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來臨,也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中醫師指出,俗諺有云:「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補冬不如補霜降」,民眾在霜降後、入冬前,應把握節氣入陰封藏的黃金時段,順勢修復身體舊傷,同時強化心腎功能。《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中醫師分享霜降的養生方法。
霜降來臨,也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中醫師指出,俗諺有云:「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補冬不如補霜降」,民眾在霜降後、入冬前,應把握節氣入陰封藏的黃金時段,順勢修復身體舊傷,同時強化心腎功能。《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中醫師分享霜降的養生方法。
秋天想要瘦身,可別讓「秋燥」壞了你的減重大計!中醫師提醒,秋天氣候乾燥,容易耗傷人體津液,容易引發秋燥,導致呼吸道不適、皮膚乾燥及便秘等問題。減重過程中,體內水分流失較快,需注意「滋陰潤燥」,以「養陰」為主。《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減肥迷思以及至正確的減肥方法。
在現代社會中,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工作與人際壓力使得焦慮、失眠、情緒不穩成為常見困擾。與其依賴藥物安眠或情緒穩定劑,愈來愈多的人開始尋求天然、溫和的方式來調整身心。在這樣的背景下,「藥食同源」的中醫觀念再次受到重視,特別是一些具有抗壓與安神效果的中藥食材,已成為天然、可持續的養生策略之一。《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營養師林敏玲分享中藥入菜及其功效。
「寒露」是24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5個節氣。2025年寒露落在10月8日。節氣名稱源自「時露寒冷,而將欲凝結」,象徵氣溫逐漸轉涼,標誌著從秋天早晚溫差大的時期,慢慢過渡到寒冷的冬季。中醫師說明,寒露養生應注意溫差大,同時推薦潤肺茶飲、舒暢肺氣的穴道保養。
為何有人大吃仍苗條,有人喝水也胖?中醫認為,肥胖不只與飲食有關,更與體質失衡密切相關,很多人減重失敗,關鍵在於未分辨「虛胖」或「實胖」。《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中醫師分享虛胖與實胖的差別,針對不同體質調理,才能真正有效減重,達到瘦身不易復胖的效果。
40歲小陳在機械廠工作,常接觸潤滑油和化學清潔劑,最近雙手開始出現水泡並伴隨刺癢的感覺,不慎搓揉後發生脫皮及疼痛,甚至皮膚出現乾裂疼痛,求診皮膚科醫師才知道是汗皰疹。後續,由朋友介紹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中醫科門診就醫,醫師針對其雙手水泡以清利溼熱藥材調理體質,歷經約3個月改善症狀,終於讓小陳重新回到工作崗位。
秋分是24節氣中第16個節氣,也是秋季的中分點,約落在每年9月23日前後,代表這一年已經過了四分之三了。秋分此時太陽直射赤道,太陽到達黃經180°,一天24小時晝夜均等,皆是12小時,古人有云:「秋分者,陰陽相半也。」中醫師提供秋分養生法,緩解秋燥不適症狀。
「秋分」是24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2025年落在國曆9月23日。中醫師指出,秋季防風寒之關鍵點在頸椎,要避免感冒與落枕上身,而秋燥亦不利自律神經失調者,可多喝百合浮小麥茶,養心安神。《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中醫師分享秋分的養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