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我的心臟有時候突然砰砰跳,還跳很快!」小心,可能就是心房顫動的徵兆。根據統計,80歲以上的高齡族群,心房顫動的發生率高達10%,患有心房顫動的病人,中風機率更是一般人的5倍,不可輕忽心房顫動帶來的威脅。對此,醫師分享心房顫動的相關衛教,並且分享測心律、穩心律和防血栓的秘訣,幫助民眾守護心臟健康。
「醫師,我的心臟有時候突然砰砰跳,還跳很快!」小心,可能就是心房顫動的徵兆。根據統計,80歲以上的高齡族群,心房顫動的發生率高達10%,患有心房顫動的病人,中風機率更是一般人的5倍,不可輕忽心房顫動帶來的威脅。對此,醫師分享心房顫動的相關衛教,並且分享測心律、穩心律和防血栓的秘訣,幫助民眾守護心臟健康。
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即將到來,此時氣溫與濕度高,使濕邪、熱邪交互作用,可能導致消化不良、肌肉痠痛、水腫,天氣忽冷忽熱,容易進一步誘發皮膚敏反應、呼吸道疾病等。中醫師建議,不防自製藥膳湯與茶飲,及按壓位於下肢的「豐隆穴」、「三陰交穴」、「太衝穴」,幫助去除濕氣,增進健康。
近日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造成台股指數暴跌2,065點,股市重挫整片綠油油,讓無數投資人心碎不已。面對股市災情這種高壓情境,人們可能因財富損失而情緒低落、心慌、焦慮甚至失眠,中醫師指出,情緒與肝氣有關,建議可以透過穴位按摩3部位幫助舒壓,有效解鬱悶喘過氣。
春季的氣溫忽冷忽熱,白天舒適宜人,清晨及夜間卻又低溫。中醫師指出,隨著氣溫波動大,臨床上常常遇到民眾有手腳冰冷的困擾,尤其對於老人家或慢性疾病患者來說,這種不適可能是體內陽氣虛弱,氣血循環不良的表現,建議可透過穴道按摩來促進末梢血液循環,能有效改善手腳冰冷的情況。
春末清明來臨,許多人受潮濕天氣影響,會出現水腫、疲倦等症狀,女性民眾則易有白帶困擾。18歲的張姓女同學平時嗜吃甜食、冰品紓壓,並時常熬夜唸書,形成中醫所講的中焦脾胃功能衰退,進而造就濕性體質,加上前陣子頻繁下雨,水氣增加,導致體內濕氣加重,分泌物增量,因不想再服用抗生素及外用藥膏,轉而求助中醫調理。
乍暖還寒的天氣,正代表春天來了,萬物復甦,氣候開始回暖,卻也是許多人皮膚開始癢的季節。春天的天氣型態相當不穩定,溫差相當大,尤其因為季節轉換,溫度以及濕度都有很大改變,更容易導致一些敏感族群開始出現皮膚不適,出現各種惱人的皮膚狀況,其中又以濕疹的患者最多。
家裡的小孩瘦巴巴的,食慾不好,厭食又挑食還只喜歡吃零食?中醫師建議,今年兒童節,爸媽們不如陪孩子們一起在家DIY,利用孩子愛吃的棉花糖加上健康果乾,簡單6步驟就能做出好吃好玩、色彩繽紛又健康的中藥棉花糖,更有健脾開胃功效,適合喜歡暴飲暴食或吃重口味後容易出現腹脹消化不良,噁心嘔吐和便秘的小孩。
在繁忙的照護工作中,腦袋經常像塞車一樣擁擠、混亂嗎?醫師表示,當壓力大時,可以試試幾個簡單的腦袋「放空」技巧,讓自己快速「重啟」。而且不用深呼吸,保持自然呼吸即可。《優活健康》特摘此篇,分享放鬆的技巧,放空的重點是讓自己稍微喘口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