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下降怎麼辦?吃什麼可增強免疫力?營養師列「3大逆齡飲食」
免疫系統是重要防護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支默契十足的球隊,每位成員之間高度依賴彼此協同默契,才能在面對敵方各種攻守時保持最佳狀態,贏得精采賽局。而教練是整個球隊的靈魂人物,如果教練失誤或指導不當,整場比賽就可能因此失分。
同樣地,各個器官系統必須協同合作,才能保持最佳的運作狀態,其中,免疫防禦系統對整體健康影響尤其深遠,這是因為免疫系統就如同球隊的教練一樣,總是站在第一線協調各器官,同時負責抵禦有害物質的入侵,是人體重要的防護系統。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就像球隊的教練會變老,判斷力可能會失準,我們的免疫防護系統也會逐漸變弱,導致「免疫力衰退」(immunosenescence)的現象發生。為了能夠讓大家更好理解免疫力衰退這個概念,我們先來認識身體的兩大免疫系統:「先天免疫」與「後天免疫」。
- 先天免疫:這個系統是我們天生具備的防護守門員,協助身體抵擋細菌、病毒或微生物等各式各樣的病原體入侵。這個堅實的守門員團隊包含生理屏障和一些特定的免疫細胞,像是巨噬細胞、嗜中性白血球、樹突細胞和自然殺手細胞等,當外來威脅出現時,這些免疫細胞能夠在最前線與第一時間出擊、攔截與清除。
- 後天免疫:前線有了守門員還不夠,面對複雜的環境,我們需要具有學習能力的後援部隊。後天免疫系統包含特定的淋巴細胞,像是B細胞和不同類型的T細胞,彼此合作協調,能夠辨識並牢記特定的病原體,當同樣的外敵再次現身時,就能以更快、更有效的方式回應,啟動一連串的防禦反應。
延伸閱讀:
免疫力太強也傷身?營養師教「飲食5招」不怕免疫細胞殺紅眼
科學家發現,免疫力衰退會深深影響我們的「先天免疫」守門員與「後天免疫」後援部隊,造成各種免疫細胞的類型、數量與功能發生巨大轉變,這種免疫系統的不平衡可能使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也與老化相關的多種疾病有關,像是神經退化性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疾病等,甚至也會提高新冠病毒的感染風險,使年紀漸長的組織器官衰退與死亡。
隨著年齡漸增,體內的促發炎物質也會逐漸增多,這類物質就像一群「麻煩製造者」,擾亂身體各個系統和諧運作,包含免疫防禦系統與腸道微生物生態,也會妨礙老舊細胞的汰換更新,以及限制細胞能量生成,進而阻礙身體各個系統「除舊布新」的正常運作。
不過,研究百歲長壽人瑞的專家發現,除了先天「基因」之外,長壽者的免疫系統具有一些特點。首先,他們體內擁有較多的抗發炎物質,能夠有效減少老化引起的「麻煩製造者」,平衡身體的發炎狀態。
其次,他們的自然殺手細胞(防護守門員)數目與活性較高,有助於提高免疫的防禦能力。我們若想和長壽者一樣擁有這些免疫系統優勢,可以透過生活型態與飲食調整,消除「麻煩製造者」從而減少體內的發炎程度,同時增加可清除外來病菌的免疫細胞數量與功能,就能減緩免疫力衰退的速度,減少其對身體的不良影響。
延伸閱讀:
缺乏「維生素D」不只骨質疏鬆!醫揭「4大隱藏危機」恐讓免疫力下降
導致免疫力衰退的因素
1. 超加工食品
喜歡含糖飲料、玉米脆片、薯條以及包裝零食等「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嗎?已有許多研究顯示,長期食用這類超市裡隨處可見且方便可口的食品,不僅會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等健康風險,還可能對免疫系統平衡造成損害。
超加工食品通常經過高度的加工,成分中幾乎已不包含天然的食材或營養素;為了延長保存期限或增加適口性,通常也會添加保色劑、穩定劑、甜味劑、色素等添加物,或是含有大量的油、鹽和糖。研究發現,這類食物缺乏足夠的膳食纖維,可能會破壞腸道菌相平衡,增加發炎與氧化壓力,從而影響免疫細胞的組成,干擾免疫系統的平衡。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營養師通常不建議大家長期食用這類型的食品,然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不太可能完全避免加工食品,偶爾吃一些,其實並不會對健康造成太大的問題,但關鍵在於掌握均衡飲食的原則,例如試著每天增加一些新鮮食材,減少或取代超加工食品的比例,漸進性地提升整體的飲食品質。
2. 靜態的生活習慣
疫情嚴峻時,你我都遵守防疫規定,減少外出以降低染疫風險,這也導致運動頻率的下降。但隨著疫情逐漸趨緩,你是否重拾運動習慣了呢?活動量減少,不僅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危險性,許多研究更認為,也可能對我們的先天免疫與後天免疫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導致免疫力提前衰退。
早期一項臨床研究資料指出,生活方式較靜態、每週運動未滿3次且每次不足20分鐘的年長婦女,相較於每天至少進行1小時有氧運動長達5年者,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顯著較低,淋巴球增生情形也較少。
此外,一項來自英國的研究,分析了125名年齡介於55至79歲的業餘自行車手,他們的血液與20~36歲的成年人相比,擁有相似的免疫T細胞數量,且身體處於較低的發炎狀態,表示免疫力衰退的跡象相對不明顯。
換句話說,想要免疫力好,就要動一動。根據我國飲食指標的建議,成年人每週應至少要有150分鐘會流汗、感到稍微喘不過氣,但仍然能夠談話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量。營養師建議,可將這些身體活動平均分配在1週中,每天累積至少持續10分鐘以上。而高齡者更應該依照自己的身體狀況,增加活動量,以達到這個目標。
補充免疫活力的飲食
1. 地中海飲食
研究發現,居住在地中海沿岸國家的民眾,擁有較健康的身體與較長的壽命,這種現象可能與這些地區居民遵循地中海飲食有關。科學家認為,這種以豐富的蔬果、全穀類、豆類與橄欖油為主,減少紅肉或加工肉品等動物性蛋白質的飲食型態,有助於維持免疫系統的功能健全。
英國一項名為NU-AGE的隨機對照研究指出,相較於年輕人,65~79歲之間的年長者骨髓幹細胞的樹突細胞數量確實顯著較少,這種細胞與免疫T細胞的數目增殖與功能有關。該研究團隊讓這些年長者進行一年的地中海飲食,發現他們的血液中樹突細胞數量並未隨著受試者年齡增長而減少,顯示地中海飲食可能有助於維持免疫細胞的數量,以利免疫反應的正常運作。
地中海飲食以大量植物性食物為選食特色,富含抗氧化成分,或許有助於降低體內的發炎反應、氧化壓力與DNA損傷,也能透過影響腸道菌群的組成與數量,對於免疫系統的平衡帶來正向的健康效果。
2. 鋅
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促進生長、維持正常的嗅覺與味覺、調節內分泌等功能,而對於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與維持,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科學家發現,鋅缺乏會導致我們胸骨下方的免疫器官「胸腺」無法產生活化T細胞分化成熟時所需要的物質,影響後續免疫細胞的功能與免疫系統的活化。
早在1998年一項隨機對照的臨床研究就發現,給予高齡者每天25毫克的鋅補充劑3個月,可以顯著增加調節免疫反應與清除外來物質的T細胞數量。不過營養師在這邊要提醒大家當「鋅」,請務必在與醫師或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鋅補充劑的使用,以避免鋅過量所引發的健康危害;而從食物攝取鋅,通常無需擔心攝取過量的問題。一般來說,肝臟、魚肉和瘦肉等動物性食材都是高鋅食物,而且人體也有較高的吸收率和利用率。
3. 其他與免疫系統正常運作有關的營養因子

最後,如果想要了解自我的免疫系統防禦能力與功能狀態,可前往醫院進行血液檢查。而平常可以依據個人狀況,尋求專業營養師進行個人化飲食諮詢,透過飲食調理減輕免疫力衰退對健康的潛在影響。
(本文摘自/吃出青春抗老力,健康儲值從餐桌開始!:三位營養專家的科學抗老新提案,器官導向×系統拆解×實作食譜,教你從餐桌累積健康資本,延續青春活力!/臉譜出版)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