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食譜》夏天喝水難解渴?中醫自製「益氣消暑方」泡茶加1物超退暑

有食譜》夏天喝水難解渴?中醫自製「益氣消暑方」泡茶加1物超退暑

2025/7/9
台灣夏季高溫動輒超過30度,各年齡族群皆須慎防熱傷害,若未及時妥善處理中暑症狀,嚴重時可能導致器官衰竭,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中醫師提醒,中暑可分為傳統型與勞動型兩大類,各有不同的高風險族群與症狀表現,並整理中暑的成因、症狀與緊急處理方法,讓民眾安心度過炎炎夏日。

光華馬光中醫診所中醫師郭家榕表示,中暑是指當人體因環境高溫或劇烈活動,吸收或產生過多熱量,而無法有效散熱時,導致體溫持續升高,引發組織細胞受損,甚至使器官喪失正常功能的危險狀態。

延伸閱讀:
喝什麼茶最能降血壓?紅茶、綠茶⋯都不是!醫推薦「這款茶」還能抗癌

中暑可分為傳統型、勞動型兩類

郭家榕說明,中暑可分為兩大類型,分別是傳統型中暑和勞動型中暑:

  • 傳統型中暑:傳統型中暑主要發生在有慢性病史的年長族群,通常是在高溫環境下暴露數天後,因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常而無法正常散熱。
  • 勞動型中暑:勞動型中暑也被稱為運動型中暑,則常見於濕熱環境中的勞力工作者或從事激烈運動的健康年輕人,高強度活動造成內生性產熱增加,加上濕熱環境阻礙散熱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型中暑患者皮膚通常乾燥無汗但高溫;而勞動型中暑患者則持續出汗且體溫升高。郭家榕指出,若未即時處理,中暑可能引發休克、多重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的併發症。

延伸閱讀:
早餐來顆「荷包蛋」怎麼煎?5招煎出「超完美荷包蛋」先加1物不黏鍋

中暑緊急處理與降溫方法

郭家榕提到,中暑初期會出現熱衰竭症狀,包括頭暈、噁心、嘔吐、大量出汗、無力倦怠、臉色蒼白、心跳加快、腹瀉和視力模糊。若未及時治療,病情會惡化為中暑,出現意識不清、體溫超過攝氏40度、呼吸困難,甚至昏迷。

郭家榕強調,當發現有人出現熱衰竭症狀時,應立即將患者移至陰涼處躺下休息,移除鞋襪和不必要的衣物以增加散熱,並補充充足水分。若已出現中暑症狀,應立即撥打119,並在等待救援時進行冷卻降溫。

郭家榕說:「冷卻降溫可用冷水擦拭皮膚,同時使用風扇加速散熱,並在頸部、腋下、鼠蹊部放置冰袋幫助降低中心體溫,但千萬不要使用大量酒精擦拭皮膚,因為可能導致異丙醇經皮吸收中毒。」

自製中藥消暑茶飲預防中暑

夏季防暑可以喝什麼解暑?郭家榕建議,可沖泡西洋蔘益氣消暑茶:

【西洋蔘益氣消暑茶】
材料:西洋蔘1錢、荷葉0.5錢和菊花0.5錢
作法:將這些藥材放入茶壺或保溫杯中,加入300~400毫升熱開水沖泡即可。

這款茶有助於補氣養生、清暑退熱,特別適合炎炎夏日每天飲用。但郭家榕提醒,胃腸虛弱者在沖泡後最好先將菊花撈出,以免因寒涼屬性而刺激腸胃,引起不適。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