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整排牙齦「黑褐色」像沒刷牙,是蛀牙嗎?有黑點竟然更不容易蛀牙?牙醫師指出,牙齒表面出現黑色沈積,並非蛀牙,而是放射線菌與口水中的鐵結合形成的「硫化鐵染色」,雖難以刷除,但有這種狀況的人還比較不容易蛀牙,會發生在還沒換牙的兒童和少數大人身上。
聽說維他命C要早上吃,吸收效率比較好?《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專家指出,其實維生素C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時間服用,沒有證據表明晚上吃會影響吸收,但適量吃即可,因維生素C是水溶性的,吸收相對較快,過量的維生素C都會透過尿液排出;不過建議在飯後吃維生素C比較不刺激胃。
懷孕或備孕期間,是否常常煩惱有缺少哪些胎兒需要的關鍵營養?其實碘就是很容易被忽略卻又與胎兒生長發育息息相關的關鍵營養。根據國民營養調查,4成育齡女性面臨缺碘情形。若飲食中缺乏碘,恐影響胎兒腦部健康,而選擇碘鹽是最推薦的補充方法。《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營養師分享,碘鹽不僅是懷孕時要吃,孕齡女性更是在「懷孕前」就該積極補充。
日前,台灣一間美語補習班分享了國小兄妹的日常作息,兄妹倆每天不停上各種課程,包括數學、英語、音樂等,每天只睡6小時,貼文一出也引起網友熱議。《優活健康網》特摘心理師蔡宜芳所撰此文,分享家長都有的「神童焦慮症」,當你能停下來好好傾聽內在的焦慮是什麼,改變才能真的開始。
30多歲陳小姐,吃飯時習慣一邊看手機一邊吃。她知道吃完躺下容易胃食道逆流,雖然飯後沒有立即躺下,但仍繼續盯著手機看,整個人從頭、脖子到肩膀都往前傾,甚至還有點駝背的姿勢。不過,最近因為胃食道逆流及便秘就醫,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經醫師提醒後才改變用餐及餐後的姿勢。
脊椎側彎屬於身體主軸結構脫離正常角度形成的疾病,包含連接頭顱的頸椎、影響兩側肩臂及胸廓肋骨的胸椎、連接骨盆結構的腰椎及薦椎,脊椎長軸過程中都可能形成偏移角度,影響身體結構功能廣泛,包含頭部疾病、兩肩臂肘腕、胸肋結構、骨盆結構、髖膝踝及足弓等結構間接影響或相對應生理機能都會受到脊椎側彎嚴重程度影響健康。 睿鳴堂中醫診所周大翔中醫師表示脊椎側彎輕則產生相對應肌肉痠痛症狀,影響結構活動範圍,重則反...
春天是適合賞花的季節,尤其櫻花開好開滿,真的超級浪漫!由於花粉症通常在春天發作,此時正好是櫻花盛開的季節,所以很多人便把「罪名」降在櫻花上,事實上卻不是如此?《優活健康網》特邀極緻皮膚專科診所院長宋奉宜撰寫此文,分享「花粉症」的原因、症狀及預防,別再怪罪給櫻花啦!
孩子總是分心、坐不住,該如何提升孩子學習專注力?專注力又有哪些分類呢?《優活健康網》特邀復健科醫師、仁生復健科診所院長陳渝仁於專欄撰文,他提醒,自主學習、互動整合、閱讀及表達書寫等能力,與108課綱的「核心素養」概念息息相關,若能先找到孩子缺乏的是哪一種專注力,才能找到適切的兒童發展訓練方法。
天氣忽冷忽熱容易生病,喝碗雞湯增加免疫力!雞肉富含蛋白質和脂肪,雞湯對於風寒、體虛、易鼻塞者是很好的補身湯品,市面上無論是雞胸、雞腿、雞翅都容易購買並方便處理;雖然雞湯營養多,但營養師提醒,有腎臟疾病、膽囊疾病及高血脂症等3類人,喝雞湯時最好淺嚐輒止,以免病情更加嚴重。
「這位年輕人雖然才30多歲,但因肥胖的關係,已有高血糖、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問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廖國盟指出,「為避免併發心血管疾病或腎臟病,我們建議他積極接受治療,在控制血糖、血壓的同時也保護器官,及早把體重減下來也能降低中風風險。」
一般人認為年輕人的頭腦比較靈活,也比較能夠吸收知識,但真的是這樣嗎?腦科學的研究證實,大腦的神經細胞越是鍛鍊就越會增加。日本補習班王牌教師伊藤真於《記憶的技術》一書中,分享「記憶術指南」包括記憶的機制、記憶的訊練方法等等,幫助讀者練出過目不忘的絕佳記憶力。以下為原書摘文:
失眠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很多人會強迫自己「躺床」,其實應該設法找回床與睡眠之間的友好關係,就有機會解決失眠問題。睡眠管理職人、臨床心理師吳家碩於《身體喜歡你這樣睡》一書中,深入淺出解說睡眠醫學,透過知識面、行為面雙管齊下,幫助讀者養成良好睡眠習慣,活出健康快樂的人生。以下為原書摘文:
年前年後應酬多,又到了「喝春酒」的時節了!大家都知道喝酒後不應該開車,但喝酒後到底要等多久才能開車?醫師提醒,如果沒搞清楚「酒精代謝」時間,小心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成為酒駕者,並教民眾透過簡單的計算公式就能了解,到底喝完酒最少該歇息多久,才能再次開車安全上路,保障自身與家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