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不直且腿麻腿痛,當心脊椎狹窄!「脊椎狹窄」是椎管或椎間孔不正常狹窄而壓迫到脊髓或神經根的一種狀態,常見症狀包括站不直、腿麻、跛行等,除了最常見的退化老化之外,脊椎的腫瘤和外傷也可能會導致脊椎狹窄。《優活健康網》特摘醫師白映俞所撰寫此文,分享脊椎狹窄的原因、症狀、診斷與治療。
衛福部自2024年3月起推動三班護病比,2025年6月19日首次撥付達標獎勵,但有27家醫院獎勵金為0元,其中有6家衛福部立醫院。對此,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林慶豐說,部立醫院會持續增加公職護理師員額,並持續為護理師加薪、促進友善職場環境,增加留任意願。
中年後發現衣服、褲子越來越緊,不一定只是因為吃太多,也可能是基礎代謝率開始下降。但營養師指出,代謝差不只是中年人專利,除了年齡因素外,生活壓力大、狂點外食、手搖飲、久坐等NG行為,都可能讓營養失衡、代謝力下滑,更提醒4大症狀恐是代謝變差的身體警訊。
2019-08-16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位78歲的老先生,連續多日頭暈、倦怠、沒有精神,不僅四肢無力,常有噁心想吐的感覺,原本以為只是感冒需要休息,結果因為活動能力受到影響,走路不穩而跌倒,被家人送到急診;經診查發現其右手上臂及肋骨多根骨折,血中鈉離子濃度只有116 毫摩爾每升(mmol/L),在給予高濃度鹽水靜脈注射,血中鈉...
2019-08-16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乾癬病患常因皮膚症狀明顯,包括紅斑、脫屑等情形發生,而被一般大眾誤解為傳染病,導致患者生活上除須面臨諸多不便外,還得忍受他人眼光,這樣的困擾往往讓患者在求職時容易遇到困難,此情況就發生在一名王姓患者身上。 運將乾癬性關節炎 求職不易經濟陷困境 當時到皮膚科求診時,王先生的乾癬症狀明顯、範圍很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因雙下肢麻痛,造成行走困難已多年的70歲林女士,近日甚至已無力行走, 經核磁共振診斷為第4.5腰椎管狹窄症。林女士表示「其實多年前就有醫師建議手術,但擔心脊椎手術傷口過大造成術後肌肉疼痛,以及恐懼手術損傷神經而癱瘓,且有骨質疏鬆症,螺釘鬆動後又要再開刀,所以才忍耐多年。」醫師與病人及家屬討論後,決定採用目前最先進的「皮質骨釘中線微創減壓融合術」,手術切口僅5-6公...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位於視網膜正中央、只有約0.02公分厚的黃斑部是主宰視力的重要部位,一旦發生病變,將大幅影響視力。59歲蕭太太日前右眼視力突然出現看出去的景色,像中間破了一個黑洞般,非常不完整。蕭太太趕緊前往眼科檢查,經醫師診斷為「黃斑部裂孔」,且右眼視力僅存0.01,蕭太太接受「玻璃體切除手術合併內限膜轉植術」,術後視力明顯改善,眼睛看出去的黑洞也已消失,免除日後因視網膜剝離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喉癌以聲門癌佔最大宗,常見以聲音沙啞、呼吸困難為關鍵症狀。喉癌可早期發現,所以若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癒後效果可不錯!苗栗一位65歲的王先生,三個月前開始聲音沙啞、喉嚨不舒服,起初以為是感冒引起或是年紀大而聲音不宏亮了,因此不以為意。後來發現聲音越來越沙啞,因此到耳鼻喉科就診,經檢查發現竟是罹患「喉癌」。大千健康醫療體系舒康診所耳鼻喉科醫師黃山崧表示,喉癌是男性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臺灣女性生性保守、害羞,私密處生病了總是難以啟口,不好意思就醫,尤其是年長女性。長達10年受尿失禁所擾的40歲張媽媽,因聽聞周邊許多親友產後也有類似症狀,即便生活中需經常更換護墊,有時甚至產生異味,仍選擇置之不理,直至日前因搬重物不慎在眾人面前漏尿出糗,令她十分羞赧,下定決心赴醫治療「濕」守問題,經醫師確診為「應力性尿失禁及膀胱脫垂第三期」,透過陰道單切口懸吊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雖日前已過「立秋」,但此時空氣乾燥,氣溫仍偏高,俗稱「秋老虎」,身體容易疲倦、乏力等,尤其是在大太陽底下工作、頻繁的進出冷氣房,人體體溫無法調解,容易產生頭暈、噁心等症狀;尤其在激烈運動後,往往肌肉痠痛,但若疼痛越來越嚴重,就必須小心「橫紋肌溶解症」,嚴重會導致腎臟機能損傷,甚至引發急性腎衰竭的危機。中醫師教提神解暑的「生脈飲」妙方,調和身體狀態。建議可多飲清熱消...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近年逐漸增加慢性腎臟病的患者,當腎臟功能衰退,身體無法維持正常新陳代謝,體內廢物無法由尿液排出,積存體內,導致種種不適症狀就是「尿毒症」。已經洗腎10年的黃先生,5年前開始出現全身搔癢的極重度情形,甚至出現類似膿包的尿毒痘,經常癢到無法入睡且搔抓到全身是血,無論照光治療、擦止癢藥膏都沒有效果,嘗試各種西藥都無法改善。後來經過口服科學中藥包輔以止癢藥浴包與藥膏塗抹,...
2019-08-15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想減肥,你都做哪一種運動?專家常建議多運動,但你知道哪種運動對先天帶有較多肥胖基因的人有益嗎?由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臺北榮民總醫院等學者刊登於 《科學公共圖書館·遺傳學》 (PLOS Genetics) 的研究顯示,有幾種運動可有效降低肥胖基因對人體的影響,尤其是慢...
2019-08-15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癌症最常見的症狀是什麼?就是沒有症狀。等到症狀出現時,腫瘤通常就滿大顆了。」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鍾智淵一語道破癌症的可怕之處。隨著醫療進步,像是乳癌、肺癌等癌症,都變得越來越像慢性病,存活十幾二十年以上的,大有人在。不過,胰臟癌難發現、難治療、進程又快的特性,卻使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