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突出

萬芳醫院與韓國釜山Hu Hospital攜手合作 脊椎微創內視鏡進入國際同步時代:1公分切口、隔天出院成為常態

萬芳醫院與韓國釜山Hu Hospital攜手合作 脊椎微創內視鏡進入國際同步時代:1公分切口、隔天出院成為常態#椎間盤突出

腰痠背痛、下肢麻痛是許多現代人的困擾,嚴重時甚至連坐下、走路、咳嗽都會痛得難以忍受。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神經外科近年持續精進「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Endoscopic Spine Surgery)」技術,不僅以約1公分切口即可完成手術,還能讓大部分患者在隔天出院、快速回到生活,大幅降低傳統手術帶來的長期不便。 近期,萬芳醫院更與韓國脊椎名院釜山Hu Hospital Spine Center建立策略合作,透過病例討論、術式觀摩與品質指標交流,打造國際同步的治療模式 Hu Hospital是全球「單側雙通道內視鏡(UBE)」技術的領航者,每年執行超過1,000例手術,並吸引超過20國醫師前往觀摩進修。此次合作,讓北部地區的民眾不必出國,也能享有國際級水準的微創治療。 萬芳醫院神經外科團隊近期就收治一位59歲澳洲籍旅客,他在台灣旅遊時因跌倒引發急性椎間盤突出,導致左下肢劇烈痠麻、難以行走。醫師立即安排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僅90分鐘便完成治療,病人隔天即出院,一週後順利搭機返國,生活幾乎不受影響,顯現技術成熟與流程完善的優勢。 神經外科主任劉恆維指出,微創內視鏡手術不僅切口小、出血少,術後疼痛也較輕微,「多數病人隔天就能下床走路,不必長期穿戴鐵衣般的護具」。他強調,成功的關鍵來自「國際水準的精準選案與標準化流程」,包括術前影像評估、麻醉規劃、術後疼痛控制與復健衛教,每一步都環環相扣。 劉主任提醒,椎間盤相關的典型疼痛常伴隨「下背痛合併坐骨神經放射痛」,從臀部延伸到腿部甚至腳趾,症狀如電流竄過般刺麻,搬重物、久坐甚至咳嗽都會加重不適。當藥物、復健或注射效果有限、已影響睡眠或工作時,就應與醫師討論手術介入。 此次萬芳與Hu Hospital Spine Center的結盟,象徵「一加一大於二」的合作新格局。未來雙方將展開更多臨床研究、醫師交流與品質對接,讓萬芳醫院成為台灣北部地區病人接受國際最新脊椎微創治療的重要據點。院方呼籲,若長期有腰痠背痛或下肢麻木無力,應盡早就醫檢查,別讓小病拖成大問題。透過微創手術,病人能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的生活品質改善。

坐骨神經痛與天氣有關?研究揭「1原因」導致不適感:這族群更明顯

坐骨神經痛與天氣有關?研究揭「1原因」導致不適感:這族群更明顯#椎間盤突出

春天的天氣忽冷忽熱,每當天氣變化時,曾經受過傷的膝蓋、腰部就隱隱作痛,連坐骨神經痛也變得嚴重,讓人不論坐著躺著都不舒服?根據研究指出,低氣壓和高濕度會使組織膨脹,減少神經周圍的空間,可能引起不適感。對此,醫師表示,可以透過採取適當預防和管理措施,緩解因天氣變化引起的不適。

推拿「鬆一下」小心傷脊椎!醫警告「這類人」不適用:最慘恐癱瘓

推拿「鬆一下」小心傷脊椎!醫警告「這類人」不適用:最慘恐癱瘓#椎間盤突出

推拿、指壓、按摩是不少人忙碌之後消除疲憊的好方法,但醫師提醒,如果按摩後發現脊椎異常痠麻,要留意可能是傷到脊椎了!一名年僅21歲的搬家工人林男,某次在按摩師按壓下背時,突感右腳痠麻,過幾天竟軟腳,連油門也踩不了,就醫才發現椎間盤突出已嚴重壓迫神經,所幸經神經外科醫師開刀治療後改善,恢復健康。

椎間盤突出一定要開刀嗎?醫揭「復健運動」緩解疼痛:1情況再手術

椎間盤突出一定要開刀嗎?醫揭「復健運動」緩解疼痛:1情況再手術#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突出痛到不行,內視鏡減壓手術能改善!55歲江先生在一次意外中背部受傷,經歷嚴重背痛2個月,並且因為坐骨神經痛及麻木無法跨步走。當時患者接受了核磁共振檢查,發現五腰椎第一薦椎「椎間盤突出」經醫生建議手術,但因為工作無法長期請假及擔心家計無法負擔,進而接受復健及藥物的保守治療,在幾個月內疼痛的確慢慢減緩,卻未曾消失。

腰痛、手麻⋯椎間盤突出一定要開刀嗎?「4種治療」治不好再考慮

腰痛、手麻⋯椎間盤突出一定要開刀嗎?「4種治療」治不好再考慮#椎間盤突出

曾有研究指出,約有8成的民眾一生中至少有1次下背痛的經驗,尤其越來越多人因為久坐加上姿勢不良,導致腰痠背痛的症狀接踵而來,這些都可能是椎間盤突出前的警訊。若是繼續忽視,當椎間盤突出越來越嚴重,就有可能發生像是間歇性跛行、坐骨神經痛等症狀,當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太久或過於嚴重時,甚至有可能下半身癱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