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護心血管

特別企劃:保健食品

減肥保健食品怎麼吃?苦瓜胜肽、白腎豆⋯愛吃澱粉補充「這類保健品」

減肥保健食品怎麼吃?苦瓜胜肽、白腎豆⋯愛吃澱粉補充「這類保健品」

端午連假將屆,和親人好友聚餐時,美食當前往往很難克制。目前市面上為了因應聚餐大吃大喝,有許多阻斷系列的產品可供選擇,成分五花八門,最常見的包括白腎豆、山苦瓜、洋車前子、非洲芒果籽等。《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專業藥師建議吃這些產品之前,應該先弄清楚成分功效、正確食用,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吃錯了可是一點用也沒有。

簽預立醫療決定書,和「放棄急救書」相同嗎?法律專家揭真相是⋯

簽預立醫療決定書,和「放棄急救書」相同嗎?法律專家揭真相是⋯

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除了能保障自己的醫療權利,也能避免未來在醫療緊急情況,醫療人員與家屬不知何處置的情況,但可不只簡單填表單而已。益群法律事務所合夥人謝青樺、上市公司法遵李秋藝、科技顧問公司合夥人林翰飛於《不擔憂的後半生》一書中,分享規劃財務的方法,包括如何正確投資、如何創造現金流以支應老後生活所需、如何妥善安排財產繼承⋯⋯等,幫助讀者聰明規畫自己的後半生。以下為原書摘文:

每個人都需要「ME TIME」!職涯顧問教「SEE法」編排自己的時間

每個人都需要「ME TIME」!職涯顧問教「SEE法」編排自己的時間

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該保留給自己獨處的時間,在乎他人的同時也要更加在乎自己,但該如何實現呢?日本職涯顧問池田千恵於《Me Time》一書中,分享超實用時間創造術,引領讀者在忙碌的日常中創造「ME TIME」(專屬於自己的時間),製作專屬於你的人生時間表。以下為原書摘文:

發燒、肌肉痠痛⋯誤認感冒險猝死!醫揭「急性心肌炎」4症狀須警覺

發燒、肌肉痠痛⋯誤認感冒險猝死!醫揭「急性心肌炎」4症狀須警覺

日前,有兩位20餘歲的年輕人出現發燒、肌肉酸痛等感冒等症狀,之後因胸悶和氣喘到急診。後續,抽血報告顯示心肌酵素異常升高,X光片出現心臟擴大且肋膜積水,心電圖顯示大範圍異常,疑似「急性心肌炎」,經使用包括利尿劑、抗發炎藥物3天,心臟功能才逐漸改善⋯

為什麼我沒有買00940?金融專家揭「高股息ETF」投資前先懂3原則

為什麼我沒有買00940?金融專家揭「高股息ETF」投資前先懂3原則

00940你上車了嗎?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00940)轟動市場,甚至傳出申購量上看千億,更有網友成立了「00940自救會」社團,可見報洪程度不一般。《優活健康網》特摘前外商金融高階主管、知名烘焙部落客郭雅芸(辣媽Shania)所撰此文,分享投資人怎麼看待高股息ETF,帶領讀者培養投資的眼光。

抗性澱粉是什麼?有哪些好處?營養師教吃「這些食物」瘦身降血脂

抗性澱粉是什麼?有哪些好處?營養師教吃「這些食物」瘦身降血脂

抗性澱粉是什麼?吃冷的食物減肥更有效?《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營養師指出,「抗性澱粉」存在在冷飯、冷的水餃中,因消化時間比一般澱粉更加延長,有助於降低熱量攝取,穩定血糖、控制糖尿病,對健康有所助益,建議在日常飲食中,每天吃20公克能有效減肥。

讓孩子玩扮家家酒,就能看出社交能力?3招觀察孩子「遊戲技巧」

讓孩子玩扮家家酒,就能看出社交能力?3招觀察孩子「遊戲技巧」

扮家家酒不只是模仿,更是有助發展孩子想像力、同理心與社交技巧的重要遊戲!《優活健康網》特邀復健科醫師、仁生復健科診所院長陳渝仁於專欄撰文,建議爸媽可透過以下面向觀察孩子的「遊戲技巧」,從學齡前就開始培養語言、行動和策略思考等3大成長學習的必備能力,更能從中建立自信心。

新冠變異株來勢洶洶月增200死!快篩偽陰性比例高,務要篩2次以上

新冠變異株來勢洶洶月增200死!快篩偽陰性比例高,務要篩2次以上

新冠病毒變異株強勢來襲,國外流行新變異株JN.1已進入台灣社區,根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及重症死亡人數急遽增加,甚至又出現兒童新冠死亡病例。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新光醫院醫務秘書黃建賢醫師表示,民眾若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水、喉嚨紅腫等呼吸道症狀,儘管初期快篩陰性,也不代表沒感染新冠肺炎,病毒量必須達一定程度、多測幾次才能確認是否染疫。 門診新冠患者增加逾三成 ...

愛愛後陰道出血,竟是「子宮頸癌」前兆?婦產科醫警:這動作很重要

愛愛後陰道出血,竟是「子宮頸癌」前兆?婦產科醫警:這動作很重要

性行為後發生陰道出血的情況相當普遍,許多男女都對這樣的狀況見怪不怪,事實上,出血是一種健康警訊,最好就醫檢查釐清原因。韓國婦產科醫生柳知沅於《如果我的朋友是婦科醫生,我會這樣問她》一書中,整理各種婦科問題,包括私密處癢痛、為何避孕失敗、卵巢及子宮異常等等,幫助女性了解自己的身體。以下為原書摘文:

為什麼突然走1萬步很危險?物理治療師示警:搞錯「這1點」恐關節炎

為什麼突然走1萬步很危險?物理治療師示警:搞錯「這1點」恐關節炎

研究證實每天走路能大幅降低死亡率、防心血管疾病,甚至有人訂出「每天走1萬步」的健康方針,小心走過頭可能會有危害!日本針灸師、柔道整復師,LEAF針灸整復院院長笹原健太郎 於《解痛逆齡強腿伸展法》一書中,分享伸展保健運動,也詳細說明各種醫療保健新知,幫助讀者打造不生病的生活型態。以下為原書摘文:

下肢肥胖無力⋯小心肌少症上身!健身教練「圖解4招」有椅子就能練

下肢肥胖無力⋯小心肌少症上身!健身教練「圖解4招」有椅子就能練

70歲的黃奶奶平常以從事家事勞動、走路作為運動,但近來感覺雙手較無力,難單手轉開寶特瓶、上下樓梯也稍嫌吃力,懷疑自己為肌少症而前往就診。醫師評估黃奶奶手握力為16公斤,小於女性標準18公斤,站起坐下5次時間為13秒,大於標準12秒;再計算四肢骨骼肌質量指數及身體質量指數(BMI)均未達標,判斷黃奶奶已符合肌少症診斷標準。

青光眼術後還要點眼藥嗎?開刀會導致失明?眼科醫解答「4大迷思」

青光眼術後還要點眼藥嗎?開刀會導致失明?眼科醫解答「4大迷思」

青光眼初期無症狀,等到發現視力缺損時,晚期惡化速度有如「滾雪球」般飛快,成為國人失明原因第2名。眼科醫師指出,目前第1線治療仍以眼藥水為主,但種類多且一天要點多次,導致民眾常忘記點藥,即使開刀也存在像是術後能馬上恢復視力、手術反而失明、術後就不用再點藥等迷思,以下一一解答。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