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新藥誰能用?「樂意保、欣智樂」差在哪?使用條件、費用一次看

失智症新藥誰能用?「樂意保、欣智樂」差在哪?使用條件、費用一次看

2025/7/3
日前,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傳出已罹患失智症5年,直至其妻子林靜芸於新書提及才對外證實,引發大眾關注失智症照護。2025年6月,兩款阿茲海默症新藥在台上市,寫下失智症治療新里程碑。《優活健康網》特別採訪失智症權威醫師,整理失智症新藥療效與價格、使用條件及如何申請施打⋯⋯讓你一次看懂。

本篇文章目錄

失智症就是阿茲海默症嗎?

新光醫院精神科主任許維志表示,失智症並不是單一疾病,而是一種症候群,主要由於大腦神經細胞受損或死亡,導致記憶、語言、判斷、情緒等多項認知功能逐漸退化,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與自理能力。

許維志說明,失智症原因可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前者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症(AD),約佔所有失智症的60~70%,其特徵是大腦累積β類澱粉樣蛋白及神經纖維糾結,造成腦細胞退化與凋亡;後者則是因其他疾病或外部因素,例如腦血管病變、腦外傷、感染或代謝異常等,間接損傷大腦所引起的失智症。

延伸閱讀:
親自替失智夫開刀⋯崩潰淚灑手術房!林靜芸:這是我開過最難的手術

失智症新藥有哪些?

衛福部食藥署已核准2款專適用於阿茲海默症早期患者的針劑新藥,包括「樂意保」(Leqembi)、「欣智樂」(Kisunla),皆屬於單株抗體藥物,需透過靜脈注射,可透過免疫機制清除大腦中累積的β澱粉樣蛋白沉積物,有助延緩腦神經細胞退化,是台灣20年來首次引進針對阿茲海默症病因的治療新藥。

《優活健康網》以下比較兩款阿茲海默症新藥的不同之處:

  • 樂意保(Leqembi)
    • 日本衛采(Eisai)與美國百健(Biogen)共同研發
    • 施打方式:每兩週靜脈注射1次,完整療程約18個月後,可改為每月注射1次
    • 療效:類澱粉蛋白累積較低的早期患者,認知與功能退化速度可減緩至51%,約可延緩3年進入中重度失智的時間。
    • 特點:需持續施打維持藥效,期間需透過核磁共振(MRI)監測副作用。
  • 欣智樂(Kisunla)
    • 由美國禮來藥廠(Lilly)研發
    • 施打方式:每月靜脈注射1次
    • 療效:約66%患者在1年後可完全清除腦中β澱粉樣蛋白,其餘患者約需1.5年。完全清除後,可暫停施打,但需定期追蹤。可降低約50%進展到中度失智的風險,或延緩病程約4〜5年。
    • 特點:治療目標是「清除澱粉樣蛋白後停藥」,降低長期用藥負擔。

image

延伸閱讀:
都是失智症⋯阿茲海默、帕金森和「路易氏體」怎麼分?醫揭關鍵差異

失智症新藥適用對象、時機?

並非所有失智症患者都適用這些新藥。許維志強調,目前兩款新藥所取得的適應症,皆為「須是類澱粉蛋白沉積所引起的失智症」,也就是阿茲海默症,且使用條件嚴格。用藥前須符合以下資格:

  • 病程診斷:已出現輕微症狀,符合年齡限制,並經腦部磁振造影診斷為「早期阿茲海默症」。
  • 正子斷層掃描(PET):確認大腦中有β澱粉樣蛋白沉積。
  • 基因檢測:帶有易出血的ApoE基因者,非新藥適用對象。
  • 無重大出血風險:如腦出血病史、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者或其他禁忌症。

許維志指出,阿茲海默症新藥需在病程早期使用才有明顯延緩效果,疾病中晚期因大腦中的類澱粉蛋白已沉積過多,神經細胞損傷嚴重,即使施打新藥也難以發揮治療效果。目前包括台北榮總、亞東醫院、成大醫院、新北市土城醫院等多家醫療院所,皆已正式開放施打。

失智症有健保給付嗎?

目前健保尚未給付。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創辦人徐文俊表示,其中失智症新藥「欣智樂」已申請健保審查,預計2025年底前會經健保署、專科醫藥專家共同討論,若經核准後可望由健保給付,提供失智症患者更多治療選擇。

失智症新藥自費費用?

依兩款阿茲海默症新藥的完整療程約18個月評估,費用約新台幣100~150萬元。

失智症新藥療效?

徐文俊說明,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用藥18個月後,平均可延緩整體病程5~7個月,實際效果會因個人體質、病程進展與用藥順從性而異。根據臨床研究結果,有約3成患者在療程後,甚至能完全清除腦中的β澱粉樣蛋白沉積。

徐文俊強調,新藥並非「治癒」疾病,僅能延緩病程。由於療程結束後若無持續用藥,新生成的類澱粉蛋白仍會累積。目前研究時間仍在持續拉長中,針對失智症患者是否可以持續用藥,未來可望有更新進展。

失智症新藥如何申請施打?

若患者想施打失智症新藥,徐文俊指出,治療前須先接受PET正子斷層掃描,確認腦中確實有β澱粉樣蛋白沉積,符合上述條件的「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並經醫師評估身心狀態及心智功能是否適合治療,才可用藥。患者需到醫院進行靜脈注射,且治療期間需定期透過核磁共振(MRI)監測腦出血等可能的副作用。

徐文俊提醒,雖然新藥能延緩病程,為患者與家屬帶來希望,但高昂的治療費用仍是沉重負擔。由於健保尚未給付,建議民眾評估自身經濟狀況及疾病期別,與專業醫師充分討論,再決定是否使用。

早期失智可以治療嗎?

徐文俊提醒,阿茲海默症新藥在疾病「早期」開始治療效果最好,相比等到明顯退化後用藥,更重要的是提早發現、及早篩檢。建議民眾50歲後應保持健康作息、穩定控制慢性病,並隨時留意是否出現失智症10大警訊

「一旦出現記憶力衰退等症狀,應盡早找神經內科醫師評估,確認失智症病因是屬於無法逆轉的原發性退化,還是缺血性腦病變、甲狀腺疾病、缺乏維生素B12等可逆性原因。」徐文俊呼籲,早期篩檢與正確診斷,才能及早把握治療機會。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