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職場女性往往需要面對工作壓力、生活壓力,進而出現疲勞、睡眠、肥胖、便秘、脹氣、消化不良、膚質變差、腰酸背痛等問題。《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中醫師張若偉分享「職場女性常見的健康問題」透過改變生活習慣及藥材調理,做好健康管理就能對整體有所幫助。
長期照顧的旅程很漫長,若能看清楚照顧的全貌、了解自己所在的位置,可以減少迷惘的感受,且不僅是在學習如何照顧別人,同時也在學習如何照顧自己。《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整理長照路上的挑戰4階段,無論是尋求親友幫助或利用長照服務,都不是逃避責任,而是幫助自己長久的走下去。
不少人喜歡健走運動,也希望透過健走獲得更多的健康好處。《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運動教練田玉笛指出,對於樂齡族群來說,健走屬於低衝擊有氧運動,是一項很棒的運動。但如果能注意微調「3動作」,就能透過輕鬆輔助方式,加強健走效果,同時能有效訓練核心和上肢。
人上了年紀後身體機能會衰退,肌肉的功能逐漸開始走下坡,血液循環也會變慢,使人更容易疲勞。《優活健康網》特摘中醫師吳建東所撰此文,分享強健體魄的方法,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補足氣血與暢通循環;同時也是要注意生活起居、食飲內容及適當的鍛鍊。
有沒有發現,家中長輩開始常忘記帶東西出門、漏關瓦斯,甚至連鄰居的名字也常記想不太起來?這些看似小事,其實可能是輕微認知障礙的早期徵兆。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資料顯示,一旦出現輕微的認知障礙,未來演變為失智症的機比率就高達25.53%。這表示有四分之一的65歲長輩,一旦開始出現記憶退化、認知障礙等症狀,就可能就會逐步邁向失智。 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主任失智症專長洪櫻娟醫師說明,認知功能障礙是指一群症...
為什麼以前的人,沒有肥胖問題?其實,認真說起來肥胖體質都是吃出來的。康璽胰島素研究中心院長蕭慎行於《搶救糖尿病》一書中,精闢剖析肥胖的真正原因,並公開項革命性糖尿病全新療法,同時分享數名接受「糖尿病完整治療」的研究案例報告,幫助讀者遠離肥胖與慢性病的傷害。以下為原書摘文:
你知道嗎?一個人站立的方式也可能妨礙到呼吸,僵硬的姿勢對呼吸所造成的妨礙,可能跟癱軟的姿勢相差不多。歐洲知名的背頸疼痛治療專家理查.布蘭能(Richard Brennan)於《神奇的自然呼吸》一書中,分享在家就可以練習的呼吸技巧,幫助讀者改善姿勢,緩解呼吸問題。以下為原書摘文:
繼3月白沙屯媽祖「粉紅超跑」之後,大甲媽遶境也將於5日深夜由大甲鎮瀾宮起駕,而民眾在長途遶境進香過程中,除了鐵腿、足底筋膜炎之外,最常見的就是肌肉關節受傷,以及腳底長水泡。《優活健康網》整理醫師建議,提供久走前需做「3招」暖身運動,姿勢正確才能避免傷膝蓋,以及預防水泡和患部的照護方法,避免後續感染。
你喜歡吃韭菜嗎?韭菜跟蔥、蒜、香菜一樣,是被很多人排斥食物,但也有人愛得要死!韭菜最好吃的時候是「冬春之際」,吃起來口感脆嫩,香氣濃郁!這次《優活健康網》整理「韭菜」的相關知識,包括韭菜功效、禁忌、挑選、保存與推薦吃法,不論你愛不愛韭菜都要了解一下!
春季天氣忽冷忽熱,最怕病毒感染也跟著大流行,但在常見的呼吸道病毒之中,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也不可輕忽!台大小兒科醫師提醒,RSV是一種全年齡都可能感染的病毒,感染族群以小孩居多,但其實老年族群感染RSV病毒的機率,可能比流感更常見,若有糖尿病、腎臟病等共病,更容易引發併發症,住院、加護病房或死亡風險更高。
台灣先進醫療科技發展協會成立是由跨國醫療器材公司在台分公司所組成之非營利性組織。從2013年8月正式成立至今,剛好滿10年,今日舉辦【TAMTA 十年有成 醫起共好】10周年活動,邀請健保署石崇良署長、食藥署長官以及美國商會、歐洲商會、中華民國醫療器材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病友聯盟、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等多位各界貴賓出席,共同歡慶協會10周年。 整合產業意見與政府保持良好溝通,緊急全球調貨...
隨著時序進入春季,腸病毒好發季節即將到來,疾管署2日公布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為南部7個月大女嬰感染「腸病毒克沙奇A10型」,出現呼吸不順、意識不清、肌抽躍、口腔及四肢有小水泡等症狀,一度進加護病房治療,目前已出院。對此,疾管署呼籲家長應特別留意個人與幼童衛生,外出返家後須做好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