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

疫情常態化”這群人”風險仍在!近5成癌友確診後曾延誤或中斷治療

疫情常態化”這群人”風險仍在!近5成癌友確診後曾延誤或中斷治療#器官移植

2023年5月8日—繼指揮中心於5月1日走入歷史後,新冠疫情限制正式告終,但對於少數免疫低下族群,新冠病毒仍有嚴重風險。據研究,「免疫低下患者」施打疫苗後的保護力較低,若確診,住院風險較一般人高2.57倍 ,建議施打「長效型單株抗體」再次加強,政府為此族群也數度放寬「長效型單株抗體」的公費施打條件。為提高民眾與病友對於免疫低下族群的防疫認知,台灣癌症基金會、台灣年輕病友協會以及臺灣病友聯盟特別舉辦「生命兩難展」,邀請Duncan、囂搞等五位人氣插畫家聯合開展,展期即日起至5月24日止,藝人黃子佼更獻出兩幅蘊藏兩難故事的手寫字收藏展出,以圖像衛教民眾給病友多一點同理,也呼籲免疫低下病患莫輕忽,應主動諮詢醫師給自己完善保護。 不是怕確診? 擔心的是影響原有的治療! 近五成癌症病患因確診而延誤或中斷治療  全世界約有 2 % 的免疫低下病友,如:器官移植、惡性血液腫瘤、正在接受癌症治療、先天性免疫不全、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藥物、HIV陽性以及洗腎患者等七大族群 。其中居國內十大死因之首的癌症,即時且精準的治療攸關癌友的預後與存活。然根據研究,近五成的癌症病患確診後曾延遲或中斷原有癌症相關治療 ,台大癌醫中心分院血液腫瘤科邱柏儒醫師表示:「隨疫情鬆綁,我們也希望病人能夠回歸常態專心治療,不再因疫情的干擾而擔心回診或外出等,但針對正在或正要接受治療的病人,因為免疫功能低下,身體無法同時承受抗癌治療與新冠病毒的攻擊,就必須考慮先治療哪一個,這也是為什麼目前衛福部仍將免疫低下病患列為追加劑施打與外出配戴口罩的族群之一。」 根據《臨床傳染病》期刊中 亦強調免疫功能低下者應予以個別化預防方法,一般人接種COVID-19疫苗的抗體有效反應可達約92%,反觀免疫疾病患者與惡性腫瘤患者抗體反應為79%、血液惡性疾病患者為50%,甚至器官移植者僅31%。考量此情形,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於 4 月7日起擴大單株抗體公費施打對象,用於預防新冠,呼籲適用的病友都應主動諮詢醫師申請施打。 七大類免疫低下病患染疫後重症風險高 病毒不易清除 住院風險升2.57倍 新冠病毒對癌友的威脅除了影響既有療程之外,對於所有的免疫低下病患而言,住院風險上升2.57倍,住進加護病房提高1.4倍,而院內死亡風險也達1.87倍。邱柏儒醫師說,「因為免疫功能低下,身體長期處於低防禦的狀態,無法有足夠的抗體對抗新冠病毒,這也是為什麼臨床上有滿多病患陽轉陰的時間都比一般人還長,這時候若病情不穩定,住院、併發重症的風險就會升高。」 除了癌症病患,先天免疫不全者與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藥物的病友也需多加留意,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科蔡昀臻醫師說,「有免疫疾病的患者,因為需長期使用類固醇、免疫調節藥物、生物製劑等,免疫系統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也是感染性疾病好發的族群,包含類風溼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與僵直性脊椎炎等。」建議無論是施打新冠疫苗或是單株抗體,都應該積極與主治醫師討論,安排適切的時間施打,給自己多一點保護。 61歲白血病友不慎確診 竟六個月才轉陰因而延誤移植手術 邱柏儒醫師說,去年就有一位61歲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確診新冠後不幸白血病又復發,且新冠病毒竟六個月才轉陰,預計要進行的骨髓移植手術也因此推遲兩個月。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呼籲,免疫低下病友仍應謹慎防疫,除了戴口罩與維持社交距離,接種疫苗追加劑之外,也需要「被動免疫」的單株抗體,將有作用力的抗體注入體內,可直接產生保護力,臨床研究中,施打後追蹤 6 個月可發現感染 COVID-19 相對風險降低 83% 。 「免疫低下跟你想的不一樣,生命兩難展」現正展出! 5位人氣插畫家Duncan、囂搞、消極男子、李白、狗與鹿,將線上創作搬到實體展出,藝人黃子佼也提供兩幅蘊藏兩難故事的收藏獻給病友,歡迎前來一睹他們對生命兩難的獨特詮釋! 日期: 即日起~2023/05/24(三),週一、週二公休 地點: boven cafe(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107巷5弄18號1樓,捷運忠孝復興站步行5分鐘)

親自替兒子拔管、縫製心肺肝臟⋯勇敢媽媽在開刀房教懂醫師的一堂生死課

親自替兒子拔管、縫製心肺肝臟⋯勇敢媽媽在開刀房教懂醫師的一堂生死課#器官移植

台灣推動器官捐贈多年,「死留全屍」的傳統思維卻使得許多亟需器官移植的病患只能強撐病痛,陷入漫長等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學中心泌尿外科醫師賴俊佑在《開刀房的溫暖》中分享了一則動人故事,一位痛失愛子的母親,不僅將兒子器官遺愛人間,更親手「還原」了身體器官,宛若剛出生般完整,令聞者莫不動容。以下為原書摘文:

飛越9千英哩 非洲媽媽來台捐腎救子

飛越9千英哩 非洲媽媽來台捐腎救子#器官移植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Taiwan Can Help再添佳話!西非甘比亞一名59歲母親,不畏新冠肺炎疫情及語言障礙,今年2月飛越9千英哩來台,捐腎拯救在台工作的40歲兒子。手術由林口長庚腎臟移植團隊進行,過程順利,母子術後穩定出院,在她返回甘比亞前夕,長庚特別為他們舉行慶生會,祝福母子未來都有「腎」利人生。40歲的傑先生(Mr.Jarjusey)8年前來台念書,畢業後留在台灣工作,3年前發現有血尿就醫,檢查後發現是「雙側多囊腎合併蛋白尿」,已進展到慢性腎病變第五期,在定期追蹤下腎功能仍持續退化,因此於去年開始接受血液透析(洗腎)。僅會說甘比亞方言 外交部找到留學生當翻譯傑先生洗腎後想繼續工作及保有較好的生活品質,至林口長庚腎臟移植門診進行評估,了解目前法規及台灣移植水準,並與在非洲的家人商量後,決定接受親屬活體腎臟移植,並由傑媽媽捐贈一顆腎臟給他。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爆發,各國邊境封鎖,來台就醫不易,傑媽媽必須透過申請「特殊或緊急專案入台簽證」才能入境台灣。所幸在外交部及衛福部國際醫療管理工作小組與長庚醫院國際醫療中心的協助下,克服簽證申請、國際親屬關係證明等法律文件的跨國認證手續、新冠疫情隔離程序等問題,讓傑媽媽於今年2月抵台,並在隔離及自主健康管理期滿後,前往林口長庚由腎臟科郭彥志醫師安排捐贈前評估。郭彥志醫師表示,依我國規定,腎臟移植需經過詳盡檢查後由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而捐贈前的單獨會談對於僅會說甘比亞當地母語「曼丁卡語(Mandi'nka kango)」的傑媽媽來說是相當大的挑戰,國內翻譯社也未提供此語言的服務。最後在外交部亞非司協助下,找到在台北醫學大學就讀的甘比亞留學生擔任翻譯,克服語言難關。兒子腎臟功能穩定進步 下個月重返工作崗位3月中旬,由基隆長庚泌尿科主任劉冠麟以腹腔鏡手術摘取傑媽媽的左腎(有兩條腎動脈),同時由林口長庚一般泌尿及腎臟移植科主任王敘涵進行腎臟血管顯微重建移植手術後,將腎臟移植給傑先生。手術後母子恢復順利,傑媽媽術後第2天即恢復進食及活動;傑先生於術後第13天出院,定期門診追蹤,每周抽血報告顯示腎臟功能穩定進步,目前透析管路已經移除,下個月即能返回工作崗位。劉冠麟主任指出,腎臟移植不僅摘取器官時為了減短缺血時間,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小心地保留腎臟及其血管輸尿管組織外,腎臟植入受贈者時也須非常仔細地重建動靜脈及輸尿管,盡快讓腎臟恢復功能。術後病患必須規律服用抗排斥藥物來預防排斥反應發生,在輸液平衡、感染預防、藥物濃度調整、血壓血糖控制、營養調整各方面都必須精準,需要結合內外科的專業。林口長庚近5年來,平均每年進行47例腎臟移植手術,佔全國腎移植數量的1/8,且腎臟移植後病患存活率為:一年95.5%、三年93.8%、五年92.4%;腎臟存活率為:一年90.3%、三年85.7%、五年81.9%,成績與歐美並駕齊驅。

換心又兩度罹癌 她存活30年破亞洲紀錄

換心又兩度罹癌 她存活30年破亞洲紀錄#器官移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0年前,23歲的李秀英正值花樣年華,卻在鬼門關前走一遭,因為嚴重心肌病變,到醫院時已呈現休克狀態,醫師告知她的父親,「你女兒需要換心,不然生命會結束。」聽到換心,他的父親除了震驚外,更難以置信的是,人怎麼可以換心呢?然而在振興醫院團隊努力下,李秀英存活至今,成為全亞洲存活最久的換心人。當年對抗排斥藥物的控制 全世界都還在摸索台灣從1987年開始進行心臟移植手術,至今邁入第34個年頭,可說已成為末期心臟病患常規治療,統計至2018年底,全台總計有1073例心臟移植。振興心臟移植小組自1988年7月施行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至今年1月底,已完成537例的心臟移植,年齡含括2.3歲到75歲。30年前,醫療技術尚不發達,要民眾接受換心治療實屬不易,李爸爸知道如果他不同意,就會失去摯愛的女兒,因此抱著恐懼的心情簽下了手術同意書,李秀英成了魏崢院長換心個案中的先鋒,華髮蒼蒼的父親聽到手術成功那一剎那,雙膝癱軟跪地喜極而泣,術後住院期間一直守在病床邊,還不時扮醜搞笑替女兒加油打氣。李秀英成了全亞洲存活最久的換心人,當時對器官移植照顧,尤其是抗排斥藥物的控制,全世界都還在摸索。不只她父親,她自己對於將一個陌生人的心臟移植進自己的體內也有著莫大的疑問與恐懼,就算能順利移植,能不能長期存活下來又是一回事,看到一直守候在病榻旁的父親,那是一種與渺茫希望拉扯的掙扎。挺過化療歷程 「不能辜負給我新生命的人」所幸,心臟移植手術後在醫護人員的細心照料下,李秀英度過10年、20年,現在已經滿30年了,然而器官移植必須長期服用抗排斥藥物,罹癌風險比一般人來得高,在這段期間,秀英連續罹患兩種癌症,但她從來沒有想過放棄或退縮,她忍住淚水勇敢地用堅決的語氣告訴醫師:「我要活下去,我要帶著另一個生命繼續活下去,我不能辜負那個給我新生命的人,我要努力活得更精采!」即使化療過程很痛苦,李秀英用信念度過了一關又一關,因為捐贈者的愛讓她活了下來,如今也要讓她身上的另一個生命繼續延續下去,這一路的風雨讓她更加懂得珍惜生命,她的不放棄精神令人動容。李秀英表示,魏崢院長是她的第二個爸爸,給了她重生的機會,心裡有著滿滿的感謝。魏崢院長看著她30年來一路來的艱辛,心疼地說:「秀英即使兩度罹癌,卻仍不放棄,因為她不能辜負她身上的另一個生命,認真努力地過著每一天,才有了今天的紀錄,其實我最要感謝的人是她,是她幫我們團隊照顧好身體,鼓舞了團隊的士氣!」目前換心人存活最久的世界紀錄是33年,預料三年後,李秀英會是全世界換心最久的紀錄保持人。台灣器捐風氣保守 能等到器官救命的機率不到4%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2019年等候器官移植人數為9997人,而接受器官病人數為375人,亦即能夠等到器捐移植的機率不到4%,大多數患者因等不到救命的器官離開人世。台灣器官移植手術存活率與歐美並駕其驅,甚至振興在心臟移植的存活率還高於歐美,但器捐的風氣卻不及歐美國家。

「像捐衣助人」 母子器捐讓生命傳承

「像捐衣助人」 母子器捐讓生命傳承#器官移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中55歲張女士三年前秉持「成就心靈之美,方得永生不死」的信念,與兒子共同簽屬器官捐贈同意書。另一名56歲擔任醫院志工的洪女士則因考量家人心情有所顧慮,10多年來屢屢猶豫是否該簽署同意書,直到近期遇到民眾分享心路歷程,終讓她跨越心中高牆,決定透過器捐,讓生命與愛延續下去。 「將無用化為有用,何樂而不為」張女士表示,多年前因兒子就讀的學校推廣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小孩回家後與她分享,她也認為「我們都會捐贈用不到的衣服,當死後還能將無用化為有用,何樂而不為呢?」正好與器捐的理念不謀而合,便把握機會將器捐意願註記在健保IC卡上,同時了解人生無常,也時時提醒自己隨身攜帶器官捐贈卡。 擔任醫院志工超過15年資歷的洪女士,在醫院看過許多生死別離場景,早期也一度想簽署捐贈,但受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死無全屍」等東方社會傳統觀念及禁忌影響,遲遲無法下定決心簽署,加上早年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時,需要兩位家人簽名,先生及兒子就足足考慮三個月才勉強同意,使得她不敢與家人提及器官捐贈一事,擔心家人反彈更大。 不過她透露最近聽完兩位來院民眾的故事讓她深受感動,再加上年紀漸長,認為應回歸自己這輩子的人生目標,終讓她決定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也獲得家人支持。 1萬人等候器官移植 僅200人獲捐洪女士分享,一名50多歲的父親因肝功能不佳,需接受肝臟移植,雖然與兒子配對成功,同時考慮到萬一手術失敗,希望遺愛人間,將身上的器官分享給需要的人,故於手術前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另一名25歲女子陪朋友看病,認為世事無常,決定簽下器捐同意書,「大多是中年人主動要求簽署,非常難得遇到年輕人有如此積極的想法。」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行政副院長徐弘正表示,根據109年度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目前有效等候器官移植病人近1萬人,但接受器捐人數不到200人,仍有多數患者在等待適合的器官,希望透過宣導,讓民眾了解器捐的真諦,並實際簽署器官捐贈卡,透過愛的傳承,延續他人更好的生命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