研究:每天11分鐘「這運動」降2成早死風險

為了預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帶來的早死風險,健康專家都建議「運動333」,也就是每次30分鐘、每週至少3次的運動建議,但對於工作忙碌,下班就累得半死的上班族來說,卻覺得如同天方夜譚般難以達成。但最新研究發現,只需每天大約運動11分鐘,就有明顯預防早死風險的效果,甚至每天只要有動一動,即使時間很短,都有幫助。

婆婆「霸占」孩子不願媳婦自己帶?「婆媳溝通」必學9句話不得罪

婆婆「霸占」孩子不願媳婦自己帶?「婆媳溝通」必學9句話不得罪

婆媳問題是家庭問題排行榜的常客,其中「顧娃問題」也常常被拿來討論,新手媽媽從懷孕、坐月子到照顧寶寶都很辛苦,若婆家什麼事都要干涉,可能會讓彼此都很累。然而,解決這種情況的方法是多方溝通,建議媽媽們,可以和婆家坦誠交流你的感受和需求,同時也要聆聽他們的想法。

為什麼驗尿報告「腎功能」突然退步了?醫揪「5大元兇」恐面臨洗腎

為什麼驗尿報告「腎功能」突然退步了?醫揪「5大元兇」恐面臨洗腎

「腎臟病」通常透過尿液檢查、血液檢查得知腎臟損傷,腎友們可能會疑問「抽血驗尿報告腎功能突然退步了?」對此,腎臟科醫師表示,慢性腎臟病依腎絲球過濾率(eGFR)分成5期,若發展至第五期後恐需要洗腎,若想維持腎臟健康,建議控制飲食、體重以及規律運動。

藥品開封後能放多久?乾燥劑、棉花要丟嗎?藥師親解「真相」竟是⋯

藥品開封後能放多久?乾燥劑、棉花要丟嗎?藥師親解「真相」竟是⋯

台灣人愛吃保健食品,而藥品開封後常見的乾燥劑、棉花等,到底要不要拿出來?藥師表示,「都要。」他指出,台灣環境氣候潮溼,保健食品或藥品內的乾燥劑和棉花若未取出,會在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後,反而讓藥品受潮,使藥錠更容易變質,且一旦藥品拆封後,依照不同劑型,有不一樣的保存期限。

與同事「意見不合」怎麼處理?專家教「溝通2招」有效化解職場衝突

與同事「意見不合」怎麼處理?專家教「溝通2招」有效化解職場衝突

人家說職場就是修羅場,難免會和同事、主管產生意見不合的時候,此時該如何溝通才能不得罪人呢?職業發展教練、VUCA人力資源諮詢創始人湘萍於《真正強大的人,都不怕得罪人》一書中,探索不同人際關係的衝突模式,幫助讀者把衝突變成改善人際關係的推手。以下為原書摘文:

能走跳不代表沒有「骨質疏鬆」!醫揪「3指標」速測:中●●項就要醫

能走跳不代表沒有「骨質疏鬆」!醫揪「3指標」速測:中●●項就要醫

隨著年紀增長,骨量便會逐年減少,當骨量流失過多,原本骨頭變得多孔隙、脆弱,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一名60歲老婦的媽媽就是案例之一,原本身體健康,卻在一次跌倒後髖部骨折,從此臥床不起,經醫師診斷為骨質疏鬆。老婦深怕自己步入母親後塵,不小心也「一跌不起」,因此到家醫科做骨鬆諮詢與檢查,檢查結果顯示也有骨質疏鬆。

秋冬好發氣喘、支氣管炎⋯胸悶吸不到氣?醫教1招「胸腔復健」有解

秋冬好發氣喘、支氣管炎⋯胸悶吸不到氣?醫教1招「胸腔復健」有解

53歲黃先生長期患有反覆發作的慢性支氣管炎,讓他咳嗽胸悶、呼吸急促,常常稍微走一點路就喘不過氣,寧願坐著不動,家住4樓的他每次一想到出門時要爬樓梯,就覺得疲憊,開始不喜歡外出,漸漸對出門玩樂失去動力⋯復健科醫師提醒,患有氣喘、慢性阻塞型肺部疾病、新冠肺炎後遺症等肺部疾病族群,可嘗試「胸腔復健」改善呼吸阻塞問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