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早期診斷重大突破!台北榮總發佈跨國研究發現,抽血檢驗就能揪出高風險族群,準確率甚至高達93%,有助及早診斷、及早治療。85歲鄭先生為退休人士,之前和家人去韓國旅遊時迷路,平常也有失憶、夢遊,且出現重複問問題的情況,後續在家人的陪伴下至台北榮民總醫院檢查,經抽血發現罹患輕度「阿茲海默症」。所幸,目前鄭先生透過打針、吃藥積極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許多。
阿茲海默症早期診斷重大突破!台北榮總發佈跨國研究發現,抽血檢驗就能揪出高風險族群,準確率甚至高達93%,有助及早診斷、及早治療。85歲鄭先生為退休人士,之前和家人去韓國旅遊時迷路,平常也有失憶、夢遊,且出現重複問問題的情況,後續在家人的陪伴下至台北榮民總醫院檢查,經抽血發現罹患輕度「阿茲海默症」。所幸,目前鄭先生透過打針、吃藥積極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許多。
老年人悶悶不樂、記憶力差, 是憂鬱還是失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不適加上孤寂感日與遽增,讓長輩憂鬱情緒上身,而憂鬱症與失智症初期難以分辨,都可能出現對事物記不清楚、不太願意社交及說話,甚至個性與過往大不相同。《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精神科醫師提醒,老年憂鬱症所造成的假性失智症狀,常容易被忽視。
現代人因為生活、工作、家庭等壓力,影響到睡眠品質,然而你知道良好的睡眠品質,除了跟健康有密切有關,甚至對失智也存有關聯嗎?睡眠不良、不足,不但白天精神不濟、償還睡眠債,也存有失智風險,為此,不要小看睡眠這動作。 翰鳴堂中醫診所莊可鈞中醫師表示目前已知大腦類澱粉斑的大量沈積是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的主要病變 而且出現失智症狀的前20年左右就開始慢慢堆積,直到堆積量大到讓大腦無法負荷才發病。根據研究統計,睡眠和人體的健康息息相關,對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代謝系統等都具有影響,而充足的睡眠能夠調節自律神經,對新記憶的形成和保留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大腦整體功能退化,患有失智症的長者逐漸失去分辨時間的能力,生理時鐘的混亂進而導致長者出現白天昏昏欲睡、晚上卻精神充沛的情況,不僅對失智長者的身體產生負面影響,也使得同住的家人或照顧者無法好好休息。 莊可鈞中醫師說失智症屬於中醫「呆病」、 「癡呆」、 「健忘」的範疇。其類似病證,最早記載于《黃帝內經》,「 血並於下,氣並於上,曰之善忘」。 「癡呆」這一病名是明末醫學大家張介賓首次提出,其言:「癡呆證,凡平素無痰,而或以鬱結,或以不遂,或以思慮,或以疑貳,或以驚恐,而漸至癡呆」。隨著年紀越大,人體衰老,逐漸氣血陰陽失調。在中醫生理學觀點中,腎為先天之本,與人類基因遺傳因素有關。腎藏精,精生髓,而腦為髓海,故腎與大腦功能密切相關。腎虛精虧導致腦髓空虛,脾失健運使水濕凝聚成痰濕,也無法化生氣血,痰濕又阻遏氣血運行,氣虛血瘀導致腦絡阻滯則使腦髓失養、神明失用,又心藏神、主神明,所以腎、心、腦、脾等臟腑虛衰與失智症的發生相關聯。針對失智症病人腦部的實質病變與功能異常,中醫多從心腎為主軸,以活血化瘀、祛痰開竅、寧心安神的中藥和針灸穴位治療。而依失智症的病程進展,會因為症狀和嚴重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治療目標。 總體上失智症屬於本虛標實的一種病症,其中多以腎虛為本,痰濁、瘀血為標。因此從“腎”防治失智症是一種中醫的處置方式。因為腎中精氣與腦髓、祌智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 依據中醫的理論「腎藏精,主骨生髓通腦」,因此腎精足時,腦髓充足,耳聰目明;反之腎精虧虛時,則腦髓失養,筋脈失濡養容易導致善忘,拘急痙攣、震顫抖動等症,日久則骨枯腦髓空減,經脈阻滯不暢,導致氣血不行,而出現失智、肌肉強直、活動障礙等與神經退行性疾病相類似的症狀和體徵。 中醫治失智「專病專藥」依以下常見體質分型 清代著名醫家汪昂所編寫的《醫方集解》提到:「人之精與志,皆藏於腎,腎精不足,則志氣衰,不能上通於心,故迷惑善忘也。」認為心腎兩氣與本病有密切相關。在清代名醫程國彭所著的綜合性醫書《醫學心悟》則說:「腎主智,腎虛則智不足。」說明腎精虧損,髓海漸空,是主要病機。 莊可鈞中醫治療會按照常見的證型分類來對此病辨證論治,下面是常見的體質分型: 1. 髓海不足型:症見頭暈耳鳴,懈怠思臥,齒枯髮焦,步行艱難,舌體瘦而色淡,脈象細弱。治療上以滋養肝腎,填精補髓為主。 2. 脾腎兩虛型:症見表情呆滯,氣短懶言,口涎外溢,食少那呆,大便稀溏。治療上以補益脾腎,化濕開竅為主。 3. 肝風內動型:症見頭痛眩暈,心煩少寐,舌強言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治療上以滋陰降火,平肝息風為主。 4. 心火亢盛型:症見心煩意亂,多夢少寐,面紅目赤,語言錯亂,尿黃短赤,大便乾,舌質紅苔黃,脈弦而數。治療上以清熱瀉火,鎮靜安神為主。 5. 濕痰阻竅型:症見頭重如裹,表情呆滯,喃喃自語,或終日無語,腹脹不食,口多痰濁,舌苔膩,脈沉滑。治療上以化濕降濁,益氣開竅為主。 莊可鈞中醫治療失智症的措施除了中藥治療外還可利用「針灸穴位」治療。「針灸」具有疏通經絡, 調和陰陽,扶正祛邪的作用,對老年病具有較好療。督脈是奇經八脈之一,督脈位於背後中脊,統管諸陽經脈,與六陽經有聯繫,是「陽脈之海」,故謂之「督」。「督脈」與腦、髓、骨息息相關,所謂「腎主骨生髓」、「腎藏精,精生髓,髓養骨」、「腦為髓之海」。以「督脈」-腦系統為物質基礎 , 運用「通督」為治療失智手段,可以運用「百會」、「印堂」、「風府」等穴位以達到通督啟神的作用。 推薦茶飲 : 舒眠健腦茶 材料:浮小麥5g、炙甘草3g、紅棗2g、百合3g、天麻3g 作法:將上述藥材洗淨加入1000cc的水煮沸後,放涼即可飲用 功效:味道清淡、香甜、性質溫和,可幫助緩解情緒入睡。
失智症治療大突破!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19日表示,有一款「阿茲海默症新藥」通過審查,為20年來首款阿茲海默新藥,且不同於過往症狀治療,是首款可移除類澱粉、延緩神經元死亡的藥物,為醫學上的重大突破。呼籲民眾,若有短期記憶衰退症狀,務必盡早就醫,以便及時用藥。
失眠是現代人的文明病,與睡眠呼吸中止症同為國人最常見的睡眠障礙問題前2名,但有研究指出,睡眠品質不佳可能加速大腦認知功能退化,進而提升失智症風險。根據全台首份「睡眠與失智白皮書」調查顯示,失眠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失智風險,將較正常人提高3倍,若未即時篩檢,可能對後續健康及治療照護造成大影響。
年輕型失智症好發65歲以下,但這些患者通常是家庭經濟支柱,一旦生病常因擔心影響工作而隱瞞,拖延病情反而導致錯失黃金治療時機!《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神經內科醫師提醒,罹患失智症不要害怕,若能在初期調整生活習慣,補對營養,不僅能阻止病情惡化,治療資源也較多,可以幫助病友維持正常工作及生活。
近年來,「麥得飲食」成為頗受歡迎的飲食方法,這種飲食法是結合地中海飲食和得舒飲食,主要以天然、植物性食物為主,對於保護心血管和降低失智症風險具有重要作用。更有研究顯示,這樣的飲食能改善心血管健康,還能有效延緩神經退化過程,有助於保護腦細胞並提升認知功能。
年輕時身體健康,吃東西偶爾暴飲暴食、高油高鹽,只要吃稍微清淡一些就能調整恢復正常身體狀態,不過到了某個年齡後,身體復原能力不再立竿見影,及早開始健康飲食相當重要。《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專家建議健康飲食最好在「這年齡」前開始吃,可避免老年認知功能退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