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的若晨室內裝修負責人邱耀儀和徐宛菱,從高中同班同學到結為夫妻,2019年又一起創業,結合兩人在室內裝修及長照上的專業,提供高齡者及身障者改善居家環境的服務。《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夫妻為了解決高齡居家照護的無障礙環境需求,全心投入創業,兼顧安全,讓長輩開心、子女放心。
38歲的若晨室內裝修負責人邱耀儀和徐宛菱,從高中同班同學到結為夫妻,2019年又一起創業,結合兩人在室內裝修及長照上的專業,提供高齡者及身障者改善居家環境的服務。《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夫妻為了解決高齡居家照護的無障礙環境需求,全心投入創業,兼顧安全,讓長輩開心、子女放心。
當長輩經常在夜間頻繁醒來,不但會影響健康,還會感到疲憊,造成白天活動時,增加受傷的風險。對於照顧者來說,半夜照顧突然醒來的長輩,可能導致睡眠不足,在照顧上無法專心或缺乏體力,在照顧時容易出現失誤,或是情緒失去控制。因此,解決長輩的夜間睡眠問題相當重要。
台灣已是超高齡化社會,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失智人口超過35萬,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99%,平均每13位長者就有1人失智;預計2035年將增至近10%,換算每10名長者就有1人可能與失智症共存。專家指出,隨著人口快速老化,失智症照護需求呈持續增加趨勢,對家庭與社會都是重要挑戰。
你喜歡看別人吃東西嗎?全球有超過五分之一的老年人患有老年性厭食症,根據國外期刊2025年最新研究顯示,收看「吃播」的咀嚼聲音和互動有陪伴感,有助提升觀眾對食物風味感知。對此,專家建議長輩,用餐時可觀看10~20分鐘吃播影片,喚醒食慾。
隨著台灣社會逐漸邁向超高齡化,「孤獨感」已成為許多老年人面臨的重大挑戰,長期缺乏社交互動、和他人情感疏離,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可能會有負面影響。為了應對孤獨感的問題,《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以下是幾種可以嘗試的方式,幫助家中長輩獲得陪伴,增加心理上的安全感。
儘管與家人同住,卻長期沒有交集,甚至在過世數日後才被發現,這樣的「同居孤獨死」案例逐漸增加,尤其常發生於高齡者在家庭中被忽視、疏離的狀況。《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一名8旬守寡的老婦正身處這樣的困境,從過去支持丈夫經營企業的闆娘,如今淪為與兒媳幾乎無對話的同居孤獨者。
大愛電視劇〈你好,我是誰〉的原型人物,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曹汶龍已77歲卻越活越有活力,雖和太太老老照顧,仍一步步讓失智照護在社區扎根,並嘗試用新方式照顧自己的未來。《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曹汶龍以落實社區照顧為中心,創建台灣獨特的創新失智照顧模式,讓老年人在社區網絡支持下,即有在家安老的可能。
國內心臟外科權威、前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罹患失智症令人震驚,讓失智症議題再度引發各界關注。近年來,失智症治療因新藥的問世,為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帶來更多希望。台灣6月核准兩款失智症新藥樂意保(Leqembi) 和 欣智樂(Donanemab),兩者皆可減少澱粉蛋白沉積,延緩失智症病程惡化,為患者爭取更長的黃金穩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