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

5種食物 讓你舒緩過敏症狀

5種食物 讓你舒緩過敏症狀#氣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過去許多研究發現,食物中的抗氧化物質以及Omega-3可以幫助減輕過敏症狀。美國氣喘和過敏症基金會對外事務副總裁特林加爾(Mike Tringale)建議,在尋求藥物治療前,健康飲食是控制過敏的關鍵。平時多吃以下5 種食物可以幫助舒緩過敏症狀:1)堅果/堅果富含鎂和維生素E。鎂可以預防氣喘引發的哮喘,維生素E 則可增加身體的免疫力,防止自由基進入人體引起發炎。不過堅果類的熱量極高,正在控制體重的人以一天一把為限。2)蘋果/蘋果果皮中富含的槲皮素(quercetin)與多酚可以抗發炎、防止細胞傷害,長期食用可以預防氣喘跟過敏。一般蘋果皮上皆有天然果蠟或保鮮用的人工果蠟,對身體是無害的,在意的人可用熱水或食鹽搓洗去除。3)魚類/魚類中的Omega-3 脂肪酸,不僅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對於提升免疫力也有相當大的幫助。《The Omega-3Effect》作者席爾斯博士(William Sears)提到,如果病患因過敏不適就診,他的處方會開「一週吃兩次170 克鮭魚」,其他推薦魚類包括:鮪魚、鯷魚、沙丁魚、台灣鯖魚、秋刀魚等。4)紅葡萄/紅葡萄的果皮相較白葡萄的果皮富含白藜蘆醇(resveratrol)與抗氧化物,可降低發炎反應、提升免疫力,所以吃紅葡萄不一定要吐葡萄皮。其他同樣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包括莓果類、豆類、馬鈴薯。5)番茄/番茄富含維生素C,也是天然的抗組織胺,除了讓身體在對付氣喘或呼吸系統疾病時有較好的耐受力,亦可抑制發炎引起的腫脹。而番茄中的抗氧化物──茄紅素則可提升身體45%對抗氣喘的能力。除了番茄外,茄子、黃瓜、青豆、南瓜也都可以提升免疫力。當然,適當食用這五種食物有利紓緩過敏,均衡飲食更是健康之道。

春天室內外溫差大 4招防氣喘發作

春天室內外溫差大 4招防氣喘發作#氣喘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春季氣溫變化大,依據國外研究顯示,若室內室外溫度差異達攝氏7度以上,容易誘發氣喘,加上最近花季陸續展開,許多民眾選擇戶外賞花,在溫差大及花粉等過敏原的雙重刺激下,更容易造成氣喘發作。目前正值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國健署署長王英偉提醒,氣喘患者應做好自我照護,保護呼吸道,有效控制氣喘。1.正確、規律使用吸入型藥物,穩定症狀吸入性藥物是治療及預防氣喘發作重要的藥物,氣喘患者都應學會正確使用吸入器,以發揮最大藥效,減少氣喘急性發作,因應武漢肺炎,可先電話查詢醫院是否有提供「藥來速」等服務措施。2.定期打掃居家環境,清除過敏原居家環境中充滿許多誘發氣喘的危險因子,如塵蟎、蟑螂、寵物毛髮、灰塵、黴菌等,建議每周至少固定打掃一次,清洗寢具、去除髒污,並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疫情期間若要使用漂白水消毒環境,注意保持室內通風、戴手套及必要時戴口罩調製消毒水。3.規律運動,增加心肺功能氣喘患者在氣喘控制良好的情況下,與醫師諮詢後,可依據身體狀況選擇運動,如慢跑、游泳、散步或騎腳踏車等進行鍛鍊,控制體重在正常範圍內,改善心肺功能,提升生活品質。4.出門戴口罩,避免刺激呼吸道除了氣溫變化及花粉外,戶外環境也隱藏許多影響氣喘發作的危險因子,如汽機車廢氣、二手菸等,氣喘患者出門時戴上口罩,不僅保暖還能保護呼吸道,降低感染武漢肺炎及氣喘發作的風險。另提醒氣喘患者,疫情期間要保持勤洗手、不亂觸摸眼口鼻及隨身攜帶藥物的習慣,保持心情平穩,平日做好自我照護,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心理壓力,才能保持身體健康。

醫師7絕招 患者停用類固醇治療

醫師7絕招 患者停用類固醇治療#氣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武漢肺炎造成人心惶惶,在公共場合不小心咳嗽,就會引來側目,不過這可能只是因為氣喘過敏所致。氣喘藥物常含有類固醇,坊間常有人以訛傳訛呼籲氣喘患者不要使用,但醫師警告,不妥善控制氣喘,時間一久可能演變成慢性肺病。氣喘是呼吸道過敏疾病,對塵蟎、灰塵、香菸、蟑螂、動植物等物質過敏,病人常常從小就發病,而氣喘的小朋友時常會合併其他過敏疾病,例如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也就是俗稱的過敏兒,當合併越多過敏疾病,患者本身的氣喘會更難以控制。研究發現,氣喘患者越來越多,可能與環境污染和飲食西化有關,而台灣的空氣污染也使得氣喘更容易發作。自行停藥 造成氣喘反覆發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表示,許多氣喘患者的表現是咳嗽,也因此造成大家不重視氣喘的控制治療,過去的亞洲研究也發現,台灣的氣喘患者是亞太各國中最不規律使用藥物。許多患者對於吸入型類固醇存偏見,很容易在症狀改善後就自行停藥,或只在不舒服或有症狀時才用藥,這樣反而會使得氣喘反覆發作,蘇一峰醫師分享七個絕招,教患者如何停止類固醇治療。 1.找對的醫師,配合治療 氣喘患者最忌諱斷斷續續的治療,而台灣許多患者常常不願意規律使用藥物,自動停用藥物,造成反覆咳嗽與呼吸道症狀的惡化,久了之後就會造成呼吸道不可逆的破壞,演變成慢性肺病。 2.使用類固醇,才能停止類固醇 「使用吸入類固醇才能減少口服類固醇」,這段話聽起來很奇妙,卻是氣喘治療的精髓所在,氣喘使用的吸入型類固醇藥物主要作用在肺部,劑量更只有口服類固醇的百分之一,因此對全身的副作用很小,而許多研究都指出,規律使用吸入類固醇能減少口服類固醇的使用機會。 3.嚴重氣喘,許多不含類固醇新藥可輔助治療 近年來因藥物研發快速,已有非類固醇的藥物可當治療的輔助,其中包含有許多長效的支氣管擴張劑,另外還有氣喘的標靶治療藥「生物製劑」可供使用。 4.了解誘發氣喘原因 氣喘患者必須從每次的急性發作中,注意自己對那些物質過敏,一般來說常見的過敏原有:塵螨、花粉、黴菌、蟑螂、寵物毛髮與灰塵;室內的二手菸與三手菸,以及蚊香、燒香、油漆、香水、殺蟲劑等化學物的吸入;而室外的空氣污染也常是促使氣喘發作的原因。 5.治療引發氣喘發作的共病症 許多共病症已經被發現會增加氣喘發作,如過敏性鼻炎、鼻竇炎、心臟病、胃食道逆流和肥胖等,這些共病症常會加重且誘發氣喘的發作,如果只治療氣喘不處理共病症,只會讓氣喘藥物越用越重,反而加重類固醇的劑量。 6.確認吸入藥物使用是否正確 臨床上發現許多氣喘患者,雖然有使用吸入藥物來控制氣喘,但使用方式的不正確,使得大部分吸入的藥物都留在口腔,無法達到藥物治療的目標肺部。 7.氣喘診斷的正確性 臨床上曾有好幾個氣喘案例,被當做氣喘治療半年,後來才發現原來是氣管裡長了肺癌,也常遇到氣喘的患者對藥物使用無效,後來經過詳細檢查發現,原來是心臟衰竭而不是氣喘。蘇一峰醫師建議,氣喘患者平時應聽從醫師指示規律用藥,氣喘穩定時也必須經醫師許可才能停藥,切勿自行停藥。家中準備緊急藥物,如有不舒服症狀,請馬上使用氣喘救急藥物並就醫,才能避免氣喘發作造成生命危險。

2歲以下易染RSV 長大增氣喘風險

2歲以下易染RSV 長大增氣喘風險#氣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在媽媽肚子裡只待了32週就出生的早產男嬰,出院返家才不過一個月,就出現咳嗽及流鼻水,類似感冒症狀,沒想到時隔一天,病情急遽惡化,出現發燒、食慾不振、喘不過氣,還因缺氧而臉部發黑,幸好家人緊急將他送到急診室插管搶救,在加護病房治療兩個多禮拜,總算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新生兒染呼吸道融合病毒 兒科醫師也皺眉「新生兒一旦感染到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可不只是一般感冒,可能會出大事!」林口長庚第一新生兒加護病房徐任甫主任談到上述病例,神色難掩沈重。他表示,「有些早產寶寶出生後,好不容易才養大,但因為不小心感染RSV,讓原本發育未成熟的呼吸道受到嚴重傷害,導致須住院治療、甚至可能因此喪命。」他感嘆RSV感染率高,病情進展又快,對孩子的威脅防不勝防,呼籲家長千萬不可輕忽。嬰幼兒RSV病情恐急速惡化 長大後增氣喘風險近年來,嬰幼兒RSV群聚感染事件時有所聞,讓家長們膽戰心驚,事實上,RSV是可預防的。徐任甫醫師解釋,感染RSV對大人來說,雖然症狀像一般感冒,但對嬰幼兒而言,卻是一種導致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但隨後病情可能急速惡化,容易演變成細支氣管炎、肺炎,嚴重時恐出現呼吸困難、呼吸衰竭;此外,多項研究指出,幼兒感染RSV可能種下孩子長大後的氣喘病根。要拒成為氣喘兒要先從預防RSV感染做起。徐任甫醫師指出,一般來說,兩歲以下早產兒、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及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幼兒都是感染RSV導致重症的風險族群,須格外留意,其中研究顯示,早產寶寶出生六個月內,是感染RSV導致住院的高危險期,因感染RSV而住院的風險,更是足月兒的四倍。特別是在月子中心或托嬰中心照護或家中有兄弟姐妹者,更會提高感染RSV的風險,更需特別小心注意。目前RSV感染並無有效治療藥物,一般多以支持療法來改善症狀,且就跟感冒一樣,RSV感染痊癒後,還是會重複感染。RSV疫苗可預防 醫籲「防毒洗戴動」徐任甫醫師提醒,RSV對嬰幼兒威脅無所不在,值得注意的是,台灣一年四季都是RSV流行季節,使得積極預防顯得尤其重要。目前健保針對一歲以下且出生時懷孕週數未滿31週、或懷孕週數未滿36週合併有慢性肺疾病之早產兒,或一歲內有血液動力學異常的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幼兒,給付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疫苗;他特別提醒家長,不管嬰幼兒是否符合給付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日常生活務必記得預防RSV五字訣「防毒洗戴動」,包含要定期打預「防」針、減少二手菸造成對孩子呼吸道的「毒」害、勤「洗」手、「戴」口罩、且盡量少帶孩子到人多的場所活「動」,以減少RSV對嬰幼兒的致命威脅。(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改善過敏氣喘體質 把握冬季三九貼治療

改善過敏氣喘體質 把握冬季三九貼治療#氣喘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氣喘、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及容易感冒的患者,一年有兩次改善過敏體質的節令,可以利用每年夏季三伏貼及冬季三九貼的中醫貼敷療程,改善過敏性鼻炎、氣喘等發作。傳統中醫依照節氣,從冬至後的九天稱為「一九」,依此類推,每隔九天為一個階段,第二段的九天稱為「二九」,第三段稱「三九」共27日稱之為三九天。今年的三九天分別為108年12月31日、109年1月9日以及109年1月18日。灸貼用藥溫熱刺激穴位南投醫院中醫科顏素美主任表示,三九天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此時人們常感到身體的能量不足、血液循環不良、皮膚乾燥、毛孔緊縮、活動力下降,身體處於一種低代謝狀態,也是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的好發的時候。若在此時配合天氣施行溫灸貼敷穴位的治療方法又稱為「冬九貼」治療。灸貼用藥是以具有辛散溫通作用的藥物為主,通過對特定穴位的溫熱刺激,補充身體陽氣、提高身體能量,以祛除肺中寒飲伏邪、解痙平喘而達到減緩過敏性鼻炎、減少氣喘發生的目的。這些人不適合貼喔!顏素美主任表示民眾不一定要在特定的三九天來治療,在期間內進行敷貼皆有良好的效果。但顏主任也提醒正在感冒或是肺部感染、發燒和咽喉發炎者、嚴重心肺功能不足者、孕婦、小於1歲以下幼兒、嚴重藥物過敏者以及短時間敷貼即會皮膚大量起泡的患者,不建議使用此法。

氣喘不一定會喘 常誤以為感冒!

氣喘不一定會喘 常誤以為感冒!#氣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氣喘患者聽到類固醇就怕,自行去藥房買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過度使用,小心致命!根據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INA)2019年氣喘最新治療指引,不再建議單獨使用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SABA),因僅使用高劑量 SABA會增加急診就醫和死亡率。據最新指引,台中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傅彬貴醫師建議,應以「吸入性類固醇」搭配「長效型氣管擴張劑」作為保養和急救的藥物。氣喘不一定會喘 常誤以為感冒氣喘是一種慢性支氣管、呼吸道疾病,通常由危險因子促發,包含遺傳和環境刺激,造成氣道過敏反應,氣管會收縮,呼吸時可聽見咻咻聲,常以慢性咳嗽、胸悶或夜咳表現,很多人為誤以為是感冒,因此延誤了正確診斷及治療的機會。且氣喘常隨季節變化發生,如秋冬氣溫下降、空氣品質不佳都是誘發因子,傅彬貴醫師強調,大部分患者都不會喘,等到會喘都是急性惡化才發生,平時應控制病情,才不會因氣喘急性惡化來急診就醫。吸入型類固醇治氣喘 正確使用別怕副作用「氣喘不能治癒,但可以控制。」傅彬貴醫師解釋,氣喘治療以吸入性藥物為主,尤其是「吸入性類固醇」搭配「長效型氣管擴張劑」,但很多民眾聽到類固醇就怕,其實類固醇種類繁多,而口服或針劑的全身性類固醇,對全身影響比較大;另一種是局部使用的吸入性類固醇藥物,其劑量較小,與針劑劑量可差10-100倍,對身體影響最小。許多研究顯示,吸入型類固醇可以修復氣喘病患受損的呼吸道上皮細胞,才是對氣喘病最根本的治療。「氣喘患者最好使用吸入性類固醇搭配長效型氣管擴張劑。」醫師強調,吸入性類固醇副作用低,大部分都因使用後沒有漱口,所以有聲音沙啞、黴菌感染等副作用。使用藥物前,先把氣吐乾再吸入藥物,吸入藥物後要憋氣5秒以上,讓藥物在肺部充分發揮作用。如果使用錯誤,可能產生副作用、控制效果變差。全球治療指引大修定 不建議單用短效支氣管擴張劑根據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INA)2019年氣喘治療指引修訂,不再建議單獨使用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SABA),應以吸入性類固醇搭配長效型氣管擴張劑作為保養和急救的藥物。傅彬貴醫師提到,如果不使用吸入性類固醇,只使用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SABA),會增加急診就醫風險和死亡率。大醫院攜手基層診所 雙向轉診建氣喘照護網至於氣喘病患該選擇診所或大醫院?傅彬貴醫師指出,氣喘仍否控制是關鍵,台中榮總與100多家基層診所進行呼吸道疾病雙向轉診合作,當診所醫師懷疑患者有氣喘等呼吸道疾病時,就會轉診至醫學中心重新評估診斷以及調整藥物控制,穩定後再轉回診所。「雙向轉診是患者接收雙主治醫師共照,不僅可以省去在大醫院大排長龍的就診等候時間,也可以在診所得到相同的藥物治療,是比較好的氣喘照顧模式。」傅醫師說,我們與診所合作的個案中,許多肺阻塞和氣喘患者,在基層院所已經開立正確的藥物,但患者控制不好的原因有可能只是用藥方式錯誤。轉來之後,經過評估以及衛教師正確衛教藥物後,就可以改善病情,再迴轉至基層診所照護;也有許多控制不良的患者,經系統性的評估後診斷為嚴重型氣喘患者,由傅醫師幫忙申請生物製劑後,病情獲得大幅的改善及控制。許多診所具有完善照護氣喘病患的能力,建議患者加入雙向轉診照護網絡,嚴重型氣喘則由診所上轉至醫學中心評估。正確使用氣喘藥物、及早使用吸入型類固醇,才不會在天冷或空品不佳時,發生胸悶、喘不過氣的情況,可以大幅減少到大醫院掛急診的機率,與氣喘和平共處,安全的度過寒冷的冬天。(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動不動就卡痰?從痰的顏色辨端倪!

動不動就卡痰?從痰的顏色辨端倪!#氣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正常唾液是清澈的,如果咳出的唾沫顯得黏稠,並影響到肺系統,容易從呼吸道、肺部系統咳出,叫做痰就,代表有發炎現象。翰鳴堂中醫診所王心眉中醫師認為,痰阻經絡影響的部位可能在胸脇、四肢或是腸道。痰刺激到呼吸道、支氣管,身體會想把痰咳出,以免造成呼吸道阻礙,這是身體的自然反應,所以有痰就會咳嗽,不過咳嗽不是疾病,而是一種反應。喉間有常常有痰,在臨床上的主因常常不是鼻涕倒流,就是胃食道逆流,由於晚上躺著睡覺,鼻涕就沿著呼吸道卡在喉嚨,通常在晨起時會有卡痰的感覺,治療痰常常從肺與胃這兩個臟腑下手,體內生痰與脾胃運化有關,肺則是儲痰的地方。因此要治療喉嚨症狀,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的各器官也都要仔細審視,要予以根治,最重要的是潤肺及調理腸胃機能。通常祛邪多用桑白皮、黃芩等清熱化痰;第二類用來扶正,服用黃耆可補氣,針對年齡退化或不良生活習慣(如:抽菸)造成體質陰虛,導致喉嚨乾、癢、痛等症狀,可用麥冬、生地、玉竹等藥物滋陰。而針對脾胃造成的痰飲,一般使用陳皮、山楂、麥芽、雞內金、神鞠等科學中藥,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減少胃部不適,烏賊骨則有類似西藥制酸劑的功效。痰大致分成燥痰、熱痰、濕痰、寒痰四種1.燥痰型,即所謂的卡痰,屬肺陰虛型。由於肺黏膜乾燥,故痰少,但黏性強不易咳出,中醫常常使用麥門冬湯,可吃潤肺的食材如百合、蘆筍、銀耳等。2.熱痰型,吐出痰呈黃綠色,而且較黏稠,甚至呈現一塊一塊,表示有發炎現象,顏色越深,代表發炎越厲害。中醫認為這是肺裡積熱。要吃降肺熱、通常伴隨著急性呼吸道感染,中醫常常使用麻杏石甘湯、魚腥草等中藥治療,也可喝點牛蒡茶、薄荷茶、綠茶、桑葉茶。3.濕痰型,身體內也容易濕氣重,濕氣重,代謝不好,就容易生痰,所以痰多和體內的濕氣有密切的關聯性,不只受環境、空污(例如PM2.5)等影響,濕度變化也是一大因素,氣候乾燥較沒問題,但台灣屬海島型氣候,濕氣偏重,例如夏天只要一陣雷雨,濕度就升高,所以要觀察室內濕度變化,必要時使用除濕機維持適當的濕度。也是肥胖患者常見的狀況,代表腸胃水分代謝失衡,產生痰濕(多餘水分停滯體內)。通常也伴隨胃食道逆流,中醫常常使用五苓散治療,建議要減少甜食攝取,平時可以喝點陳皮茶。4.寒痰型,容易四肢冰冷、臉色蒼白,睡覺時翻來覆去睡不安寧,遇風則咳,天氣變化溫度低時即咳。通常痰呈泡沫狀最常出現在氣喘、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患者,中醫常常使用小青龍湯,平時可多吃溫性食材:如薑、蔥、紫蘇、肉桂等溫肺化痰。長期感覺喉嚨有痰,除了請醫師提供適當的治療以外,平常應該戒除菸酒,並養成良好的飲食和作息習慣。有過敏性鼻炎的人,在找出過敏原之後,日常生活中應該要避免接觸過敏原,並維持居家環境清潔,定期換洗床單,空氣品質不佳時避免外出活動,若真的要外出也請戴口罩,待在室內時使用空氣清淨機讓空氣循環,季節轉換交替時節,最容易引發過敏,得特別保暖口鼻,維持身體健康狀態。另外本身有胃食道逆流也容易導致咽喉有痰,首先要戒除菸酒,平常要保持心情舒緩,不要有太大的壓力,睡眠要充足,避免食用油炸、太鹹、太辣或太甜等刺激性食物,不要空腹吃酸性或刺激性食物,也要少喝咖啡和茶飲,睡前2小時內不要吃東西,枕頭可以稍微墊高一點,大部分都可以獲得改善。平時多走動,肺部下方的橫膈膜可以得到很好的活動。由於橫膈膜是呼吸時最重要的肌肉,活動良好的橫膈膜,有助肺臟的擴張、收縮,幫助呼吸的順暢,也有助於痰液的排除。

長期用鼻腔噴霧劑 會導致嗅覺喪失?

長期用鼻腔噴霧劑 會導致嗅覺喪失?#氣喘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過敏性鼻炎極常見且盛行率不斷增加中,統計上約有四分之一的成人和三分之一以上的兒童為此所苦惱,台北市的學齡兒童更高達百分之三十三罹患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可能合併多種疾病,包括:氣喘、鼻竇炎和結膜炎、鼻息肉和中耳炎、牙齒咬合不正、注意力不集中與過動、睡眠障礙、及學習、工作、活動障礙等。若能早期治療以及合併症的預防,就能減少合併症的產生或減輕嚴重度。鼻噴劑藥物治療三種類型過敏性鼻炎的治療原則是鼻黏膜炎症反應的抗發炎治療,且依照疾病的嚴重度給予階梯式治療方式。一般常見用於鼻炎的鼻腔噴霧劑有三種類型: 類固醇鼻噴劑、抗組織胺鼻噴劑、血管收縮劑鼻噴劑(又稱為去鼻充血劑)。鼻腔噴霧劑是一種經由鼻黏膜吸收藥品的劑型,因為使用方便,又能加速藥品吸收、有效減少藥品劑量及副作用,因此廣泛地被使用於治療或舒緩過敏性鼻炎及其他疾病。1.類固醇鼻噴劑,只需極低劑量就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副作用小,長期使用並不會引起鼻黏膜萎縮或是嗅覺失常。2.第二代抗組織胺經過結構修飾,較不易穿透中樞神經,副作用發生機率較低,且藥效作用時間較長, 一天僅需口服 1-2 次,較為方便。抗組織胺鼻噴劑在安全性上考量為優秀的選擇,但有味道較苦的缺點。3.必須注意的是血管收縮劑鼻噴劑(又稱為去鼻充血劑),其作用是藉由收縮鼻末梢血管以暢通鼻腔,常用於舒緩鼻塞症狀。但長期使用血管收縮劑鼻噴劑容易造成反彈性的鼻充血,若不繼續使用則會一直鼻塞,養成依賴性。過敏性鼻炎是一種遺傳性的過敏疾病,可檢測過敏原,加強環境控制,避免與過敏原接觸,並使用適當的藥品來緩解症狀,此外需要均衡飲食、適度的運動,方能控制並遠離過敏性鼻炎。食藥署提醒,無論是何種成分的鼻腔噴霧劑,都應經由專業醫療人員評估用藥,並依照醫囑正確使用,民眾切勿自行增減劑量,以避免影響療效及副作用。

Menu