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羅病毒大流行!根據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告,春節過後腹瀉就診人次急劇上升,單週就診破30.2萬人次,寫下10年同期新高,其中罪魁禍首就是「諾羅病毒」。《優活健康網》整理諾羅病毒的相關衛教知識,包括症狀、飲食、治療與預防方法,最近吃東西一定要特別注意!
諾羅病毒大流行!根據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告,春節過後腹瀉就診人次急劇上升,單週就診破30.2萬人次,寫下10年同期新高,其中罪魁禍首就是「諾羅病毒」。《優活健康網》整理諾羅病毒的相關衛教知識,包括症狀、飲食、治療與預防方法,最近吃東西一定要特別注意!
台灣近期食安問題連環爆,不只王品旗下2間餐廳爆出食物中毒事件,累計82人用餐後身體不適就醫,八方雲集、台南知名甕仔雞也有類似情形。醫師指出,恰逢花蓮規模7.2大地震之後,門診腹瀉患者增加,大多曾在連鎖餐廳用餐,研判可能與老舊管線破裂,水源被汙染有關,應警覺4點慎防「喝糞水」。
根據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的統計,去年度全台一共有5196人出現食物中毒。蘇丹紅事件、小林製藥的紅麴風波,到近期寶林茶室的邦克列酸中毒事件,一波又一波的食安事件不斷激起大眾對於食品安全的關注。《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文章,分享邦克列酸的相關知識,幫助民眾預防邦克列酸汙染。
食安問題近月來層出不窮,繼去年蘇丹紅、小林製藥紅麴風暴、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後,近期知名Buffet自助餐吃到飽餐廳「INPARADISE 饗饗」也傳出食物中毒事件,至8日15:30截稿前,統計共有19人送醫。此外,業者遭台北市衛生局要求全天暫停營業,但饗饗信義店昨天晚上仍被查獲照常營業,對此,台北市政府確定將處以最高300萬元罰鍰。
相信經常買菜、做料理的人都會碰上這種狀況,食材放太久不小心「發芽了」,然而發芽食物隱藏著「食物中毒」的風險,可能會有嘔吐、噁心、腹瀉等症狀。對此,營養師建議民眾不要一次採買太多食材,最好趁新鮮食用完畢,若無法一次吃完請妥當保存,才不會造成食物中毒的情況。
你還敢吃粿條、米粉嗎?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為國內首次驗出米酵菌酸,強烈毒性引發民眾恐慌,不少民眾怕道不敢吃相關製品,部分店家更直接停賣米粉、粿條等米製品。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指出,其產生有3大條件,過往在台灣的案例也少,將與專家討論是否改名,以免污名化米製品。
近期食安問題頻傳,讓人不免思考「我吃的食物有沒有毒?」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症暨外傷中心毒物科主任洪東榮於《然後,你就中毒了》一書中,解析食物中毒的相關知識,從震驚社會的毒蠻牛飲料、中藥鉛中毒事件,到新聞經常出現的農藥傷害、工安意外都包含,帶領讀者探索毒物科學。以下為原書摘文:
知名素食餐廳「寶林茶室」信義A13店爆發嚴重食安問題,多名民眾食用炒粿條及香蘭葉飲料後,出現腹痛、腹瀉、噁心等身體不適,其中2名民眾併發器官衰竭不幸死亡,其餘重症個案多以肝、腎衰竭為表現,截至3月28日下午5時截稿前已累計18人受到影響,多曾出現噁心、腹瀉等中毒症狀,食藥署晚間也召開臨時記者會證實,從死者身上驗出導致中毒的元兇就是米酵菌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