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

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從減肥開始「膝」望永遠在

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從減肥開始「膝」望永遠在#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46歲的家庭主婦張小姐,把家裡打掃得一塵不染是她每天的堅持,閒暇之餘喜歡用甜點犒賞自己,來到診間希望能緩解最近上下樓梯就抗議的膝蓋。53歲經營小生意的李先生,每天天未亮就開著卡車辛勤工作,只希望為一家遮風擋雨,沒想到踩離合器的左腳越來越痛。78歲張先生,從年輕時就是運動健將,近年來卻因為膝蓋疼痛,不再能跑步爬山,連參加國旅團時,都變成需要旁人攙扶與壓隊的那位……爬樓梯變困難、活動時出現聲響,都是退化性膝關節炎的警訊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膝蓋疼痛的經驗,對於膝關節的治療印象可能還停留在「多吃維骨力,打打玻尿酸(關節注射液),等膝蓋完全壞了,再換人工膝關節」。  衛福部新營醫院骨科醫師林孝儒表示,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意即有350萬人飽受關節疼痛之苦,58歲以上長者,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有關節退化問題;70歲以上老人更有70%以上罹患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其中女性患者多於男性。65歲以後,女性關節退化的機率是男性的三到四倍。如果出現關節僵硬、上下樓梯或蹲跪變得困難、活動時出現聲響、關節疼痛或腫,這就是退化性膝關節炎的警訊了。不過不用擔心,除了不停的吃止痛藥及最終的全膝人工關節外,其實還有許多治療選項。除了不停吃止痛藥、置換全膝人工關節,你還有其他選擇 輕微的退化性關節炎可以由復健治療開始,減重是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第一步!努力減輕膝關節的負擔,減重之外也要注意少做施加大幅壓力的動作,如蹲、跪、下樓梯。另外要多訓練肌肉(特別是股四頭肌),讓外緩衝器分擔內緩衝器的工作量。第二是藥物治療,常見的有非類固醇止痛劑、肌肉鬆弛劑或是貼布,能夠有效緩解急性期症狀,但不能長時間服用。第三是注射治療,玻尿酸不僅可以補充關節液,潤滑也有消炎、止痛及抑制軟骨退化的作用。近幾年火紅的PRP增生療法,因謝淑薇、王建民、陳偉殷、NBA球星小飛俠布萊恩、高球名將老虎伍茲等名人採用而名聲大噪。將萃取血液中的生長因子直接打在受傷的地方,促進修復及生長,以再生強化取代傳統的消炎止痛,因使用自體的血液分離製成高濃度的生長因子,所以沒有排斥、傳染病或激發自身腫瘤等風險,屬於高安全性的治療方式,但不保證完全有效,治療前仍需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使用。第四是手術治療,除以高度成熟的全膝人工關節置換,還有高脛位截骨手術及單側人工關節置等選擇。 上述案例中的患者,在骨科接受治療後,都能繼續享受生活,因此不要對退化性膝關節感到恐懼或絕望,「膝望」一直都在。

天氣變濕骨頭就發痠?這招擺脫氣象台

天氣變濕骨頭就發痠?這招擺脫氣象台#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到秋冬濕冷季節,骨頭或關節總是會感到痠痛不舒服?在骨科門診常有患者詢問相關問題,除可使用藥物來減緩不舒服外,潮濕的生活空間總是讓一些骨頭慢性病慢慢浮現出來。隨著台灣老人化高齡人口逐漸增多,退化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等病患也越來越多,除配合醫生指示用藥治療外,在家中也可多留意一些小細節,來減少骨頭及關節痠痛發生頻率。室內濕機保持通風 多流汗促進新陳代謝安南醫院骨科醫師許惟傑表示,家中潮濕除容易讓慢性關節炎患者感到不舒服外,也容易造成黴菌滋長造成呼吸道過敏,或造成食物發霉,不小心誤食可能引發腸胃不適,因此家中常保持乾燥除可保護骨頭與關節外,對於其他身體部位健康也有很大幫助。白天天氣好的時候可以打開窗戶讓空氣流通,讓外面乾爽空氣帶走家中濕氣而,到自然除濕效果。此外,除濕機也是不錯的選擇,有些除濕機兼具空氣清淨效果,也是一種常保持家中乾燥的好方法。近年來流行的香氛蠟燭也有部分除濕效果,如搭配上述除濕方式還能增加家中香味以放鬆心情,亦可經常至戶外曬太陽流汗,增加身體新陳代謝以減少體內濕氣和增加鈣質。 維持良好作息 才能保持良好骨密與骨質  許惟傑醫師強調,除了減少家中濕度,常保乾燥通風可減緩骨頭在秋冬濕冷季節所引發的不適,根本之道還是要維持良好生活作息,才能保持良好骨密度與骨質。

尖端醫、北醫 合攻退化性關節炎商機

尖端醫、北醫 合攻退化性關節炎商機#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細胞治療掀起風潮,在特管辦法上路1年後,有超過百件申請案尚在審查中,業經衛福部GTP訪查核可的細胞製備場所仍處供不應求的榮景。尖端醫(4186)繼8月拚出全台第三家經衛福部核可的GTP實驗室並與花蓮慈濟成為細胞因子誘導殺手細胞(CIK)首個進入臨床治療組合後,再添新案。 尖端醫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依「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向衛福部申請「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移植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細胞治療計畫送件,將為350萬名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帶來人工關節置換之外的新選擇。 國人每6.5人就有一人膝關節退化 衛福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有15%,換算全台約350萬人,等於每6.5人就有一人。健保署更統計,2017年膝部關節炎就醫83.7萬人,較2016年就增加近5萬人,而全台執行全膝關節置換約2萬7千件,其中以70歲以上占58%最多,而年輕人因運動傷害、外傷等因素造成關節提早退化,造成膝關節置換有年輕化趨勢。 北醫附醫復健科康峻宏主任表示,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者年齡以 45 歲以上居多。女性病人比男性又多了一倍,過往,就算醫師建議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也有民眾因種種因素不願接受,因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在特管辦法開放後,運用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成為可能選項,也將成為醫病間共同的期待。 初期關節炎病患可及早透過細胞治療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表示,多數細胞治療業者關節炎的合作科別是骨科,尖端此次與復健科合作關節炎治療,主要是因復健科有一些是初期關節炎的病患,與復健科合作,可讓更多早期關節炎病患還未達到需手術治療階段,就可以及早接受細胞治療,為病患帶來最大的治療效益與生活品質。 尖端醫(4186)合作送出的細胞治療申請案中,其中免疫細胞(CIK)應用於第四期實體癌治療已開始服務病患,另向衛福部提出的申請計畫,包括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第一至第三期癌症,經標準治療無效,還有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移植,針對退化性關節炎、慢性缺血性腦中風、脊髓損傷等適應症,將待衛福部審查核可後,可為需要的病患帶來更多新希望。 尖端醫除已通過的免疫細胞(CIK)外,也積極與醫美診所及相關通路洽談,將再推出脂肪間質幹細胞及纖維母細胞等醫美相關細胞產品,未來尖端醫將挾多種細胞產品且〝治療〞與〝保存〞並重策略下,積極結盟醫院與診所。 尖端醫布局細胞療法旺 營業收入年成長22.25% 尖端醫(4186)投入細胞治療領域報喜!該公司宣布,日前與花蓮慈濟醫院分享「細胞因子誘導殺手細胞(CIK)」治療首例,另向衛福部提出的其他申請計畫,靜待審查中,這是營運轉型的第一步,如細胞保存服務、細胞代工、細胞治療等相關服務;依據公開資訊觀測站中,108年12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86.32%,年營業收入也較107年成長22.25%,主要營收動能來自細胞相關服務,未來投入基因檢測、和拓展海外細胞市場。 細胞治療方面,待審查的案件至少100多件以上。隨著各家廠商陸續通過審查,預期經衛福部核可的GTP細胞製備場所將有供不應求的榮景。尖端醫最為市場熟知的,當屬臍帶血保存服務,而在特管辦法屆滿一年,僅有尖端醫是由細胞保存切入細胞治療,並在108年8月底取得GTP細胞製備場所核准的生技公司,這說明了尖端醫在細胞培養與品質控管能力有目共睹。 積極布局細胞治療產業的尖端醫,目前與花蓮慈濟、新光醫院與北醫附醫三家醫院合作,共提出七件申請案,其中花蓮慈濟醫院合作的自體免疫細胞(CIK)應用於第四期實體癌治療持續服務病患中,加上投入其他適應症的開發,這將取得產業先機,創造更多市場的合作機會。 

PRP為疼痛終結者 脂肪也能變黃金

PRP為疼痛終結者 脂肪也能變黃金#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退化性關節炎老年人占大多數,不過運動員最怕受傷影響賽事成績,嚴重甚至會中斷運動生涯。不只疼痛不舒服,行動也越來越緩慢,過去只能透過手術降低疼痛及延緩退化,但隨著醫療技術越來越進步,被視為「疼痛終結者」的血小板血漿治療(稱為PRP),可針對退化性關節炎、韌帶斷裂、肌肉撕裂傷、旋轉肌受傷等等的病人,提供PRP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羊膜、BM自體骨髓、骨髓濃縮萃取液、骨髓PRP、SVF的治療,經過醫師仔細評估,提供適合病人、更精準的治療。血小板血漿治療(稱為PRP)是指抽自己的血打回身上,不用換關節便能擺脫膝蓋疼痛。運動醫學中心主任劉冠麟表示,PRP中的aPRP是富含血小板的血漿經由活化會釋放生長因子,羊膜、骨髓濃縮萃取液、BM PRP也同樣擁有生長因子,注射在損傷的部位,透過生長因子促進細胞生長進而修補受損處。SVF膠又稱脂肪膠 取於自己用於自己 是新一代的脂肪填充劑除了以上治療方式,現在花蓮慈院骨科部近年更以新療法,運用SVF膠或SVF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阿基里斯腱斷裂、前十字韌帶、後十字韌帶、膝關節內側副韌帶、半月板損傷、肩部旋轉肌受損、投擲動作造成運動傷害等等。李宏滿總顧問指出,SVF的來源就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脂肪」,先從病人的腹部或是臀部抽取脂肪,經過搖晃、離心機分離後,取得富含生長因子的SVF,再注入受損的部位治療;他強調,SVF不只含有生長因子,釋放生長因子的效果與骨髓濃縮萃取液相同,還含有新生血管,能加速組織的癒合,尤其對於膝關節退化的病人來說,可以減緩關節疼痛。再生醫學 讓生命延續過去只能透過手術或關節置換降低疼痛及延緩退化,現今多了PRP、BM自體骨髓到最新的以自體脂肪為主的SVF介入性治療,讓病人多了新的治療方式,劉冠麟主任表示,將針對病人的病況,提供更適合、更精準的治療,而脂肪不再十惡不赦,搖身一變,成為再生醫學中的黃金。

3D列印輔保膝手術 患者6週甩拐杖

3D列印輔保膝手術 患者6週甩拐杖#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50多歲潘女士,長期從事搬重物的工作,幾年前雙膝開始覺得內側疼痛,經過藥物、復健、藥物注射等治療,不但沒有好轉反而疼痛加劇,嚴重影響工作及生活。到醫院檢查後,發現雙膝呈現內側膝蓋軟骨磨損,併有膝關節O型腿的症狀,骨科醫師建議施行「保膝手術」,左右腳先後進行客製化3D列印輔助高位脛截骨手術(High tibia osteotomy, HTO),術後恢復良好,解決長期疼痛問題。退化性關節炎 造成膝蓋活動受限 無法長時間行走或站立隨著高齡化、體重過重、缺乏運動造成肌力下降,或長期勞動過度使用,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治療需求也越來越多。長期受力下,膝關節軟骨磨損而造成膝關節產生骨刺產生、關節間隙變小,進而造成膝關節疼痛、腫脹情形,成為「退化性關節炎」。早上起床可能會有關節僵硬或疼痛,嚴重者可能出現如O型腿、X型腿等關節變形,膝蓋活動受限,無法長時間行走或站立。保膝手術 讓患者盡早脫離拐杖邵崇榮醫師表示,「保膝手術」包含應用於O型腿膝關節退化的高位脛骨截骨手術(HTO),以及X型腿膝關節退化的遠端股骨截骨手術(Distal femoral osteotomy, DFO)。大多數膝關節退化為O型腿類型,但有10-20%為X型腿病患,台南市立醫院引進中南部多數醫院尚無的的遠端股骨截骨手術,希望協助X型腿患者也能重獲「膝」望。於是邵崇榮醫師將原先僅由內側鋼板固定的方式,改成內外側同時固定,藉由三角立體結構穩定的概念,讓患部得到更好的固定。一般僅內側固定的方式,需2~3個月才能脫離助行器,而雙側固定方式,不只術後只需單側拐杖助行,且約6星期就能脫離拐杖自行行走。退化性膝關節炎依病症程度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如非類固醇之消炎止痛藥;以維骨力來減緩軟骨的破壞;類固醇之關節注射,可降低關節內發炎的程度;玻尿酸關節注射,潤滑關節以降低關節承受壓力。以及膝關節矯正手術和膝關節置換手術。邵崇榮醫師表示,對於60-70歲相對年輕的患者,或是膝關節相對嚴重但未達置換人工關節標準者,截骨矯正手術提供保留了原生膝關節的結構,延後需要人工膝關節置換的年齡。當關節出現疼痛、僵硬、無法伸直或屈曲,甚至活動有嘎嘎聲,應盡快就醫,尋求適當的治療。

3D列印輔助截骨矯正 保膝不錯位

3D列印輔助截骨矯正 保膝不錯位#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依病人患處嚴重程度,包括保守復健及運動治療、抗發炎藥物、玻尿酸及自體血小板治療、關節鏡清創手術、高位脛骨截骨矯正手術(HTO)、單側人工關節手術(UKA),最後則是全人工關節手術的治療。其中3D列印客製化導切板(PSI)輔助高位脛骨截骨(HTO)手術,可保留病患的膝蓋與正常關節活動度,為退化性關節炎的病患的治療新選擇。69歲郭先生因右膝疼痛多時,經門診診斷為右膝內翻性退化性關節炎,至醫院進行精準高位脛骨矯正保膝手術(High Tibial Osteotomy,簡稱HTO),術後翌日即可下床行走,且迅速回到往常的生活作息。高位脛骨矯正手術 傷口小出血少高位脛骨矯正手術有3D列印技術,導入客製化的手術導引截骨板(Personal Specific Instrument, 簡稱PSI),依據患者患部X光及電腦斷層掃描之影像進行重建規劃,使得高位脛骨截骨矯正手術更加精準,只要在膝關節內側下方開一個約6公分的傷口,將3D列印製作出的客製化導引板貼在骨表面上,緊接著順著導引板撐開骨頭後置入高強度的鎖定骨板固定矯正後的成果,可以更加精準矯治膝內翻(雙膝內翻俗稱O型腿),藉此改變膝關節受重力的角度與方向,宛如輪胎定位重新調校,降低膝關節不對稱的軟骨磨損,即可幫助患者「保膝」。HTO手術讓原本軟骨已經磨耗殆盡的患處,再度生成軟骨,以達到延緩甚至毋須置換人工關節手術的目標。此手術的傷口小,出血少,恢復迅速。甚至有患者在術後未滿三個月便至國外旅遊,期間登山健走自如。

最新!退化性關節炎治療 玻尿酸有一套

最新!退化性關節炎治療 玻尿酸有一套#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玻尿酸注射臉部可以美容,用於退化的膝關節也可以幫助膝蓋勇健。玻尿酸是軟骨和關節液的原料,注射到關節腔內沒有太大的副作用,已成為骨科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新利器。退化性關節炎是人類關節疾病中最普通的一種,與年齡老化有直接關聯。主要病變地方是兩個骨頭的關節接觸面,所謂的關節軟骨。可經由X光察看軟骨受到傷害及磨損的狀況,關節表面凹凸不平和關節腔變窄以及骨刺的產生。退化性關節炎主要的症狀是疼痛、僵硬、腫大和變形,在活動關節時,常可聽到不正常的磨擦聲響。施打玻尿酸 是用於急性膝關節炎中山脊椎外科醫院藥局藥師林玉千指出,施打在膝關節的玻尿酸是用於急性,軟骨磨耗損相當嚴重時的治療方式。剛打完後,因關節軟骨被玻尿酸填飽撐開,再加上因磨損出現發炎的傷口,所以病人會覺得關節腫脹,施打時也會產生很大的疼痛感,施打後還覺得走路卡卡的。需經過一段時間,不但病人已適應,加上玻尿酸的吸收,降低軟骨的磨損,發炎的傷口得到緩解,能減輕病人的疼痛感。打完玻尿酸後,建議腳要甩一甩、加上熱敷,可緩解注射的不適。喝的玻尿酸 平日保養效果佳關節軟骨未有磨損發炎時建議使用喝的玻尿酸做為保養之用,藉此把軟骨的基底打好,還有潤滑的效果,另外,也有讓皮膚有光澤彈性,眼睛不乾澀,保濕的功效。避免關節病情惡化這些地雷食物不要碰 寒涼性食物:吃多容易讓氣血循環變差,香蕉、空心菜、竹筍、柚子、瓜果都屬此類。 酸性食物:中醫認為酸傷筋,烏梅、鳳梨儘量避免。 不好消化的食物:糯米、太過油膩食物。腸胃吸收好,才有辦法轉換成氣在體內推動,對腸胃刺激的食物都要少吃。 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引起火氣,辣椒、花椒應避免。貼心提醒:若處於筋骨痠痛的急性期,如關節發炎難耐、肌肉勞損疼痛等,要尋求醫師的治療,不能僅靠食物緩解。

只要健康不要膝關節炎 7招學起來

只要健康不要膝關節炎 7招學起來#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年來運動、健身風行,40幾歲的劉小姐是愛運動的熟女,每天健走或騎飛輪,放假還騎腳踏車。最近一個月左膝前側隱隱作痛,特別是上下樓梯時,擔心自己是否運動過度。就醫確診髖骨關節疼痛症候群(膝蓋前方的骨頭),好發於年輕、愛運動的年輕人。如果不好好保護膝蓋,可能使年輕的關節提早退化。無運動習慣者突然過量運動 易造成膝關節問題一般民眾都認為年紀大才會引起退化性關節!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護理師許芳靜表示,有筋骨痠痛和膝蓋痛的現代人愈來愈多,很多都是動靜失衡造成,比如有些人沒有運動習慣或已有退化性關節炎,肌肉、膝蓋都很脆弱,突然運動過量,例如爬山爬太久,很容易引起腰部及膝蓋疼痛。另一些人則是運動過量,持續使用不當加上休息不夠,慢慢累積一些運動傷害,造成各種膝關節問題。膝關節是全身上下最容易發生傷害的關節,不分年齡。但如果平常就能好好保養,還是可以延緩關節的退化,即使年紀大了,仍可順暢使用。如果想減輕膝蓋的負擔,可把握以下幾個原則:1) 減重,儘可能維持標準體重。2) 少做長期蹲、跪的動作。3) 多訓練膝關節周圍的肌肉。4) 運動中感到不適立刻停下來,不要勉強。5) 充足的休息。6) 了解自己的極限,量力而為。7) 如果要運動,一定要循序漸進,慢慢增加時間與量。規律運動增肌力、減重 降低關節負荷愈來愈多的研究證實,運動能增加氧氣和營養物質在關節組織的流動,促進新組織再生。規律的運動能減輕體重,減少關節的負荷,進而減少關節的磨損,降低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許芳靜護理師提醒,但是已有退化性關節炎的人,應在從事走路或其他活動前,增加溫和肌力訓練,增強肌肉的能力,保護關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